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标《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

新课标《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第三次长沙会战等基本史实,指导学生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培养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利用相关的地图、图片和视频,培养学生比较历史现象和表达历史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正面战场抗战的史实,体会抗日将士在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国家、民族利益高于党派、阶级利益的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第三次长沙会战。

教学难点:保卫大武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台儿庄战役的形势图和相关介绍。

请同学们通过阅读这些材料和课本,找一找台儿庄战役的战场位置,台儿庄战役的战况和结果如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二、新课讲授
台儿庄战役
1.教师介绍台儿庄战役的概况:
出示图片:教师出示李宗仁在台儿庄火车站的合影,帮助学生了解此役的指挥者李宗仁。

补充:教师出示血战台儿庄的图片,帮助学生直观了解台儿庄战役的惨烈。

过渡:“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

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

……区区台儿庄地区经此一战,几成民族复兴的象征。

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各处断壁残垣之上,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提问:台儿庄大捷对中国抗战有何积极意义?
2.教师结合台儿庄战役的战果引导学生总结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的意义: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图片展示:教师出示血战台儿庄纪念碑和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的图片,帮助学生了解后世对台儿庄战役的纪念和宣传。

过渡:教师先出示武汉黄鹤楼的照片和武汉会战前的背景介绍,引出“保卫大武汉”的背景,然后出示武汉会战要图,介绍保卫大武汉战役的开始。

保卫大武汉
教师讲解保卫大武汉战役的时间、结果和影响:
出示图片:教师展示日军向武汉行进和侵占武汉的照片,帮助学生直观了解保卫大武汉战役的结果。

第三次长沙会战
教师讲解第三次长沙会战的时间、结果和意义:
过渡: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思考抗战后期国民党的抗战态度有何变化。

提示: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补充介绍豫湘桂战役: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

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三、完成课堂作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