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七课第一课时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编写人审批人【学习目标】1.理解联系的含义;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及其方法论。
2.初步学会用全面地、联系地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树立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孤立观。
一、课前预习:(利用课前15分钟,理解熟记课本重点知识,找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一)自学指导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2.联系的普遍性(2)联系的含义,就是之间以及的、、。
(3)联系的普遍性表现在:第一,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第二,每一事物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第三,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3、联系的客观性(4)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5)联系的客观性分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和。
(6)联系的客观性方法论要求:我们要从事物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联系,改变,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4、联系的多样性(7)事物的联系是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8)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
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既要把握事物的,又要关注事物的;既要认识事物的,又要重视事物的。
总之,一切以、、为转移。
(二)体系构建二、合作探究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l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
三、典型例题1.(2009江苏,30)2009年京沪高铁投资600亿元,这将带动200万吨钢材和1200万吨水泥的需求,提供近6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还可以带动沿线地方的建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的消费等。
这表明()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③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2010安徽模拟)据联合国公布的报告显示,2009年全球爆发的自然灾害次数为十年来最低,但洪水、干旱等其他极端天气仍是夺走多数人生命及造成经济损失的元凶。
灾害一般是在各种不利因素同时出现时繁盛的,对人们生产、生活各方面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
这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①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任何事物都可以是某一特定事件的原因或结果②联系是多样的,因此应该全面地认识与事件有关的各种联系③联系是客观的,因此事件的发生与人的活动无关④联系是有条件的,因此应该注意具体地分析时间发生的各种条件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四、巩固拓展1、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要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就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蕴涵的哲理是()①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②尊重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题和基础③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④人与自然始终是对立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下列选项能够体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是()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②乌鸦叫丧,喜鹊叫喜③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④彗星、地震预示国家衰败A、③④B、①④C、②④D、①③3、2008年是奥运年,人们不断听到“奥运年结婚、奥运年生子,有福气”的说法。
从哲学上讲,将个人命运同年份联系在一起是不足取的,其依据是()A、想象的联系代替不了事物固有的联系B、基于主观目的的行为不会产生客观的联系C、非本质的联系掩盖不了本质的联系D、联系是客观的,于人的活动无关4、国家质检总局通过门户网站向社会发布了产品质量信用记录,社会各界可以随时在国家质检总局网站产品质量信用记录专栏进行查询。
温家宝总理曾经指出,产品质量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国家形象。
这表明()A、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B、任何事物都和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没有任何条件的D、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起新的具体联系5、计算机网络使全球“网民”的联系更加密切、迅速和便捷,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
这说明()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②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③人们能够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④事物的联系是人们创造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
这种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A、联系的多样性B、联系的客观性C、联系的主观性D、联系的普遍性五、学后反思①从联系的普遍性看,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利用自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与人类没有重视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直接关系。
②从联系的客观性看,地球生态系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
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从事物客观联系中把握事物,不能肆意掠夺、破坏自然。
③从联系的多样性看,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千差万别,人们往往从短期利益出发,只看到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联系,忽视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这加剧了地球生态环境的危机。
①从联系的普遍性看,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利用自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与人类没有重视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直接关系。
②从联系的客观性看,地球生态系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
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从事物客观联系中把握事物,不能肆意掠夺、破坏自然。
③从联系的多样性看,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千差万别,人们往往从短期利益出发,只看到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联系,忽视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这加剧了地球生态环境的危机。
《生活与哲学》第七课第二课时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编写人审批人【学习目标】1.理解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理解系统优化的方法。
2.初步具有坚持和把握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能力,初步具有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能力。
3.树立整体意识,培养全局观念,培养合作精神和树立集体主义观念。
一、课前预习:(利用课前15分钟,理解熟记课本重点知识,找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一)自学指导1.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1)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整体是;部分是。
(2) 整体与部分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体;部分。
(3)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的。
整体是由构成,离开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
部分是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4)整体与部分的方法论意义。
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
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5)系统含义:系统是由统一整体。
(6)系统的基本特征:、和。
(7)怎样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这种系统优化的方法对于安排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8)系统优化方法的方法论意义。
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来认识事物。
要。
(二)体系构建二、合作探究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保护环境,认为保护环境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
多年来,中国政府将环境保护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三、典型例题1.(2009北京,24)“蝴蝶效应”由气象学家洛伦兹于1963年提出,其大意是: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煽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不仅体现惊人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魅力,更蕴涵着深刻的哲学内涵。
它揭示了()①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②世界上所有重大事件的发生都是偶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③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都是大胆想象和合理推论的结果④某个微小因素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会对系统产生决定性影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09上海,13)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
海宝的设计运用到了综合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特征是()A.从整体到部分 B.从部分到整体 C.从个别到一般 D.从一般到个别3.(2010年儋州模拟)下列说法中,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A.勿疏小善,方恢大略 B.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C.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D.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四、巩固拓展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业和农村始终是难点和重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A.部分比整体更重要B.部分制约整体,整体不能脱离部分而存在C.部分功能之和大于整体功能之和 D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2.下列成语中与“见微知著”蕴涵相同哲理的是A.一叶知秋 B.盲人摸象 C.坐井观天 D.管中窥豹3.外国的一位心理学家说:“我+我们 = 完全的我。
”从世界观意义上看,其蕴涵的哲理是A.部分离不开整体,部分在整体中才有意义B.人生价值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得到充分实现C.个人只有融人社会,才能改造主观世界D.只有搞好局部,才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4.青藏铁路被世界称之为与长城相媲美的伟大工程,不仅仅是因为它的长度与技术的先进,而且它是一条人和自然和谐的天路,青藏铁路沿线的冻土、植被、湿地、自然景观、江河水质等都得到了有效地保护。
由此可见①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们可以创造一切事物的联系③在实践中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④实现系统优化,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5.近年来,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沿“大胜关水道”的造船厂、码头越建越多,私人采沙现象屡禁不止,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关系640万南京市民健康的饮用水源取水口水质受到严重威胁。
上述行为A.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B.忽视了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的区别C.只顾局部,不顾整体,割裂了整体和局部的联系 D.没有看到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6.所谓协调发展,是指社会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以及社会系统与自然、人等其他系统之间,在发展的速度、比例、顺序等方面,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安排,既要有侧重点,又要兼顾各方,做到统筹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