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1.
采用星-三角降压起动的电动机,正常工作时定子绕组接成()。
(2 分)
星形或角形
定子绕组中间带抽头
星形
角形
2.
数控机床主轴用三相交流电动机驱动时采取()方式最佳。
(2 分)
调频和调压
调频和变级
变级和调压
变级和变级
3.
数控机床进给控制的交流伺服电动机结构是()。
(2 分)
定子装有永磁体,转子是绕组
转子装有永磁体,定子是绕组
转子、定子都装有永磁体和绕组
转子、定子都是绕组
4.
熔断器主要是用于电路的()保护。
(2 分)
过压
漏电
过载
短路
5.
延时动作的继电器是()。
(2 分)
电流继电器
电压继电器
速度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
6.
数控系统的报警大体可以分为操作报警、程序错误报警、驱动报警及系统错误报警,某个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出现?/span圆弧端点错误?/span,这属于()。
(2 分)
程序错误报警
系统错误报警
操作报警
驱动报警
7.
数控机床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的性能。
(2 分)
伺服系统
位置检测系统
机械结构
计算机运算
提高机床的定位精度、加工精度
提高机床的灵活性
提高机床的安全性
提高机床的使用寿命
9.
在安装刀开关时,电源进线应接在_____触点一边的进线端上,负载应接在______触点一边的出线端上。
()(2 分)
动;静
动;动
静;动
静;静
10.
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的负载不大,加工精度不高时,可采用()控
制。
(2 分)
全闭环
闭环
开环
{半闭环
1030
1.
数控机床按伺服系统的类型分类有开环伺服系统
,闭环伺服系统和半闭环伺服系统。
(3 分)
2.
数控装置是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控制中心. (3 分)
错误正确
3.
通断能力是指低压电器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能可靠地接通和分断的额定电流。
(3 分)
错误正确
4.
自动开关的通断能力是指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能够接通和分断的预期电流值。
(3 分)
错误正确
5.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发展与数控系统、伺服系统、可编程序控制器发展密切相关。
(3 分)
错误正确
6.
数控机床的电气控制系统由驱动电路和伺服电动机两个部分组
成。
(3 分)
错误正确
可编程序控制器都是模块式结构。
(3 分)
错误正确
8.
可以用过电流继电器来做电动机的过载保护。
(3 分)
错误正确
9.
M7130平面磨床工作台的往复运动是由电动机M3正反转来拖动的。
(3 分)
错误正确
5.
简述伺服系统的发展状况。
(4 分)所谓的伺服系统就是用来
精确地跟随或复现某个过程的反馈控制系统。
又称随动系统。
在很多情况下,伺服系统专指被控制量(系统的输出量)是机械位移或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反馈控制系统,其作用是使输出的机械位移(或转角)准确地跟踪输入的位移(或转角)。
伺服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其他形式的反馈控制系统没有原则上的区别。
交流伺服系统包括基于异步电动机的交流伺服系统和基于同步电动机的交流伺服系统。
目前机床主要采用的是永磁同步交流伺服系统。
在交流伺服研究领域,日本、美国和欧洲的研究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日本的安川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交流伺服驱动器。
随后FANUC、三菱、松下等公司先后推出各自的交流伺服系统,国外的这些产品大多是基于异步电动机的。
国内在基于异步电机交流伺服系统的研究比较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产品问世。
国内很多学者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上。
我国的华中科技大学、北京机床研究所、西安微电动机研究所、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兰州电动机厂等单位开始研究并推出交流伺服系统。
其中,由广州数控公司生产的DA98全数字式交流伺服驱动装置在我国的高精度数控伺服驱动行业已经打开局面,打破了外国公司垄断的格局,开创了民族品牌新纪元。
交流伺服的信号和数控系统接口有三种模式,也是它经历的三个阶段。
以国内来说,广州数控的DA98属于第一代也是划时代的一种伺服驱动器,它是国内第一台全数字式交流伺服驱动装置,
它接受方向命令脉冲。
第二代是以埃斯顿为代表的EDB系列,它不仅能够接受脉冲命令信号,还能接受速度控制或是转矩控制的模拟量的输入。
第三代是网络化交流伺服系统。
网络化伺服系统是工业现场总线技术和全数字化交流伺服的有机结合,全数字化交流伺服技术可以使用户根据负载状况调整参数,也省去了一些模拟回路所产生的漂移等不稳定因素。
采用基于现场总线的网络控制技术,将微处理器和现场总线接口置入全数字型交流电机伺服驱动器,形成智能型独立的全数字伺服控制单元,将其直接连接到工业现场总线上,就形成了新型的基于现场总线的网络控制系统。
减少了硬件数量和连线,各智能单元结构上独立自主,可与外界以及相互间实现数据共享,而且可以加挂其它现场控制设备,易于扩展。
到目前为止网络化交流伺服器在国内还没有成熟产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开发设计了一种基于DSP+FPGA+ASIPM的网络化交流伺服控制系统,原理样机已在三维雕刻机上得到了初步的验证。
目前的伺服器驱动器内部大多采用高速DSP处理器,推进了各种先进的运动控制算法在新型驱动器上的使用。
在硬件结构上各大伺服系统供应商大多采用DSP+CPLD(FPGA)结构,由于DSP 和CPLD(FPGA)的可重复编程性,可以实现交流伺服系统的模块化可重构。
只要为系统配置相应不同的软件(包括控制算法)就可以控制和驱动异步电机、永磁同步伺服电机、无刷直流电机,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