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采访稿范文一问一答采访稿范文w记者:cs采访对象:wny时间:2011年4月12日地点:博识楼幸福是百味——与人文学院团总支书记魏妮娅老师的面对面初见魏老师,满脸的微笑,一种莫名的亲切,忙碌的身影,我们看到了一个年轻有为,很具亲和力,很有责任心的美女团老总。
家的温馨“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
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长大以后,为了理想而努力”——节选自《水手》。
采访伊始,魏老师就跟我们分享了一个感人而温馨的故事。
时间追溯到去年十月,已大四的人文学院学生杨文成,怀揣着为学院争荣誉的信念,特地从实习单位赶回来参加校运动会男子4*100米的田径项目。
比赛如火如荼,异常激烈,但意外不幸发生,杨文成在与下一棒同学接力的时候,不小心滑落了接力棒,身体失去平衡,重重摔倒在跑道上。
在场所有的同学都不禁心悸,悲伤的氛围弥撒在大家的身边。
学生会的同学匆忙赶上前帮他清理伤口。
危难之际,“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
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长大以后,为了理想而努力”无需多言,魏老师带领啦啦队哼唱的一段《水手》足以把大家的心紧紧凝聚到一起。
紧接着的另一个项目中,简单清理伤口的杨文成重整旗鼓率领人文学院的运动员们展现了人文学院的特色开场仪式,运动员们分两排排成“小飞机”队型飞奔入场。
“其实那一刻我们会发现,输赢真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大家那种危难之际的相互陪伴,和团结一心的精神。
像家一样的温馨。
”魏老师发自内心的宣言。
对于历届团学干部干事,魏老师说的最多的就是感谢,而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那种感谢的源泉正是来自这种家的温馨。
“坚持你们的梦想,做自己喜欢的事,好好保护身体。
”魏老师给出了最贴心的寄语。
特色团学工作以文学专业为主的人文学院把特色团学工作建设得有声有色。
特色一,人文学院一直坚持与社团合作。
挂号人文学院的社团有枫华诗社,国学社。
每年三月份人文学院会协同枫华诗社举行一个原创诗歌大赛,每年的五月份会携国学社组织一个国学论活动,今年可能还会与云南省博物馆合作。
特色二,从前年开始每年举办一个摄影大赛。
前年是以运动会为主题,并且取得了圆满成功。
今年人文学院把原创诗歌大赛与摄影大赛结合起来以“昆院春景”为主题,活动宗旨可以概括为“逐美”,具体包含三方面“审美,读美,发现美”。
在颁奖时,学院评委们还特地加上一个“创造美”。
特色三,每年的九月份人文学院会联合《尔言》举办一个征文大赛。
这个活动的主题对象是每年入校的的新生。
曾以“且听风吟,我的大学”为主题,同学们参与积极性很高,并且获奖作品的质量也很高。
魏老师表示,她准备将这些高质量的获奖作品广泛投稿,比如投向《昆明学院·锐青年》。
特色四,举办一些有关民俗文化的活动。
魏老师从事团学工作前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茶艺等民俗文化,所以人文学院还会通过举办一些特色的有关民俗文化之类的活动来让大学生更多的了解民俗文化。
魏老师说,去年举办了一个云南非物质文化展览,学院的学生穿上民族服饰演绎了众多民族特色舞蹈,让大家对这种非物质文化有了更形象的了解。
今年计划开展一个民间竞技的比赛,比如踢毽子,打陀螺之类的,就是希望大家通过这种边玩边学的方式学到更多有关民俗的知识。
特色五,“寻迹”活动。
活动紧扣历史专业的特色,以丰富有趣的方式,带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弘扬优秀历史文化。
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
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庄子》很难想象,魏老师在自己的大学生涯里没有参与过任何类似的团学工作,但却在如今的大学团学工作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能干的团学干部。
魏老师平易近人,谦和可爱,她会经常与同学们进行沟通,分享她的经历,除了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还会用学生热衷的微博与大家进行互动。
正如《庄子》所言,除了言传,魏老师更多的是身教,以身作则。
魏老师对工作的兢兢业业,对学生尽心尽责的态度,着实感染了我们,也感染了一批又一批的团学干部。
幸福何也?幸福百味也。
有人说“世界上最年青的职业就是老师,因为总是和一群充满活力的青年在一起,能让心灵永葆青春”。
我认为,老师是幸福的。
采访结束的时候,我们特意请魏老师定义了一下“幸福”,她道“幸福是百味,当体会到人生的酸甜苦辣之后,就体会到了什么是幸福。
”毋庸置疑,魏老师是幸福的,她的团队是幸福的,让我们祝愿她在以后的工作中创造出更多辉煌的业绩采访稿范文:我是小主人新闻报社的实习小记者。
十。
一期间,老师安排我们到“虹桥上海城”进行实地采访,了解节日期间人们是怎样度过的。
我们来到“虹桥上海城”,只见那儿人山人海。
原先“虹桥上海城”是个大型购物、休闲中心,节日里当然是热闹非凡啦。
我们各自找到采访对象,就分散了。
我看准一个小妹妹,就走过去问:“小妹妹,我是小主人新闻报社的记者,我能采访你一下吗?”小妹妹高兴地说:“好的。
”我问了她几岁,喜欢怎样过节。
她告诉我,她七岁半,这天和爸爸妈妈一齐来刚开张的“虹桥上海城”是参加小主人生日游活动的,爸爸妈妈能够去放心购物,好多老师会带她和其他小朋友一齐玩各种游戏,她开心极了,这天天还没亮,她就催爸爸妈妈快点起床了。
我觉得她真是个可爱的小姑娘。
我又问她,这个长假每一天都安排这么丰富的活动吗?她撅起了小嘴说:“才不是呢!明天我要去弹琴,还要上英语课,还有学校的功课没做完呢。
要是天天这样我就开心死喽!”原先,这么小的妹妹,已经负担很重了呀!我拍拍她的头说:“那你的本领很大呀,将来你演奏钢琴的时候,姐姐为你鼓掌。
”小妹妹又高兴地笑了,我让她在我的采访本上签了名。
在“虹桥上海城”内走着,发现有不少金发碧眼的外国友人。
我想,采访外国人在中国过节就应是一件有好处的是。
于是,我来到一位金发姐姐面前,友好地说:“Hello!MayIinterviewyou?(你好,我能采访你吗)”她听明白了,也回答说:“Ofcourse(当然能够)”我凭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又问了她:“Areyouhappytoday?(这天你高兴吗)”“Whereareyoufrom?(你从哪里来)”等问题。
她一一做了回答。
透过采访,我明白了这位姐姐今年二十二岁,是英国来的留学生,家里有爸爸、妈妈和哥哥,她十分爱自我的家和祖国,但也喜欢中国。
她还签上了名字——Anna,原先她叫安娜。
采访了一段时光后,同学们到大厅集合,互相交流采访收获。
大家侃侃而谈,十分开心。
透过这次采访活动,我了解了节日里孩子们的情绪,还明白要和外国人交谈,学好英语是多么有用。
我想,下次我还要多参加这样的活动,因为这能锻炼我的胆子,更因为这是一次难忘的活动。
人物采访稿范文在创作人物采访稿时应该先写时间地点人物。
然后是两个人的对话(前面有名字)给你一篇范文吧:时间:1999年8月21日地点:北京大学季羡林家季羡林:苗苗,现在你是采访者,我是被采访者,你问我答,好吗?苗苗:好。
季羡林:那你就随便问吧。
苗苗:爷爷,您在《我的童年》里说,您小时候,最感兴趣的是看闲书,您喜欢看《三国演义》,还能将《水浒传》里的绿林好汉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
爷爷,我跟您太像了,我也最喜欢看闲书。
有一回上数学课,我低头看《水浒传》,一边看,一边背一百单八将的座次,结果被老师发现了。
爸爸知道这件事后,头一回打了我,虽然一点儿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看《水浒传》了。
季羡林:(笑)我小时候父母不在跟前,叔父不大管我,可是他不让看闲书。
怎么办呢?我放学以后不回家,偷偷藏在一个地方看闲书。
我看的闲书可多了,《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我都看。
我是主张看闲书的,为什么呢?苗苗你说说,文章怎样才能写好呢?苗苗:我觉得,应该写真事。
季羡林:是这样。
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
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舞一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
(笑)苗苗:爷爷,我喜欢语文,数学不行,偏科。
季羡林:喜欢语文当然好,但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
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
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欢,一定要学好数学。
最近清华大学办了一个班,选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才。
我看,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
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苗苗: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我记住了。
爷爷,有人让我妈妈赶快给我找一个好外语老师,说过了12岁再学外语就永远也说不冷了。
爷爷,您会那么多种外语,您说,他们说得对吗?季羡林:倒不一定是12岁,当然早学比晚学好。
学外语的发音跟母语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地方的人口音太重,学起来就困难。
古文也很重要。
我觉得,一个小孩起马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最近出了一本书,鼓励小孩背诗。
我提个建议,应该再出一本散文集,从《古文观止》里选,加点儿注。
小时候背的,忘不了。
苗苗: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呀!季羡林:(笑)可不是让你一天背下来哟。
大学运动会采访稿范文采访男子5000米冠军张亦弛记:怎样分配学业与田径训练的关系?张:作为学生,当然最重要的是学习,我很荣幸能加入到田径队所以很珍惜训练的每分每秒,同样的以非常重视的心态来对待田径训练。
记:赛前一定很紧张吧,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调整状态的呢?张:我想王力宏,想想他的歌,和他对梦想不懈的努力与追逐,以此来激发我的斗志。
记:跑5000米需要很强的耐力,那你平时是怎么样训练的呢?张:跟着田径队的所有队员一起在教练的悉心指导下,一天天的坚持下来的。
记:在赛道上每超越一个对手你心里都是怎么想的,是什么让你坚持跑下来的?张:超越别人的时候我提醒自己别骄傲,因为别人同样会超过你,至于什么让我坚持下来,我觉得既然跑了就得跑完全程,我始终相信一句话:Impossibleisnothing.记:你的运动生涯里,最值得骄傲的事情是什么?张:在我1920岁的时候,能有幸在孙老师、于老师、何老师的带领下,与所有可爱的队员朝夕相处,一起训练,这是我最值得骄傲的事。
女子400米决赛采访对象10计算机应用2班王荣荣记:刚才跑步的时候,我看你姿势很标准,爆发力也很强,你是不是以前专门训练过?王:这倒是没有,我以前不是体育特长生,也没有接受过什么专业的训练,只是我很喜欢奔跑的感觉,它让我觉得自己超越了一切,至于姿势标准,我觉得可能是长此以往的关注体育赛事从而形成的吧。
记:你是怎样使耐力与速度完美结合的呢?王:首先我很有信心,我觉得自己肯定能够跑下来,然后就是平时坚持不懈的努力,我认为我可以使二者完美的结合。
记:可以谈谈赛前你是抱着怎样的心态来参赛的吗?王:我觉得只要参与就好,我没有太大的压力,因为对于名次不太看重,所以很轻松。
记:你们班的同学都来给你呐喊助威了吧,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呢?王:能与这些同学一起学习生活,我觉得是件很幸福的事,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我想对他们说:我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