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七中文综考试地理试题(5.29)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根据美国人口调查局的估计,截至到2013年1月4日,全世界有70.57亿人,向全世界敲响了人口警钟,这引起了各国对人口问题的忧虑。
读表,回答1~2题。
中国 美国 2000年
2010年
2000年 2010年
总人口(亿人)
12.95
13.4
2.81
3.10 性别构成
男
51.63
51.87
48.75 49.10 女 48.37
48.13
51.25 50.90 年龄构成(%)
0~14岁
22.89
16.60
21.90
20.10
15~64岁 70.15
74.5
3
66.00 66.90 ≥65岁
6.96
8.87 12.10
13.00
1. 2000~2010年间,关于中、美两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中国人口增长率高于美国
B .中美两国的年龄结构都趋向不合理
C .中国的老龄化速度快于美国
D .中美两国15~64岁的人口比重都很高,老龄化趋势不突出 2.针对两国的老龄化问题,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老龄化主要是因为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产生的结果
B .中、美两国老龄化产生的原因完全相同
C .相对于美国,我国老龄化水平还很低,老龄化的压力还不大
D .我国“未富先老”,应提高青少年的比重,从而降低老年人的比重
下图是我国北纬30°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示意图(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
读图,回答3~4题。
3.造成我国110°E 以东植被叶面积指数大于110°E 以西植被叶面积指数的最主要因素是
A .土壤
B .降水
C .冰川
D .海拔 4.上图中,我国100°
E 以西叶面积指数较小,发展农业遇到的限制性因素是
A .光照
B .水分
C .热量
D .土壤
下图为我国苹果优势区域布局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与山东半岛相比,黄土高原苹果产区具有的优势是 A .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B .光照强,水热资源丰富 C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D .土地、劳动力成本较低
6.目前,苹果产区广泛采用铺设银色反光地膜的生产方式。
与一般地膜相比,银色反光地膜的特殊作用是 A .保水、保温 B .增强果树的光合作用 C .减小昼夜温差 D .减小杂草和蚜虫的危害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于2013年13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
会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读我国某区域城市化相关统计图,完成7~8题
城镇人口密度
建成区面积
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水平(%) 面积(Km 2
)
人口(人/Km 2
)
渤海湾苹果优势区
黄土高原苹果优势
7.上图反映出
A.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发达国家
B.城镇空间扩张过快,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C.城市建成区的城镇人口密度升高
D.城镇人口增长速度快于城镇空间扩张速度
8.解决上图所反映的城市化问题的措施是
①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城镇就业②进行大规模城市移民
③对城市土地开发进行合理控制④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下表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影响企业成本上涨因素统计表,下图为某企业成本与产量变化曲线图(利润=总收入-总成本)。
据此回答9~10题。
影响因素很重要比较重要一般不大重要重要程度得分劳动力成本上涨12 16 4 2 81.8
原材料价格上涨26 8 2 0 98.8
其他成本上升 6 12 7 9 66.2
管理费用上升 4 10 9 11 69.1 9.据表分析,最先从该区域迁出的企业类型是
A.资金密集型B.技术密集型
C.劳动密集型D.资源密集型
10.该企业要获得最大利润,需要维持的生产量是
A.Q1 B.Q2 C.Q3 D.Q4
下图中图甲为图乙(阴影部分为海洋)中M地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已知a—b=38.5º,且M地3月21日4:15(北京时间)日出,读图回答11~12题
11.关于甲图中N 点所示时间,下列地理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南亚易出现洪涝灾害
B .南非昼长夜短,且昼渐短
C .M 地为一年中日出时间最早的一天
D .此后数天内,四川各地正午日影继续变长 12.根据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 .M 地自然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
B .M 地沿海地区受洋流影响降温减湿
C .M 地所在国经济发达,但矿产缺乏
D .M 所在国工业多为劳动力密集型 二、综合题(2小题,共52分) 13.(26分)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长江部分河段略图
(1)材料中,与A 地相比,说出B 、C 两地冬季积雪天数的多少状况,并分别简
洞庭湖
长沙
长 荆 江 江 三
峡
析原因。
(6分)
材料二: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矶江段(因地处古荆楚之地,俗称荆江),河曲十分发育,素有“九曲回肠”之称。
长江防洪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说法,下图为“荆江河段洪涝理示意图”
(2)据材料二,说出图中荆江防洪所采取的措施(3分),说出该河段及上游地区还采取了哪些防洪的工程、生物措施(3分)。
(3)分析荆江河段洪涝灾害比其下游地区更严重的原因。
(6分)
材料三:在建设长江经济带的进程中,以沿江重要港口为节点和枢纽,统筹推进水运、铁路、公路、航空、油气管网集疏运体系建设,打造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将成为重要的推动力量。
(4)据材料三,分析打造沿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分别对交通运输能力、区域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8分)
14. (26分)读意大利波河流域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波河流域图(图中虚线部分为中小企业集聚的新工业区,图中卡拉拉、马萨主要生产大理石产品)
马萨
卡拉拉
波 河
材料二波河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水量充沛,各支流流量相互调节,干流丰水期较长,仅夏末秋初为枯水期。
波河中下游含沙量高,河道蜿蜒曲折,极易淤塞,现在河口三角洲每年新增土地约81公顷。
材料三意大利大理石资源丰富、质地优良、分布广泛,开采历史悠久,开采加工技术先进,是世界上最有实力的大理石资国和生产国,出口量约占国际市场总贸易量的一半,其“卡腊白”大理石为世界著称的优良大理石品种。
大理石是石灰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变质而成。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波河“丰水期长,仅夏末秋初为枯水期”的原因。
(8分)
(2)试从地形差异比较图中东西两侧沿海的建港条件。
(8分)
(3)分别从原料、资金、市场、交通四个方面简析说明卡拉拉、马萨两地发展大理石产业的优势条件。
(8分)说出该工业区采取的何种独特模式。
(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CABCD 6-10 BBCDD 11、12 DA
二、综合题
13(26分)(1)(6分)B、C两地积雪天数更多。
B在海拔高,气温较低;C地北边无高大山脉阻挡,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大,气温较低。
(2)(6分)裁弯取直工程、分洪蓄洪工程、加固大堤;
上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修建水库;退耕还湖。
(3)(6分)河道弯曲,排洪不畅;河流从山区流出,地形变得平坦,流速突然变缓;泥沙淤积严重,淤塞河道,易造成洪水泛滥。
(4)(8分)完善交通网,陆路与水路有效配合,大幅提高长江流域的运输能力;西部地区突破交通瓶颈,促进其外向型经济发展;推动交通工程产业及物流产业的发展;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城市群、川渝地区生产要素快速流动,促进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有利于这些地区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的快速流动,经济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14.(26分)(1)(8分)秋、冬季时,该地南部为地中海气候,波河南岸支流流量大;春季时,两岸低海拔山地积雪融水较丰富;夏季时,阿尔卑斯山区冰川融水丰富;夏末秋初时,冰川线已后退,气温降低,融水减少,雨季也还未到来,故为枯水期。
(2)东侧为冲积平原,(2分)沿海海水较浅,不利建港(2分)。
西侧沿海为山地,(2分)海水较深,多优良港湾(2分)
(3)(10分)大理石资源丰富,质地优良,分布广泛;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为中小企事业提供发展资金;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靠近欧美发达国家市场;多优良港口,便于运输。
工业小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