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野菜
前几天菜市场上有人在卖野菜,绿盈盈的叶子嫩生生的,散发着清香,让人
垂涎欲滴。
又是一年春来早,望着青翠芬芳的野菜,儿时和大人在一望无际的田野里挖野菜的画面不断在我心中闪过。
那时粮食不足,买米、油还要凭票购买,所以大家对野菜情有独钟。
记忆中最受大家喜欢的便是荠菜了。
因为每次满载而归的菜篮里荠菜都占了很大一部分。
荠菜大都是凉拌,炒荠菜很少人吃。
荠菜可包春卷,包圆子(汤团)。
江南人用荠菜包馄饨,亦作“大馄饨”。
那时我们很少用荠菜包馄饨的。
早点店所卖的馄饨都是纯肉馅的馄饨,即江南所说的“小馄饨”。
没有“大馄饨”。
听说北京有一道名菜:翡翠蛋羹。
一个汤碗里一边是蛋羹,一边是荠菜,一边嫩黄,一边碧绿,绝不混淆,吃时搅在一起。
这种讲究的吃法,似乎是在近几年才传到淮安。
还有枸杞头。
春天的早晨,尤其是下了一场小雨之后,抽出黄绿色叶芽的枸杞到处都是。
自己去摘,一会儿工夫,就能摘一堆。
我的小学的操场原是一片荒地围起来的。
四边围墙的墙根,长的都是这东西。
枸杞夏天开小白花,秋天结很多小红果子,即枸杞子,我们小时候叫它“狗奶子”,因为很像狗的奶子。
枸杞头也都是凉拌,清香似尤甚于荠菜。
能吃的野菜当然不止这两种,还有槐花、榆钱、香椿、野蒜、马齿苋、车前草、蒲公英、面条菜、灰灰菜、马兰头。
但过去,大家吃野菜主要是为了补充菜品的不足,现在吃野菜则是为了尝新了。
而我嚼着菜场上买来的野菜,
却是想着儿时的欢乐!
周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