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赏析ppt
李商隐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注解
(1)锦瑟:装饰华美的瑟。瑟:拨弦乐器,通常二 十五弦 (2)无端:无缘无故,没来由。 (3)柱:瑟上系弦的小木柱。 (4 )庄生:庄周。 战国时的哲学家。 (5)华年:青春之年。 (6) 望帝:相传蜀帝杜宇,号望帝,死后其魂化 为子规,即杜鹃鸟。 (7)春心:伤春之心 (8) 珠有泪:传说南海外有鲛人,其泪能泣珠 . (9) 蓝田:山名,在今陕西,产美玉。
赏析
“沧海、明月、明珠、泪珠”,这一连串凭借 联想交融起的意象,幻化成了一个难以分辨的 可望而不可即的又带有哀婉的妙境; “蓝田日暖玉生烟”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 想景色,只是它只能远观,不能把握,也无法 亲近。
此联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诗人高洁的 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
赏析
尾联拢束全篇,自问自答,为本诗名句,明白提出“此 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为呼应,笔势未尝闪遁。 诗句是说:在暖玉生烟的缥缈里,诗人回望华年往事, 追忆往日情缘,空留当年的怅惘,令他再一次不胜嗟叹: 回头问残照,残照更空虚。天资聪敏的诗人,事在当初, 就早已先知先觉到了,却无可奈何,无限之惘然若失。 这就是诗人李商隐,借锦瑟而自况了。如泣如诉的悲剧 式结问,又让诗人重新回到对“人生价值到底是什么? 到底该怎样实现?”深深的思考和迷惑之中,大大增强 了诗作的震撼力。也正是因为这种人生的悲剧色彩和诗 作的悲剧氛围,本诗才能“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赏析
这一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 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 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迷含迷失、离去、不至 等义。这里面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本 联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 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 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杜宇啼春, 这与锦瑟又有什么关联呢?原来,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 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 意境朦胧凄迷更感受到别后的思念之深之苦之痛。 一个“托”字,不但写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了佳人之 托春心于锦瑟,手挥目送之间,花落水流之趣,诗人妙笔奇情, 于此已然达到一个高潮。
译文
锦瑟呀,你为何竟有五十条弦?每弦 每节,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我心如 庄子,为蝴蝶晓梦而迷惘;又如望帝 化杜鹃,寄托春心哀怨。沧海明月高 照,鲛人泣泪皆成珠。蓝田红日和暖, 可看到良玉生烟。悲欢离合之情,岂 待今日来追忆,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 早已惘然。
诗人简介
李商隐(公元813—858),晚唐著名诗人, 有"七律圣手"之称。字义山,号玉溪生、樊 南生,祖籍怀州河内,生于河南荥阳。他和 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 李”,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 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 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都爱西昆 好,只恨无人作郑笺”之诮。因处于牛李党 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 乡荥阳。他的诗长于律、绝,富于文采,风 格色彩浓丽,多用典,意旨比较隐晦,以 《无题》组诗最为著名。有《李义山诗集》。
赏析 诗以“锦瑟”起兴,既写瑟之华美,又写弦之细密 繁复,“锦瑟”二字,给了读者一个美好而又幽怨 的直觉。‘‘无端”一词使锦瑟一下子就有了生命, 这抑郁的感叹像是在说并非瑟自己情愿有这五十根 弦,而是天生这么多,无可奈何呀。“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柱” 承上一句“五十弦”而来,两个“一”字,更加强 了“五十弦”之繁多的感觉,既暗示了感觉的细致 繁复,也暗示了悲哀的沉重缠绵。每一弦每一柱的 抚弄都会引起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华年”二字 与前面的“锦瑟”相应,既见“华年”之美好,更 见今日回思时的惆怅哀怨。诗人以瑟之华美暗喻自 己才华出众,又以瑟之“无端五十弦”暗示华年悄 然流逝,伤痛之情,悲愤之意,隐隐含于“无端” 之感叹中,这两句可以说是这一首诗的总起。
纵观全诗,诗人因聆听弹奏锦瑟产生的怅惘、 感伤、寂寞、向往、失望等情思,是用锦瑟、 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玉生烟这 五个意象传达的。这些意象是迷离的,又分明 有某种象征意义,而究竟象征什么又难以确切 的解读。它们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却具有 共同特点,那就是都被诗人心灵化了,是多种 体验的复合,富于非客观的色彩,因而表现的 情思是迷惘的。这些意象在构成诗以后,形成 雾里看花般的朦胧意境,具有凄美费解的艺术 风格。
主旨
此诗约作于作者晚年,当是他回忆往事,对一生坎 坷而发的感慨,尽管描写委婉,旨意朦胧,但显然 有其寄托。李商隐在诗中隐去了平生所历具体之事, 以缘情造物的写法,含蓄委婉地从多个不同角度抒 写了自己坎坷的际遇和哀怨感伤之情,痛惜华年流 逝、抱负成空。
诗的情感: 追忆逝水华年、无果爱情的迷惘与感伤。
写作背景
李商隐天资聪颖,文思锐敏,二十出头考中进士,举 鸿科大考遭人嫉妒未中刷下,从此怀才不遇。在“牛 李党争”左右为难,两方猜疑,屡遭排斥,大志难伸。 中年丧妻,又因写诗抒怀,遭人贬斥。此诗约作于作 者晚年,对《锦瑟》一诗的创作意旨历来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或以为是爱国之篇,或以为是悼念追怀亡 妻之作,或以为是自伤身世、自比文才之论,或以为 是抒写思念待儿之笔。《史记·封禅书》载古瑟五十 弦,后一般为二十五弦。但此诗创作于李商隐妻子死 后,故五十弦有断弦之意(一说二十五弦的古瑟琴弦 断成两半,即为五十弦)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 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
诗眼 •内容之眼:思华年
•情感之眼:惘 然
谢谢
全诗赏析
《锦瑟》这首诗全篇笼罩着一层浓重的哀伤低徊、凄迷朦 胧的情调氛围,反映出一个衰颓没落的时代中正直而不免 软弱的知识分子典型的悲剧心理;既不满于环境的压抑, 又无力反抗黑暗社会;既有所追求向往,又时感空虚幻灭 ‘既为自己的悲剧命运而深沉哀伤,又对造成悲剧中的原 因感到惘然。透过这种悲剧心理,我们也可以看出那个趋 于没落的时代对才人志士的摧残,以及象李商隐这类封建 知识分子的时代阶级的局限性和思想性格的软弱性。我们 从赏析《锦瑟》探寻李商隐对自己一生的感悟:人生并不 是一般文人眼中花前饮酒,月下吟诗的悠闲潇洒,而是一 种磨练,一种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