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第三单元:时钟滴答教案第一课时:钟教案教学目标:1、能随着音乐表演模仿钟表的走动。
2、能清晰和富有弹性的演唱《钟》,并用钟声为歌曲伴奏,作到统一和谐。
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个谜语,一起猜猜看!2、欣赏与创造。
1)初听:师: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关于钟的音乐作品,先请大家来听一听。
(播放《在钟表店里》)师:你们的小耳朵真灵!听着这首乐曲,我们好像真的到了钟表店里,看到了形形色色的钟表,听到了它们报时的声音。
说说你见过什么特别的钟表?师:你们能用肢体来模仿钟表的走动吗?2)复听:(分段欣赏)师:真不错,你们能跟着刚才的音乐表演吗?师:表演的真好!那这段音乐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师:对了!仔细听,在钟表店里除了钟表,你们还看到了什么(听赏B段)师:这段旋律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呢?师:这段是描写钟表工人在愉快劳动的情景,我们边听边来想象并模仿一下他们劳动的表情和动作。
师:接着听下一段。
(听段旋律)3)完整欣赏及表演:师:我们听完了全曲,可以发现这首乐曲由五部分组成,其中三个部分差不多,我们用红色来表示,剩下热情的一段用黄色表示,柔和的用兰色表示。
3、拓展知识:复习歌曲《钟》,并配钟声伴奏。
a、先听一遍,帮助学生回忆。
b、师:还记得刚才钟表店里的钟声吗?瞧,老师选了两个最有特色的钟声,一起练练!x—x—xxxxx—当当滴答滴答滴4、小结:欣赏与钟有关的歌曲《小闹钟》、《时间像小马车》教学目标:有感情的演唱这首歌曲,做到吐字清晰。
在自编自演的音乐剧的艺术活动中,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发展。
培养学生爱劳动的品质,提倡劳动光荣。
教学过程:一唱歌:《两只懒乌鸦》1.讲故事《两只懒乌鸦》2.关于乌鸦的知识:雀形目,鸦科,鸦属。
杂食的鸟类。
3.播放《两只懒乌鸦》,感受歌曲风趣,幽默的情绪。
4.老师范唱,学生听,轻声哼唱。
5.唱歌《两只懒乌鸦》。
6.指导学生有感情的唱歌,歌表演。
7.讲三个和尚的故事。
8.朗读《明日歌》,了解其含义。
9.给书上的图排顺序。
10.老师读旁白,学生按要求表演。
二.音乐剧:1.将学生分成四组,开始创编。
2.请学生分组上来表演,比一比那些最好表演,表演最好的学生是谁?3播放《两只懒乌鸦》。
边听边唱边表演。
第四单元亲亲红领巾第1课时教学内容:1.听:《少年先锋队队歌》。
2.唱:《共产儿童团歌》。
3.拓展:了解少先队的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少年先锋队队歌》,让学生立志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做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决心。
2.在音乐教学中,自然的,有机的融入队歌、队旗、队徽等知识的介绍。
教学重、难点:1.随着音乐合作表演走动。
2. 模唱歌曲的歌谱。
教学过程:一、欣赏《少年先锋队队歌》1. 播放歌曲。
师: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学生回答。
3.介绍歌曲的创作的背景故事。
4.学生随音乐跟唱。
二、学唱歌曲《共产儿童团歌》。
1. 播放音乐《共产儿童团歌》。
2.按节奏教读歌词,生跟读。
3.生按节奏读歌词。
4.播放范唱,生轻声跟唱。
5. 师教唱,生跟唱。
6. 学生自己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7.用手在桌上模拟小军鼓敲击为歌曲伴奏。
8.模唱歌谱。
三、拓展了解少先队的相关知识。
四、老师总结,下课第2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我是小鼓手》。
2.动:队列操。
教学目标:1.学会唱《我是小鼓手》,感受进行曲的特点,体验“小鼓手”的自豪情绪,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表现这种情绪。
2.通过参与队列操,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在活动中享受表演的快乐和创作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1.在队列变换中能用适当的肢体语言音乐作品的情绪、力度与速度。
2.能准确地做出与节拍相吻合的动作。
教学过程:一、教授新课1.播放歌曲《我是小鼓手》。
2.鼓模仿点声。
3.学生模仿敲鼓。
4.学唱歌曲。
播放范唱,学生仔细聆听。
生轻声跟唱。
师教唱,生跟唱。
学生自己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队列活动1.师:这首歌曲怎样演唱才能更加活泼轻快?怎样才能表现出“小鼓手”的自豪情绪呢?学生回答。
2.队列操活动。
3.点评队列操的创作与表演。
四、教师总结,下课第3课时教学内容:1.复习《我是小鼓手》。
2.欣赏乐曲《红领巾之歌》。
3.拓展:电子合成器音色。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演唱《我是小鼓手》。
2. 在音乐活动中,引起对入队和队活动的回忆与向往,对少先队的认识更为全面,感悟到作为一名少先队的光荣感、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1.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我是小鼓手》。
2.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尝试简单的创编。
3. 了解电子合成器的音色。
教学过程:一、复习复习歌曲《我是小鼓手》。
二、欣赏乐曲1.欣赏乐曲《红领巾之歌》。
师: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你听出来了吗2. 生回答。
3. 师介绍电子合成器。
4. 再次播放乐曲。
5.听一听乐曲中有哪些特别的音色。
6.生回答。
7.完整欣赏乐曲。
三、拓展1.随着音乐,模拟少先队的“出旗”。
2.随着音乐,模拟少先队的“队列行进”。
3. 随着音乐,模拟少先队的“鼓号队演奏”。
4.随音乐表演。
四、师总结,下课第五单元包子、剪子、锤第1课时教学内容:1. 听:《夏天的雷雨》。
2. 拓展:各式各样的童谣。
教学目标:1. 诵读谜语童谣,能够用卡农的形式进行两声部的节奏朗诵。
2. 积极参与童谣游戏,初步了解童谣的来历,在游戏中能够对音乐性的指令做出反应,并随之变换动作。
教学重、难点:1. 能够用卡农的形式进行两声部的节奏朗诵。
2. 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尝试简单的创编。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小朋友们,还记得小时候读过哪些童谣吗?生回忆,朗诵。
2.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童谣,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课件《小老鼠上灯台》。
3.师教读,生跟读。
(按照节奏)4.生按节奏读。
5. 师:在音乐中的节奏是千变万化的,老师换一个节奏,看看小朋友还会读吗?6. 师教读,生跟读。
(按照节奏)7.师:老师用了一个变换节奏的方法来念这首童谣,小朋友还能不能想出其它的方法,使我们的童谣读起来更有趣?8.师生边念童谣边表演《小老鼠上灯台》。
二、欣赏歌曲1.师:童谣的种类有很多种,有绕口令式的,还有谜语式的,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首谜语童谣,一起读一读吧。
2.按照节奏读歌词。
(师生互相问答等)3.师:童谣不仅可以读出来,还可以唱出来,一起听一听。
播放歌曲《夏天的雷雨》4.学唱歌曲。
师教唱,生跟唱、生完整演唱、相互问答演唱等。
5.师:刚才我们说童谣还可以表演,我们一起表演一下吧,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动作。
生讨论、师生共同表演。
6.用打击乐器伴奏。
三、谜语童谣1.再猜一个谜语(荷花)。
2.可以有节奏地说一说吗?3.卡农节奏朗读。
4.生有节奏地朗读。
四、拓展:童谣欣赏第2课时教学内容:1.复习歌曲《夏天的雷雨》。
2.听《包子、剪子、锤》。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用明亮饱满、有跳跃感的声音演唱歌曲《包子、剪子、锤》,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歌曲的情绪。
并能背唱歌曲。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教师播放音乐《健康歌》,带领学生配音乐做动作。
2. 师:同学们,那么在课间时你都在玩过哪些游戏啊?3.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游戏想和大家一起来玩一玩,这个游戏大家一定不陌生,找朋友,不过我有个小小的要求,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跟着音乐有节奏的拍手,老师来找朋友,当音乐停,老师找到的那个同学要回答一个问题,能做到吗(演唱《找朋友》的音乐,学生听着音乐拍手,教师走到学生中去继续找朋友的游戏,被老师找到的学生回答问题)问题1:读出节奏X.X X. X | X O | X X | X O |包子、剪子、锤锤锤锤X.X X. X | X O | X X | X O |剪子、包子、锤锤锤锤问题2:找不同X X X X | X O | X X | X O |包子、剪子、锤锤锤锤X X X X | X O | X X | X O |剪子、包子、锤锤锤锤生说一说哪个好,为什么?出示切分节奏。
师:生活中的词和这个是一样的。
二、学习歌曲《包子,剪子,锤》1.师:你能找出歌曲中的休止符吗?切分节奏练习。
2.认识反复记号。
3.师教读歌词,生跟读。
4.生完整读歌词。
5.跟琴慢速学唱。
师:有的小朋友都已经很想唱这首歌了,现在老师请小朋友跟着老师的琴声把这首歌曲唱一遍,注意老师的速度会很慢,我们细心一点,慢慢唱!6.师生接口唱。
7.歌曲处理。
8.师:我们一起来看歌谱。
这一遍呢!我要让小朋友们安静地听老师来唱。
一边听,一边想:歌曲中,哪一句老师唱得比较连贯?(师范唱)9.师:一起唱这句,看看自己能不能唱好(蹦.蹦跳│跳--│快.快乐│乐--│)其他几句我们应该唱得跳跃一点。
10.附点后的十六分音符要唱得轻巧11.师:好多了,现在老师把速度加快一点了,使这首歌曲听起来,更加欢快,你们能接受吗?12.有表情的演唱13.师:很多小朋友都很好,还有的小朋友摇头晃脑的,很高兴!好,下面老师请小朋友们试着背唱这首歌,看哪个小朋友唱得好!14.表演唱巩固。
15.打击乐器伴奏。
16.分组表演、演奏。
三、拓展课间运动,演唱歌曲,表演。
四、教师总结,下课第3课时教学内容:欣赏云南歌曲《猜调》,了解民族风情及音乐特点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猜谜形式聆听世界名曲,开拓学生音乐视野。
2.通过唱一唱,跳一跳的形式欣赏多首民族歌曲,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增加对各地民歌的了解。
教学重、难点:鼓励学生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之间友好合作的能力,树立良好的竞争意识。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师说谜面,生猜测。
二、听音乐看表演,猜动物师:狮子王今天要在森林里开一个party,小动物们都陆陆续续地赶来了,听!谁来了?(法国圣桑的《乌龟》《金鱼》《狼》《袋鼠》)表演,其余的学生猜测。
三、谜语歌曲导入师:其实,谜语也是可以唱出来的,在许多地方都有唱猜歌谜的习惯。
有位叫马革顺的音乐家,他作了一首儿童谜语歌曲,好咱们来复习一下,听一听是哪一首歌曲?师放录音《夏天的雷雨》,并出示歌词,生分组唱。
四、欣赏新歌曲1.师:下面进入咱们的第二个环节,欣赏一首谜语歌曲。
在学习之前,老师先来说一说谜面,请小朋友们猜一猜。
两只角,抱着头,既会跑来也会走上树顶,爬树头,不是鸟来不是虫扁扁嘴,细长的脖,会游泳来爱唱歌坐着高,站着低,你说希奇不希奇师:同学们真聪明,那么接下来咱们就欣赏这首山东的谜语歌曲,好,咱们一起把歌词来读一读听录音,生学着哼唱,并辅助动作。
2.师:其实不只山东有谜语歌曲,各地都有不同风格的猜谜歌谣,下面跟老师走进云南,欣赏一下彝族的风土人情。
全体学生搭乘“火车”(多媒体展示火车图片),并在《火车开了》音乐中走进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