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错配辊径法在高速线材轧机上盘螺生产的实践

错配辊径法在高速线材轧机上盘螺生产的实践


延伸系数
1.306 1.214 1.260 1.196 1.307 1.220
辊环转数 (r/min) 1419.6 1759.1 2157.7 3564.8 4522.2 5603.6
工作辊径 (mm) 219,9 217.1 221.7 162.0
165.7
163.6
孔型形状
椭 圆 椭 圆 椭 圆
表 3 ∮10 盘圆精轧相关数据
孔型
K6 K5 K4 K3 K2 K1
辊环直径 (mm) 228.3 228.3 228.3 170.66 170.66 170.66
辊缝 (mm) 1.00 1.11 1.42 1.48 1.19 0.8
断面面积 (mm2) 228.91 188.54 149.64 125.14 95.78 78.54
图 2 成品前平椭孔型
忽略前滑根据公式(2)Fn×Dn×Nn=C(C:恒值秒流量),要保证秒流量相等,在传动比 固定的精轧机上,Fn 、Nn 均已固定,因此只能改变辊径 Dn 的大小。按照标准配辊,辊环 直径成品前为 170.66 mm,将其改为 166.7 mm(工作辊径为 162.39 mm)。调整上游 4 架辊 缝,可以保证秒流量相等,计算并调整后和原来孔型系统参数如表 2 和表 3 所示。很明显, 整个过程只是将 K2 孔型作改动,并且将辊径由原来 170.66 mm 减至 166.7 mm,在与原来 的圆孔型系统的辊径相配,表面上不符合配辊要求,实际上这种方法不仅保证连轧顺畅,而 且是轧制大负差螺纹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这种方法要考虑轧机的负荷能力和轧辊辊径的使 用范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表 1 α 实验因数值
孔型形状
α值
圆…椭
0.97
椭…圆
0.83
椭…椭
0.95
根据上述分析,将成品前孔型改后,再将辊径变化,然后调整上游机架辊缝。可以保证 顺利轧制。
3 孔型改进及错配辊径的应用
按JISG3112(1987)标准要求,牌号SD390(竹节式螺纹钢)∮10 成品轧件断面为 71.33mm2 ,利用原有轧制∮10 圆钢孔型系统(成品断面为 78.54 mm2 )显然是大负差,负差
5 参考文献: [1] 杨宗毅, 实用轧钢技术手册[M].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1995.
4 结论
盘螺生产在我厂产品结构中占很大比例,每月约 2 万吨左右,而且市场上负偏差产品需 求量较多,所以利用错配辊径法有效解决了负偏差轧制难调整的问题。关于盘螺负差轧制调 整的方法还有很多,采用这一方法比较简单,无需将原来的孔型系统更改,只是利用将关键
的架次孔型和辊径稍作变化,即可顺利生产所要求的产品。长时间以来这一方法已经充分应 用的我厂各种规格产品的生产实践中,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效益。
1 前言
建龙集团抚顺新钢铁有限公司高线厂采用由哈飞机电制造的摩根 5 代型式精轧机组,粗 轧、中轧、预精轧机为平立交替式轧机,全线采用无扭制轧制。 2004 年投产以来主要以生
产光面盘圆为主,2006 年由于调整产品结构,要求大批量生产小规格国标盘螺(∮8,∮10)
及日标盘螺。客户要求产品为大负偏差螺纹,在生产初期由于轧机集体传动难于调整,大负 偏差轧制很难实现,继而采取辊径错配法,为保证孔型系统的共用性、简化操作和降低成本, 我厂利用盘圆生产孔型系统,将局部(成品或成品前)辊环直径改变,成功的生产了符合客 户要求的螺纹(三级)。而且生产完全符合 JISG3112(1987)标准性能要求的日标螺纹。目前, 此种方法已经应用到螺纹的大负偏差轧制中。现在,我厂生产螺纹(三级)产量占产品比例
错配辊径法在高速线材轧机上盘螺生产的实践
张万明,董长春
(建龙集团抚顺新钢铁有限公司)
摘 要:建龙集团抚顺新钢铁有限公司高线厂利用错配辊径的生产方法在集体传动的高速线材 轧机上生产异型钢筋及负偏差螺纹。利用变化辊径尺寸的办法解决生产中机架集体传动而单个 机架转速不可调的问题。优化了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取得了良好 的效果。 关键词:高速线材轧机;错配辊径;负偏差轧制;秒流量
不断变化,造成微堆拉关系,考虑此种关系后,设定调整精轧机组其它架次的辊缝。此过程
中计算各道次宽展较为重要。在高速精轧机区使用莜仓恒树公式[1]进行计算:
△в/B=α×Lc/( B0+0.5H0)×FH/F0
(3)
△в/B为宽展因数;Lc为平均接触弧长,mm; FH为压下面积,mm2;H0为来料高度;BB0为 来料宽度;F0 为来料断面积mm2;α为实验因数,取决于孔型形状,表 1 为不同孔型形状的 α实验因数值。
(1)
公式(1)中V1、V2…Vn为第 1、2…n道次的出口速度,m/s。
公式(1)中F1、F2…Fn为第 1、2…n道次轧后出口断面面积,mm2。
将各机架轧辊工作辊径 D,轧辊转速 N 和轧件的前滑 S 带入公式(1)得到:
F1·D1·N1·(1+S1)= F2·D2·N2·(1+S2)= …= FN·DN·NN·(1+SN)
表 2 ∮10 盘螺精轧相关数据
孔型
K6 K5 K4 K3 K2 K1
辊环直径 (mm) 228.3 228.3 228.3 170.66 166.7 170.66
辊缝 (mm) 0.82 0.54 0.65 1.11 1.15 1.6
断面面积 (mm2) 218.47 178.58 142.75 118.25 89.4 71.33
径为解决。并且它们之间又互相影响,设计较为复杂。生产∮10 螺纹,精轧共使用 8 架,
成品速度 48m/s。首先,将成品前孔型改进,保证螺纹横肋充满;然后改变成品前辊径保证 秒流量,使连轧顺利进行。根据机架间道次延伸系数和减面率及精轧机进出口断面,可以推
算出各道次理想断面。在连续轧制中,通常由于轧件温度、摩擦系数、孔型磨损及其它因素
(2)
公式(2)中:D1、D2 …DN 为第 1、2…n机架轧辊工作直径,mm.
S1、S2 …SN 为第 1、2…n道次的前滑,无量纲参数。
N1、N2 …NN 为第 1、2…n机架轧辊转数,r/min。
由公式(2)可以看出,影响秒流量值变化的因素有轧件轧后断面面积F、轧辊工作直
径DK、轧辊转数N和轧件前滑S。对于集体转动的精轧机组,机架的轧辊转数已确定,并且 固定不变,因此要保持个机架的秒流量相等只有依靠调整各机架轧件形状尺寸以轧辊工作直
很难充满,导致产生废品。鉴于以上两方面问题,采用解决办法如下:第一,将负偏差日标
螺纹∮10 成品前单弧椭圆孔型变为平椭圆孔型。第二,通过调节辊环的辊径大小调节秒流
量。第三,调整精轧机其它架次棍缝适应成品秒流量。如图 1,连轧秒流量相等原则示意图:
图 1 连轧过程示意图
V1F1=V2F2=…=VnFn
率 9.1%,在集体传动的精轧机上很难调整实现,其次,原有孔型系统的成品前孔型为单弧 椭圆孔,这种椭圆两边较薄,进入成品空后,使横肋顶部填充的较好,而底部两侧填充较差, 所以,将成品前孔型改为平椭孔,如图 2 所示,使得横肋得以充满。改后轧件断面面积为 89.4 mm2。
6.8 R7.5
1.3
16
延伸系数
1.368 1.223 1.251 1.207 1.322 1.255
辊环转数 (r/min) 1419.6 1759.1 2157.7 3564.8 4522.2 5603.6
工作辊径 (mm) 219,9 217.1 221.7 162.0 162.39 163.6
孔型形状
椭 圆 椭 圆 平椭 螺纹
30%以上,为公司创造了大量效益。本文为我厂生产∮10 日标螺纹的生产实践为基础,详
细介绍错配辊径的方法。
2 生产工艺分析
建龙集团抚顺新钢铁有限公司高线厂精轧机区域为集体传动,如果生产日标螺纹(∮ 10)而要应用∮10 光面盘圆的孔型系统主要存在两大问题:第一,由于负偏差日标螺纹∮ 10 成品断面面积为 71.33mm2小于∮10 盘圆断面面积 78.54 mm2,这样打破秒流量相等的连 轧原则。第二,负偏差日标螺纹∮10 成品前孔型为单弧椭圆孔型,这使得日标螺纹横肋(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