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任职资格管理制度1205

任职资格管理制度1205

xxx任职资格管理制度二零零四年十一月十日第一章总则1.1 目的与原则1.1.1 任职资格管理的目的1. 通过员工任职资格标准的建立与管理,提升员工职业化水平,促进工作与管理的规范化与标准化;2.建立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促进员工自我完善;3.运用任职资格评价结果,为晋升、薪酬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客观依据。

1.1.2 任职资格管理的原则1.依据任职资格评价结果,确定员工的任职资格等级;2. 依据绩效考核结果,调整员工的任职资格等级;3. 绩效考核结果是员工参与任职资格评价以及任职资格等级调整的重要依据,通过任职资格评价确定的员工任职资格等级则是员工获得更高绩效水平的前提。

1.2 性质本制度是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系统的基础性文件,是公司构建与完善员工职业发展机制的基础,它为如何规划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有效实施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界定了规则与依据。

1.3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省公司本部及下属13家供电公司。

第二章任职资格管理的组织及其职责公司建立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下称“评审委员会”)、省公司人力资源部与各市公司人力资源部三级管理体制。

2.1 评审委员会2.1.1 职责1.确定公司任职资格管理的指导思想与原则;2.审定评价小组关于相关职种任职资格标准开发与修订的提案;3.对公司相关职种员工任职资格评价结果(申请专家级<含>以上)进行评审,保证评价标准一致与员工级别分布比例的合理性;4.对公司任职资格管理过程中其他特殊问题进行决策。

2.1.2 人员组成评审委员会属非常设机构,省公司人力资源部作为其秘书机构,具体组织实施日常任职资格管理工作,对评审委员会负责。

评审委员会由省/市公司分管领导、相关职种所在部门主任、该职种的专家或资深级专家(内外部)以及人力资源主任组成,一般3~5人。

2.2 省公司人力资源部职责如下:1.制定、落实并优化公司任职资格管理制度;2.组织公司各职种任职资格标准的开发与修订;3.组织省公司本部各职种评价小组开展员工的任职资格管理工作;4. 组织全公司范围内各职种申请专家级(含)以上资格员工的任职资格管理工作;5.参与评审委员会对相关各职种员工任职资格评价结果的评审,对结果进行备案,作为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依据;6.受理省公司本部各职种员工对任职资格评价结果的申诉,以及各市公司相关职种员工对评价结果的二次申诉。

无法解决时,提交评审委员会讨论确定。

2.3 各市公司人力资源部职责如下:1.组织市公司本部及所属县公司各职种评价小组开展员工的任职资格管理工作;2.受理所在单位各职种员工对任职资格评价结果的申诉。

无法解决时,提交省公司人力资源部讨论确定。

2.4 省/市公司各相关职种任职资格评价小组(以下简称“评价小组”)评价小组是承担所在职种任职资格标准开发、修订与评价的主要单元,对评审委员会负责。

2.4.1 职责1.根据本职种的工作特点、业务发展趋势以及人员能力现状,提出开发或修订本职种任职资格标准的提案,并在省公司人力资源部组织下实施开发与修订工作;2.根据任职资格标准、被评价人的工作实绩,对被评价人进行全面评价;3.输出评价结果,整理评价资料,提交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4. 提出本职种任职资格标准修订提案,经评审委员会决策后进行修订。

2.4.2 人员组成评价小组一般由3~5人组成,成员必须包括申请人所在部门管理人员、申请人所申请级别的高级别专业人员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2.5 各职种被评价人职责如下:1.明确任职资格评价的目的与意义;2.学习并领会所在职种任职资格标准的内涵;3.对照标准进行角色调适与自检,并整理相关证据资料;4.接受评价小组的评价;5.与直接管理者共同制订改进计划,并在工作中加以落实。

第三章多重职业发展机制3.1 多重职业发展机制员工可以根据自身特点与企业需求,在管理决策类、管理支持类、技术管理类及生产技能类的相关职种等多条通道上选择未来的职业生涯路径(见《xxx职类职种划分表》)。

3.2 管理类通道与其他通道的关系3.2.1当管理类通道存在职位空缺时,根据员工个人发展意愿,从其他通道各职种业务骨干(相当于高级职员)中选拔各部门管理者队伍的后备力量,进入管理类通道(见下页图1);各市/县公司可从中级(含)以上职员中选拔管理者后备力量。

3.2.2原则上不鼓励各职种专家级(含)以上职员进入管理通道。

3.3 生产技能类通道与其他通道的关系3.3.1 当管理支持类或技术管理类通道存在职位空缺时,根据员工个人发展意愿,从生产技能类各职种业务骨干(相当于二级工)中选拔员工进入管理支持类或技术管理类通道(见下页图2)。

3.3.2 原则上不鼓励生产技能类四级工(含)以上人员进入其他通道。

3.3.3 原则上不允许生产技能类人员直接进入管理通道。

图1 管理类通道与其他通道的关系图2 生产技能类通道与其他通道的关系第四章任职资格标准的开发与修订4.1 任职资格标准的定义任职资格标准是某一职种人员为满足职业化要求需达到的标准,是该职种人员业务行为能力的标尺。

它既反映该职种专业人员能力成长的内在规律,又反映公司业务发展的趋势与方向。

4.2 任职资格标准的结构任职资格标准主要由角色描述与能力标准两个部分组成,其中:4.2.1 角色描述:包括级别角色定义与主要行为域两部分,描述的是每个职种不同级别员工所承担的责任与管理范围。

4.2.2 能力标准: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1. 基本能力;2. 知识;3. 专业技能定义及对应级别的行为表现;4. 经验与专业成果。

4.3 任职资格标准的开发与修订4.3.1 任职资格标准开发的步骤1. 级别角色定义:基于公司对职种所在业务领域的发展要求与人员能力现状,对现有人员进行能力分级,并从统一的维度描述角色。

2. 划分业务行为域与行为模块:1)依据各职种对公司的价值贡献,分析各职种现有业务运作模式与未来业务发展趋势,确定各职种的主要行为域与行为模块;2)根据级别角色定义,将行为域与行为模块分别对应于各职种的各级别,以确定该职种中各级别所承担的责任范围。

3. 基本能力、知识与专业技能分析:根据各职种的行为域与行为要项,分析成功履行这些行为要项所需要的基本能力、知识与专业技能要求,并描述其对应的行为表现;4. 经验与专业成果分析:根据外部招聘以及内部选拔的双重要求,确定各职种不同任职资格等级所需要的相关经验与专业成果要求。

4.3.2 任职资格标准修订的组织1. 修订意见的提出:当某职种的业务运作模式根据公司战略调整发生变化时,由评价小组提出对本职种任职资格标准的修订意见;当某职种专家级(含)以上人员数量占相当比重时,由省公司人力资源部与相关职种评价小组讨论,确定本职种任职资格标准修订意见;2. 实施修订:由省公司人力资源部组织各职种专家、处室负责人或业务骨干实施任职资格标准的修订,并提供方法与技术支持;3. 修订结果实施与旧标准的废止:修订后的任职资格标准经颁布后实施,旧标准即行废止。

第五章任职资格评价5.1 任职资格评价的原则5.1.1 以基本能力、知识、专业技能、经验与专业成果以及工作绩效等方面作为评价依据,评价标准客观、公正、公开。

5.1.2采取员工与管理者综合评议相结合的方式,评价程序客观、公正、公开。

5.2 任职资格评价的内容任职资格评价包括四部分内容:基本能力评价、必备知识考核、经验与专业成果鉴定以及专业技能评价。

5.2.1 基本能力评价:员工在初次进入相应职种,获得任职资格定级之前,必须通过基本能力评价(见附件二表1),方具备申请相应级别任职资格评价的资格。

对于已进入相应职种的员工,则不需再进行基本能力评价。

5.2.2 必备知识考核:员工必须通过某级别的必备知识考核后,方具备申请相应级别任职资格评价的资格。

考核方式主要是人力资源部与部门共同组织的员工必备知识培训与考试等。

5.2.3 经验与专业成果鉴定:员工根据任职资格标准要求提供个人在经验与专业成果方面的证据,作为申请某级别的必要条件,由评价小组在评价会上集体鉴定。

必要时,评价小组根据本职种的业务特点,制订本职种各级别专业成果的鉴定细则。

5.2.4 专业技能评价:员工或直接主管提供专业技能方面的证据,由评价小组在评价会上集体评价。

5.3 专业技能评价的证据证据是评价小组藉以判定员工任职资格等级的重要事实依据。

它包括以下两种类型:5.3.1 工作产品:员工实际工作文档、资料等。

包括各种业务文本、工作计划与记录、各类报告等;5.3.2 成功案例:员工实际工作案例描述。

员工在申请相应任职资格等级时必须充分举证,提供的任何证据必须真实(是员工过去工作的真实产出)、有效(足以证明员工具备任职资格标准中的某专业技能及其水平)、规范(符合评价小组确定的统一格式与标准要求)。

评价小组在充分取证的基础上对员工的专业技能以及任职资格等级进行评价。

5.4 专业技能评价方法根据员工举证以及评价小组取证的结果,对照相应级别的任职资格标准要求,对员工的专业技能进行评价。

5.4.1 评价规则评价标准分为“符合”与“不符合”两个档次,其中,“√”表示被评价人符合技能标准的要求;“×”表示被评价人不符合资格标准的要求。

5.4.2 评价结果:当各项专业技能评价结果都符合要求时,则达标;否则未达标。

5.5 任职资格评价流程(见图3,见附件一)5.5.1 培训由各职种所在部门与省/市公司人力资源部共同组织宣讲与答疑,目的是使被评价人理解任职资格标准的内容与任职资格评价的方法。

5.5.2 任职资格等级申报与公示1. 员工填写《××职种任职资格等级申请表》(见附件三表2)、《××职种技能自检表(×级)》(见附件三表3),向所在职种评价小组提出任职资格评价申请。

2. 评价小组在部门内部公示员工申请,对提出破格晋升的,评价小组讨论批准后,在部门内部公示(见本制度5.8)。

3. 经过公示后,评价小组将员工的申请汇总反馈给所在单位人力资源部审核并备案。

图3 任职资格评价流程评价会 评审 归档备案②5.5.3 评价会与评审评价会是评价小组综合判定员工任职资格等级的主要形式。

1.由评价小组组织实施对被评价人的评价。

2. 评价小组针对每位被评价人填写《××职种技能评议表(×级)》(见附件四表4)与《××职种资格等级评价表》(见附件四表5)。

3. 评价结束后,评价小组整理本职种评价结果,报所在单位人力资源部备案。

其中评价结果为专家级(含)以上的,评价小组填写《××职种任职资格评审表》(见附件四表6),报省公司人力资源部统一组织评选小组评审。

5.5.4 结果反馈1. 评价结果在高级(含)以下的,评价小组直接与被评价人面谈,反馈评价结果,总结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对被评价人提出改进期望与建议(见图3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