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北京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北京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草稿)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

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小学阶段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初中阶段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生活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规范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

高中阶段1.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较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

2.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及网络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网上信息资源,学会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

3.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

4.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

5.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掌握编程的基本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6.通过与他人协作,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编辑、综合、制作和传播信息及创造性地制作多媒体作品。

7.能够对电子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进行有根据的判断及合理的评价。

8.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自觉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规范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与信息有关的活动, 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附后)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带* 号),基本模块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拓展模块是对学生的较高要求各区县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模块内容的基础上,适当选取拓展模块的内容。

课时安排: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不少于68 学时,建议102 学时;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68-102 学时;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70—140 学时。

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70%。

三、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

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列入毕业会考试科目考试实行等级制。

四、课程教学内容小学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1)初步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采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如录音机、电话机、传真机、电视机、磁盘、光盘、照相机、雷达、计算机等。

2)从外观上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作用。

3)比较熟练地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

4)初步了解承载信息的几种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

5)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责任;培养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模块二操作系统简单介绍(1)掌握操作系统的简单使用方法。

(2)学会一种汉字输入方法。

(3)学会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基本操作。

模块三用计算机画画(1)学会使用基本的绘图工具;(2)学会绘制图形。

(3)学会给图形着色。

(4)学会编辑修饰图形。

模块四用计算机作文1)掌握一种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2)学会文章编辑、排版和保存的基本方法。

3)学会插入图片、艺术字(美术字)和表格。

模块五网络的简单应用(1)了解有关网络的基本常识。

(2)学会使用浏览器浏览信息、下载并保存有用信息。

(3)学会收发电子邮件。

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1)了解多媒体素材类型。

(2)学会一种常用的多媒体制作工具制作、编辑简单的多媒体作品。

(3)学会展示多媒体作品。

*模块七LOGO 绘图(1)学会用LOGO 基本绘图命令绘制基本图形;添加颜色;并组成组合图形。

(2)学会用LOGO 音乐命令演奏乐曲。

(3)了解用控制命令操作机器人的方法。

4)了解LOGO 简单编程。

初中模块一信息技术初步(1 )了解信息与信息社会。

(2)了解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及应用。

(3)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和趋势。

(4)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安全和法律问题,规范使用信息技术的行为,树立信息安全意识。

模块二操作系统简介(1)比较熟练地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

(2)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3)掌握图形用户界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4)理解文件的属性、文件夹(目录)的组织结构,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基本操作。

模块三文字处理(1)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

(2)比较熟练地进行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

(3)学会版式设计的方法。

模块四用电子表格处理数据(1)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功能。

(2)掌握电子表格的基本知识。

(3)比较熟练地输入和编辑表格数据。

(4)学会表格数据的基本处理方法。

4)学会创建和简单修饰数据图表。

模块五网络基本知识及应用(1)了解网络的基本知识及网络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了解因特网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务。

(3)学会搜索、浏览及下载、保存网上的有用信息。

(4)学会收发电子邮件,管理电子信箱。

5)初步学会制作和发布网页。

模块六创作多媒体作品1)了解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组成2)了解文字、声音、图片等媒体类型及多媒体创作工具。

3)学会使用多种媒体资料制作、编辑多媒体作品。

4)学会展示多媒体作品。

模块七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1)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及功能。

(2)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及作用。

(3)了解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式。

(4)了解计算机的简单工作原理。

(5)了解计算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模块八程序设计初步(1)了解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2)理解程序的基本结构(3)理解典型的算法,学会简单编程。

高中模块一信息技术基础(1)了解信息和信息数字化。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3)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原理。

(信息的采集、编码、存储、传输等。

)(4)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树立信息安全的意识,规范道德行为,自觉遵守有关法律和法规;掌握保护信息安全的基本方法。

(5)掌握在计算机应用过程中常用的名词术语和英文词汇。

模块二操作系统简介(1)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和发展。

(2)掌握用户界面的基本概念,比较熟练地对图形用户界面进行操作。

(3)理解文件的属性、文件夹(目录)的组织结构,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基本操作。

学会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查找方法。

(4)学会系统中软硬件资源的管理和维护的基本方法。

模块三网络基础及应用(1)了解网络通信基础知识。

(2)了解上网的设置方法。

(3)比较熟练地使用浏览器搜索、下载网上有用信息,了解远程登录、视频会议、邮件列表等因特网提供的其他信息服务。

(4 )学会设置和管理电子信箱,掌握收发电子邮件的方法。

模块四数据库基础(1)理解数据库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学会数据库基本操作。

(3)初步学会组织与利用数据。

(4)了解数据库简单编程。

模块五程序设计基础(1)了解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

(2)学会用算法表示简单的问题。

(3)学会用程序实现算法。

(4)理解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

模块六软件应用与实践(1)学会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多媒体制作、网页制作等软件的使用方法。

(2)学会合理运用应用软件,恰当选择媒体,制作主题鲜明、有创意的电子作品。

(3)综合运用应用软件,解决实际问题。

模块七计算机硬件结构及软件系统(1)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功能。

(2)理解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3)了解多媒体技术及多媒体计算机。

(4)了解计算机语言的作用及分类。

(5)了解计算机的历史、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