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课时 加法运算律的应用

第2课时 加法运算律的应用

第2课时加法运算律的应用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7页例2和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探索过程,掌握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简便计算。

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简便计算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如何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难点: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和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内容是什么?请大家用符号来表示。

a+b=b+a (a+b)+c=a+(b+c)
2.说一说下面的等式各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32+26+74=32+(26+74)
57+63=63+57
18+54+82+26=(18+82)+(54+26)
3.计算并验算:456+358、789+457。

教师:用加法交换律,我们可以进行加法的验算。

在计算过程中,这两个运算律还可以使计算简便。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知识。

(板书课题:加法运算律的应用)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科书第57页例题2。

让学生读题,整理信息。

2.阅读理解,提出问题。

(1)从表格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四年级有29人参加跳绳比赛;五年级有46人参加跳绳比赛;六年级有54人
参加跳绳比赛)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先让学生自主提问,再引出需要探讨的问题:三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 (3)让学生独立解题,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4)组织交流。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算法:
①29+46+54②29+46+54
=75+54=29+(46+54)
=129(人)=29+100
=129(人)
提问:哪种方法比较简便?为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这三个数相加时,“54+46”的和是一个整百数,先算“54+46”比较简便,所以“29+54+46”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计算比较简便。

3.完成教科书第57页“试一试”。

(1)让学生独立进行简便计算。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2)汇报交流。

第一小题,因为“79+21”的和是整百数,所以运用加法结合律先把这两个数相加,可以使计算简便。

第二小题,因为“78+22”的和是整百数,所以运用加法结合律先把这两个数相加,可以使计算简便。

65+79+2178+(47+22)
=65+(79+21)=(78+22)+47
=65+100=100+47
=165=147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57页“练一练”第1题。

这道题是找凑成整百数的专项练习。

决定是否运用运算律,关键看题中有没有可凑整的数。

因此要正确迅速地做出决定,必须加快学生分辨凑整数的速度。

2.完成教科书57页“练一练”第2题。

这道题是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第一小题先进行后两个数的计算比较简便;第二小题先进行前两个数的计算比较简便,第三、四两题要同时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才能使计算简便。

四、课堂小结
通过小结,让学生互相补充,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

明确只要把能凑成整百的数结合起来先算,就可使运算简便。

【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律的应用
三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
①29+46+54②29+46+54
=75+54=29+(46+54)(运用加法结合律)
=129(人)=29+100
=129(人)
答:三个年级一共有129人参加比赛。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及加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加法的两个运算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也为后面进行简便计算打下一定的基础。

教学过程改变了以介绍算法技巧为主的倾向,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简便计算的优越性,从而培养学生进行简便计算的意识,使简便计算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教学时,还注重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