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度衡水中学高三年级下学期四调考试文综地理部分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度衡水中学高三年级下学期四调考试文综地理部分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度衡水中学高三年级下学期四调考试文综试卷(地理部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生态农业分析模型(EA-SD模型)体系主要由农业产业链、综合效应和调控政策三个子系统组成。

其中农业部分由肉牛养殖、制沼产业、有机种植等产业部门构成,形成“养牛—制沼—粮、果、菜种植—秸杆造纸、秸杆饲料—养牛”的近似闭合的产业循环系统(如下图)。

据此完成1-3题。

1.EA-SD模型体系无法实现的是A.提高资源利用率B.增加经济收入C.达到零污染排放D.增加就业机会2.据图分析,促使EA-SD模型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A.农业发展的模式B.政策的调控C.综合效应子系统D.产业链结构3.最适合推广EA-SD模型体系的地区是A.西北地区B.青藏地区C.东北地区D.华北地区晴朗的天空,喷气式飞机在高空飞行时,机身后边会出现一条或数条长长的“白烟”,这是飞机发动机排出来的高温高湿的废气与周围环境空气混合后(此后称混合气体),水汽凝结而成的特殊云系,称为飞机尾迹。

此混合气体能否出现凝结现象取决于环境空气自身的温度、湿度和大气压力。

通常只有当环境温度在-41°C~-60°C时,才有可能出现飞机凝结尾迹。

飞机尾迹出现的频率和高度有一定的季节差异,且对地球热量平衡产生一定影响。

下图为拍摄的飞机尾迹。

读图,完成下面4-6题。

4. 1月份,西安上空飞机尾迹出现频率最高的高度大约为A. 3~5千米B. 8~10千米C. 13~15千米D. 18~20千米5.通常,飞机尾迹层的平均厚度为1~2km,其下限高度最高的季节是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6.交通枢纽城市上空的飞机尾迹多,大量的飞机尾迹对地面城市的热量平衡产生的影响是A. 减少城市上方的云量B. 强烈削减太阳辐射C. 减少对地面辐射的吸收D. 减小地表气温日较差城市道路绿化隔离带具有隔离汽车行驶,美化环境的作用。

下图为一地理爱好者拍摄的某城市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照片,每年该市的园林工作人员都要对道路绿化隔离带中的一些树冠庞大的乔灌木进行侧向剪枝,同时用石灰水全部涂白。

据此完成下列7-8题。

7.园林工作人员对绿化带中树冠庞大的乔灌木进行侧向剪枝的主要目的是A.调节树木与道路之间矛盾B.调整树势,促进树木良好生长C.改善树冠的通风透光条件D.美化树形,提高树木观赏效果8.当地园林丁作人员开始剪枝的季节最好选择在A.冬末春初B.春末夏初C.夏末秋初D.秋末冬初1999年黄河小浪底水库开始运行后,大坝以下河槽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

下图为2000—2015年小浪底至利津段河床高程及河槽断面形态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9-11题。

9.2000—2015年小浪底至利津段河床高程发生变化,是因为①小浪底水库拦截泥沙②黄河下游植树造林③大坝加大了水位落差④降水增加,流量变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10.与花园口—夹河滩段相比,泺口—利津段河槽横向展宽不明显最可能因为该河段A.流速较快,河流下蚀更突出B.治理黄河工程导致河槽两侧比较稳定C.两岸岩石比较坚硬,难侵蚀D.河床底部泥沙淤积较松散,更易侵蚀11.近年来,花园口—利津段河槽下蚀的趋势变缓,主要原因是A.河床沉积物平均粒径变大B.气候变干,河流流量变小C.河流含沙量增大,淤积增强D.沿岸人类生活生产用水增加第II卷(非选择题共160分)(请认真审题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注意事项:1.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无效。

2.作答选考题时,请考生务必将所选题号用2B铅笔涂黑,答完题后,再次确认所选题号。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

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43~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尼日尔河是西非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几内亚中南部边境的富塔贾隆高原,注入几内亚湾。

尼日尔河每年带到河口的泥沙量达4 000万~6 700万吨,使河口不断向外海延伸。

三角洲上汊流密布,沼泽遍地,湿地资源极为丰富。

汛期洪水泛滥常引起河流改道,三角洲前沿河口多达20多处。

下图为尼日尔河流域示意图。

(1)简述尼日尔河三角洲湿地资源丰富的原因。

(6分)(2)推断未来甲、乙两湿地面积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6分)(3)说明尼日尔河洪峰对流域水循环过程的影响。

(6分)(4)分析枯水季节尼日尔河流域生态系统可能发生的变化。

(6分)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据长期地表观测资料显示,过去30年来的增温已促使北极地区土温升高1~3°C,永冻土随之解冻,大量碳将以甲烷或二氧化碳形式进入大气,成为加速气候变化的重要诱因。

研究人员推测,地球平均气温每升高1°C,永冻土就放出相当于煤、石油和天然气4-6年释放出的温室气体。

与此同时,以猛犸象为代表的大型食草动物的残体出露地表,有些动物残体保存非常完整。

猛犸象的身体结构具有极强的御寒能力,它们生活在第四纪大冰期时亚欧大陆北部与北美大陆北部的寒冷地区。

一些科学家认为,随着气候转暖,最后一批西伯利亚猛犸象大约于公元前2000年灭绝。

图为北极地区示意图。

(1)指出北极地区永冻土中释放的碳的来源。

(6分)(2)指出永冻土中释放的碳对气温的影响,并从大气受热过程度分析原因。

(6分)(3)分析气候变暖对猛犸象灭绝的影响,为“气候变酸猛犸象灭绝”这一观点找到科学依据。

(6分)(4)解释猛犸象等大型动物残体能长时间保存完整的自然原因。

(4分)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河北省张家口宣化区位于北京西北150 km处。

宣化葡萄(如右图)“内方外圆”的“莲花架”,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2013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称为全球唯一在城市里的农村景观和农业耕作系统,是世界上庭院经济和城市景观结合的典范。

评价宣化区利用葡萄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条件。

44.[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天人合一、适应环境、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是我国传统民居设计的主要原则。

南方传统村落—般依山循势,选址在向阳斜缓之地,房屋建筑多就地取材,采用较简单的土木结构。

房屋前留一空坪,坪前开挖半月型水塘,塘中养鱼,每年年底排水清塘,水塘外围通过沟渠与农田相连形成一套独立而完整的生活系统。

(如图所示)分析水塘在村民生产生活系统中的环保作用。

2019-2020学年度衡水中学高三年级下学期四调考试文综试卷(地理部分)参考答案1.C 2.B 3.D 4.B 5. B 6. D7. A 8. D9.D10.B11.A36.(24分)(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有大面积的沿海滩涂;尼日尔河含沙量较大,入海口泥沙淤积,滩涂面积不断扩大;历史上尼日尔河多次改道,废弃河曲积水形成大量湖泊;河网水系众多。

(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得6分)(2)甲湿地面积萎缩,乙湿地面积扩大。

(2分)理由:甲湿地分布有大面积种植业区,农业用地挤占湿地面积,且农业需大量引水灌溉,湿地面积不断萎缩;(答出农业用地增加或者引水灌溉都可)(2分)乙湿地位于尼日尔河三角洲,受尼日尔河来沙影响,以堆积为主,湿地面积扩大。

(2分)(答出河流泥沙淤积即可)(3)洪峰经过,河流水位上升,地表径流增大;大量河水漫滩流过,补给沿岸地区的地下水,下渗增多;地下水位上升,地下径流量增加;水域面积扩大,蒸发加剧等。

(答对三点即可,得6分)(4)枯水季节流量较小,水位较低,导致河漫滩等湿地水源不足,影响芦苇等水生植物发芽、生长;河流流量较小,携带营养元素不足,不利于藻类等水生生物生长,影响鱼类生长繁殖等。

(湿地,水生生物、藻类、鱼答出三点即可,共6分)37.(22分)(1)直接封存于冻土中的一氧化碳、甲烷等气体(冰间隙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土壤中未被分解完的有机物;未被完全分解的动植物。

(每点2分,共6分)(2)影响:气温上升。

(2分)原因:永冻土中的碳以甲烷或二氧化碳形式进入大气(增加大气中甲烷和二氧化碳的量),甲烷和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减少地面辐射进入宇宙空间的部分;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增温,大气逆辐射增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温室效应增强)。

(4分)(注意答题顺序)(3)气候变暖,猛犸象被迫向北方迁移,活动区域缩小,草场植物的数减少,种类发生变化,食物变得匮乏。

(北移,生存空间变小,食物来源减少每点2分,共6分,)(4)高纬度地区,气温低,微生物活动减弱,分解极慢;冻土层隔绝了与外界大气的热量交换,使地下一直处于低温冻结状态。

(每点2分共4分)(微生物分解慢,隔绝热量交换)43.(10分)有利条件:张家口离北京近,消费市场潜力大;宣化葡萄种植具有独特性;葡萄园位于城市中,便于当地市民休闲娱乐。

(6分)不利条件:葡萄生长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加快,不断占用葡萄种植用地。

(4分,答案合理,酌情给分)44. (10分)吸纳生活污水,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塘泥用作肥料,促进废弃物资源化;夏季蓄水降温,增强自然通风消暑;秋冬天干物燥,备足用水控灭火灾;调节水塘水位,防旱防涝防路面积水;增加空气湿度,净化村落空气质量;池中蛙鸣暑夜,美化村落家园。

(答出五点即可,10分)选择题解析:1.读图,该模型体系中,有CO₂的排放,有沼液沼渣的污染排放,造纸和皮革产业有污染排放,无法达到零污染排放,C选项无法实现,其他选项均是该体系能够实现的效益。

故选C。

2.读图,农业产业链(即图中的肉牛养殖、制沼产业、有机种植等)需要政策的调控,政策又根据体系的综合效应反馈,进行适当的调整,政策调控处于该体系的中心环节,因此才形成了该农业发展的模式,所以促使该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政策的调控,B正确。

故选B。

3.图中牛肉产业的产品以及有机种植的产品需要靠近市场,制沼产业产生沼气能源,因此相比而言,该地的能源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选项的四个地区中,东北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相比于华北地区而言,人口少,市场较小,且华北地区能源供应相对较为紧张,沼气能源能缓解一部分生活用能。

故选D。

4. 根据材料可知,“通常只有当环境温度在-41°C~-60°C时,才有可能出现飞机凝结尾迹”。

1月份,秦岭月均温0°C左右,西安位于秦岭北侧,月均温稍低于0°C。

按照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每千米温下降6°C,可计算出1月西安上空7~10千米的高度,温度为-41°C~-60°C,故选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