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省顶级名校2015届高三年级入学定位考试历史试卷

河南省顶级名校2015届高三年级入学定位考试历史试卷

河南省顶级名校2015届高三年级入学定位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60分)1.某史籍载: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

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

‟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皆侯矣。

”对这一举措的解读正确的是A.背景:汉景帝无力平定七国之乱B.内容:废除嫡长子继承王位的传统C.结果:尾大不掉,事与愿违D.意义: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2.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A.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的改革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D.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3.古代雅典曾经出现“无论贵贱、无论财富的多寡,在政治上,雅典公民一律平等的奴隶制社会中的最高民主阶段。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克利斯提尼改革使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最高民主阶段”到来B.在雅典“最高民主阶段”期间,各级官职向全体成年居民开放C.“最高民主阶段”时期,公民参政有一定的物质保证D.在“最高民主阶段”,陪审法庭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4.下列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①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中已初步体现出主权在民、集体统治和任期制等民主特征②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狭隘的民主制③《十二铜表法》是为保护平民的利益而颁布的④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维持长久统治,跟罗马法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有效调节有重要关系A.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5.选举制度的实行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特征,下列有关中外历史上“选举”的说法正确的是①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改革,扩大了工人选举权②美国众议员按各州人口比例选举产生,任期两年③1949年在普选基础上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④1986年我国吉林省梨树县村级换届时的“海选”是我国新时期基层民主的重大发展A.①③④B.①③C.①②④D.②④6.“直到19世纪初……一位官运亨通的首相同时要得到国王和议会的支持,否则便会在政治航道上触礁翻船。

”该材料说明当时英国A.责任内阁制尚未成熟B.国王“统而不治”C.首相主要对国王负责D.三权分立制确立7.清末以来,美国形象在中国教科书中所发生的变化和教科书对美国历史的解释,反映了近百年中国的美国研究及中国人认识美国的历程,以下哪一项反映的是民国初年中国人心中的美国形象A.火车时代,“乘风而行” B.战略盟友,民主国家C.纸老虎,一天天坏下去D.政治典范,民权楷模8.关于英国《权利法案》和美国1787年宪法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法律总结②为国家的稳定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③以法律形式确立了近代资本主义政治体制④都赋予了议会至高无上的权力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9.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

据此判断西方列强获得的特权是①居住和租地②领事裁判权③关税自主权④最惠国待遇A.①③ B.②④C.①②D.③④10.毛泽东在《清平乐·蒋桂战争》中写道“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该词所反映的历史阶段是A.北伐战争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D.解放战争时期11.2011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先后参加了201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理事会议和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表明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策略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中国积极参与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C.新时期中国由不结盟走向结盟D.积极推进睦邻友好合作的关系12.伯利克里曾采取逐出居民、没收土地、扣留人质和强迫宣誓效忠等一切手段,对雅典近邻优卑亚岛各邦进行严厉统治而在雅典并非如此。

这表明A.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B.雅典民主只是雅典公民的民主C.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D.伯利克里排斥持不同政见者13.“罗马社会早期,妇女处于男性的绝对统治之下,没有自己能独立支配的财产。

但是到了罗马共和国后期,罗马的法律明确规定保护女性的独立财产权利。

”这段话说明A.妇女在政治中的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B.罗马法关于道德关系的规范不够严密C.妇女财产继承权符合正义的原则D.妇女权利的变化体现了罗马法的演进14.在近代英国历史发展中,一些选区早已衰败,却仍然保留着选派议员的权利,一些新兴工商业城市却没有权利选出议员。

而且,对于选民的高额财产资格限制,甚至剥夺了中小资产阶级的选举权。

为了改变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15.18世纪80年代美国的麦迪逊说:“美国若是联合起来,只要少数军队,甚至不要一兵一卒,对于外国野心来说,要比美国分裂而拥有十几万准备作战的精兵更能显示出一种令人生畏的姿态。

”这里麦迪逊的主张是A.建立统一的联邦政府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C.废除落后的君主立宪制D.维护松散的邦联民主体制16.有西方学者评价全体选民选举出来的德国下院(德意志帝国议会)时说:“下院是汽车的第五个车轮。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B.德国民主制度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C.德意志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D.德意志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17.俾斯麦曾这样评论国际政治原则:“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下列现代政治现象体现了这一原则的是A.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致通过重要问题B.1961年南斯拉夫倡议成立不结盟运动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华沙条约组织相继成立D.法国摆脱了美国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18.1974年及以后,河南信阳考古发现了两批蔡国的春秋铜器和战国铁器,青铜器用于祭祀,铁器多用于农业生产。

材料说明当时A.生铁铸造由蔡国独断经营B.青铜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农业生产力有较大的提高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信阳19.北魏初年长期战乱,人民流离失所,田地大量荒芜,国家赋税收入受到严重影响。

为保证国家赋税来源,北魏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在这一制度下A.农民可以自由从事工商业B.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D.农民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20.洋纱由机器生产,生产技术先进,做工精良,价格便宜,舒适感较好;而土纱由手工制作,效率低,价格高,做工粗糙,制成衣服舒适感较差,故近代“洋纱一项进口日多”。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B.传统棉纺手工业逐渐失去竞争力C.中国南方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D.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21.1936年初,国民政府规定,对农产品加工,提倡就农村或其附近发展,对一般工业应由政府实行保护和奖励的政策,对于那些地方上无力举办的大工业,应由政府、企业家一致进行。

这说明国民政府采取的行动是A.实行“币制改革” B.鼓励外资投资国内产业C.提倡国货运动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22.观察下表,从近代化的角度看,此现象对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影响是A.确立世界霸主地位B.冲击封建生产关系C.成为世界市场中心D.引发本国工业革命23.近代英国有位名叫埃德蒙·卡特赖特的牧师取得了一种最初由马驱动织机的专利权。

这种织机后来由蒸汽驱动,在棉纺织工业中基本上取代了手织织布工。

这种情形出现的背景是A.新航路开辟促进欧洲资本积累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C.工业革命时期生产力持续发展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24.新中国某时期规定:一切生产资料和公共财产转为公有,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农民实行工资制和口粮供给制相结合;推广公共食堂;同时成立了托儿所、幼儿园、敬老院、缝纫组;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和组织军事化、生产战斗化、生活集体化。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土地改革提高了生产力B.“一五”计划加快了工业化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提前完成D.中央号召推广人民公社25.《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中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三重镜像。

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A.不结盟运动B.美、日、欧三足鼎立C.苏联解体D.中国开展多边外交26.1931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在大街上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为爱国者。

他说:“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多干一些实在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东西。

”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A.没有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B.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C.没有看到消费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的品种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27.20世纪90年代,美国助理国务卿温斯顿罗德说:“亚洲国家日益认识到其取得的成就并为之骄傲,他们希望被平等对待,倾向于把美国看作…一个国际保姆,如果还算不上恶霸的话‟。

结果是美国与亚洲的期望变得越来越不一致。

在广泛的问题上,日本和其他亚洲领袖学会了对美国说…不‟,有时还会用彬彬有礼的亚洲方式说…滚蛋‟。

”这表明A.美国与亚洲的盟国关系破裂B.雅尔塔体系崩溃C.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趋势D.美国的霸权地位开始受到冲击28.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有90%以上为美国和西方国家所垄断,其中又有70%由跨国公司垄断。

在第三世界国家的电视节目中有60%~80%来自美国,而在美国的电视中,外国节目仅占1%~2%,在全世界跨国流通的100本书中,有85本是由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

面对这一现象,发展中国家正确的态度是A.要采取措施抵制外来文化产品B.全力进口发达国家的文化产品C.让市场自由选择各类文化产品D.积极提高本国文化产业竞争力29.在19世纪的最后一天,物理学家W·汤姆生在展望20世纪物理学前景时说,物理学的大厦已经落成,它美丽的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其中一朵是同热辐射有关的问题。

驱散这朵“乌云”的是A.万有引力定律B.电磁感应理论C.量子论D.相对论30.法国文学史学家弥尔·法盖说:“……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

……要从几千几万的现实事件中,选择出最有意义的事件,再将这些事件整理起来,使之产生强烈的印象。

”属于这种文学流派是A.《西风颂》B.《巴黎圣母院》C.《玩偶之家》D.《老人与海》二、非选择题(共两题40分,其中31题22分,32题18分)31.(2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如不得本人的同意,不能把任何人置于这种状态之外,使受制于另一个人的政治权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