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型的鉴定

血型的鉴定


ABO血型的鉴定
实验原理:血型抗原与相应的抗体在反应介质中形成免疫复合物,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ABO血型的鉴定
实验用具:载玻片 胶头滴管
棉签 酒精
抗A、B标准血清 一次性采血针
ABO血型的鉴定
实验过程:
常规消毒,用棉
签沾取 75% 的酒 精,对采血部位
在载玻片两侧相应的滴加
抗 A( 蓝色 ) 和抗 B( 橙色 ) 血
血型的鉴定
检 验 科
1 2 3 4 5 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a b l e o f C o n t e n t s
内容大纲
ABO血型系统
ABO血型的鉴定 RH血型系统
RH血型的鉴定 常见疑难血型的鉴定
血型鉴定在生活中的应用
ABO血型系统
血 型 传
O型血 A型血 B型血 AB型血
O型血是人类最古老的血型 出现于4万-6万年前 A型血产生于农耕时代 出现于1.7万年-2.7万年前 B型血产生于游牧民族 出现于公元前1.7万-1.2万年前
常见疑难血型的鉴定
ABO亚型
实验结果:正定型与反定型不一致、正定型被检红细胞凝集弱
解决方法:加抗-AB、抗-H、抗Bc
常见疑难血型的鉴定
正定型AB抗原减弱
实验结果:正定型与反定型不一致、正定型被检红细胞凝集弱、正定型呈mf样
解决方法:加抗-AB
常见疑难血型的鉴定
自身抗体
实验结果:抗-A+,抗-B+,Ac+,Bc+,Oc+,直抗+ 解决办法:37℃盐水洗涤红细胞至直抗阴性后鉴定血型。
正反定性不一致 干扰因素:生理因素(年龄、ABO亚型、先天无抗体、冷凝集素) 临床治疗(大量输液、近期输过异性红细胞或血浆) 实验技术原因(标本混淆、试剂质量问题、静脉输液处采样)
分类:红细胞抗原减弱或丢失(ABO亚型、白血病、输异性血、急性大出血)
红细胞额外反应(自身抗体、红细胞未洗涤、红细胞上粘附大量蛋白) 混合凝集(近期输异性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型定型减弱或无反应(年龄、先天性ABO抗体缺失)
盐水介质抗D试验
采用免疫球蛋白变性剂处理人源 IgG 类抗 D 血清,使小分子的 IgG抗体分子增大成为具有大分子的“IgM”的性质,能在盐水介质 中与相应红细胞发生凝集,可用于Rh血型的快速鉴定。
Rh血型的鉴定方法及原理
抗球蛋白试验
又称Coombs试验,是检测红细胞上不完全抗体的经典方法。 不完全抗体多与其相应的红细胞结合,在盐水介质中不出现 凝集反应,Coombs试验利用抗球蛋白抗体作为第2抗体,通过 连接致敏红细胞表面的特异性 Rh抗体,使致敏红细胞出现特 异性凝集。
RH血型系统
人类血型目前发现有30多种,除了ABO血型系统
外,还有Rh血型系统等。Rh血型系统根据有无D 抗原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
RH血型系统抗原及抗体
Rh血型系统抗原
Rh血型系统能识别的抗原共43种,常见的抗原有五种,分别是D、C、
E、c、e。以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故常以其存在与否定为Rh阳性或阴 性,即凡含D抗原者为Rh阳性,不含D抗原者为Rh阴性。 Rh血型系统抗体

AB型血
出现不到1000年
ABO血型系统抗原
ABO血型系统是根据红细胞表面所含的凝集原不同而命名的。
凝集原:附着在红细胞表面的一种抗原。
凝集原
只有A凝集原 只有B凝集原
同时具有AB凝集原
不具有AB凝集原
ABO血型系统抗体
凝集素(抗体):存在于血清中,与其同名凝集原会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导致红 细胞凝集。人血清中含有两类凝集素:即抗A和抗B。属于天然抗体,天然抗体 多以IgM型为主,不能通过胎盘,而免疫性抗体多以 IgG型为主,能通过胎盘。
血型鉴定在生活中的应用 器官移植
输血
血型鉴定 的应用
新生儿 溶血症
天然Rh抗体很少,绝大多数Rh抗体由输血或妊娠刺激机体免疫系统
产生的IgG型免疫性抗体。主要Rh血型系统抗体有抗D、抗E、抗C、 抗 c 、抗 e 五种,其中抗 D 最为常见。在盐水介质试验系统中可检测 出某些 Rh 抗体,表明这些 Rh 抗体具有 IgM 的性质可能来自免疫反应 抗体形成早期。
常见疑难血型的鉴定
分析思路(三步法)
第一步:排除人为因素或在技术上可能发生的操作失误;
重新采集血样,核对试剂、器材,规范地复检ABO血型
第二步:了解临床资料,分析可能出现的原因; 第三步:排除不可能的原因,归纳不能排除的原因,设计验证试验。
举例说明
红细胞抗原减弱或丢失(ABO亚型、正定型ABO抗原减弱) 红细胞额外反应(自身抗体)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ABO血型鉴定抗原——遗传
思考:A、B、AB以及O型血的基因型分别是什么?
A型 B型 O型 AB型
AA Ao
BB
Bo
oo
AB
遗传规律
ABO血型的鉴定
实验方法:血凝试验(玻片法、试管法、全自动微板
法),微柱凝胶试验,流式细胞技术,酶联免疫吸附 试验。
低离子强度试验
红细胞外围的阴离子是红细胞的稳定因素之一,降低反 应介质的离子强度可减少细胞外围的阴离子,促进带正电荷 的IgG型Rh抗体与红细胞结合发生凝集反应,从而增加红细胞 的凝集强度。
常见疑难血型
定义:疑难血型是指一种血型难以鉴定或判定的现象。
特点:正定型凝集弱于2+或反定型弱于1+(正常凝集3+~4+)
凝集素
对血液中红细胞的影响
ABO血型系统
B血型的 血清中
A血型的 血清中
AB血型 的血清中
O血型的 血清中
不含有抗A和
同时含有抗A 抗B凝集素
抗B凝集素 和抗B凝集素
抗A凝集素
ABO血型系统抗原——遗传
ABO 血型系统的基因位点在第 9 对染色体上。 人的 ABO 血型受控于A、B、O三个基因。其 中A、B为显性基因,O为隐性基因。
Rh血型的鉴定方法及原理
酶介质法
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带负电荷,使用木瓜酶或菠萝酶破坏红细胞 表面的唾液酸,降低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减少细胞间的排斥力, 促进Rh抗原与相应抗体间的结合从而产生红细胞凝集。
聚凝胺试验
聚凝胺是带高价阳离子的季铵盐,溶解后产生的正电荷中和红细 胞表面的负电荷,减少细胞间的排斥力,有利于红细胞凝集。如果 是由Rh 抗体致敏的红细胞产生的凝集,是特异的不可逆凝集。非抗 体致敏红细胞凝集则是可逆性凝集。
清后,用棉签棍将两侧血 液与血清混匀,注意一定
1
准备载玻片
取一载玻片,左 右两侧分别标记 字母AB。
进行消毒。
消毒
3
采血
要换不同的棉签棍。
滴标准血清
5
混匀观察
混均后,静置 35分钟后,观察 现象。
2
采血针轻刺手指 尖,轻轻挤压伤 口使血液流出, 分别滴在载玻片
4
的两侧。
ABO血型的鉴定 实验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