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加强校外学生托管机构管理的建议

关于加强校外学生托管机构管理的建议

关于加强校外学生托管机构管理的建议
近几年,一种专门替家长临时照看、接送和辅导孩子的新行当——“校外学生托管机构”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

这些校外托管机构给中小学生的校外生活、教育和管护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很多家长因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孩子的困难。

但托管机构良莠不齐,经营不规范、监管缺位等问题广泛存在,潜在的饮食、卫生、消防等安全隐患令人担忧,谁来监管,如何规范管理应引起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现状
调查显示,散布在我市市城区、县城区中小学周边的校外托管机构已经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特别是那些“名校”的周边地区,各种托管机构非常密集。

目前校外托管机构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较为普遍的“家庭作坊式”托管机构,利用学校周边居民住房或是租用空房作为经营场地,以临时照看、接送上下学、提供食宿为主。

二类是教育培训机构主办,大多有专门场地和统一的管理,属于在培训之外延伸的托管机构。

三类是教师利用自有房屋开展的校外托管服务,以课程辅导为主,兼顾照看学生与提供食宿。

二、存在问题
大多数“校外学生托管机构”场地狭小、设备不完善,食品原材料采购非正规供应商,潜在的治安、消防、卫生、食品安全令人堪忧:基本上没有安全保卫措施,抵御不法分子侵害的能力很差;绝大多数没有采取任何消防措施;卫生条件很差,从业人员大多没有办理健康证,没有对餐饮和食品卫生的规范操作。

收费也很混乱,每月收费200—2000元不等,而且大多数托管机构没有与家长签订托管协议,权利义务不明确,法律责任不明确,出了问题很容易产生矛盾和纠纷。

三、建议
1、加强领导,落实相关部门责任
由政府牵头,协调市场监管、教育、卫生、消防、民政、物价等部门,尽快出台校外托管机构管理办法,明确其性质、主管部门、开办条件、托管范围、相关部门的职责、审批和登记程序与办法、法律责任等,从源头抓起。

2、广泛宣传,增强安全责任意识
通过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加强对校外托管机构安全隐患、食品卫生隐患整治的宣传力度,增强开办者与家长安全责任意识。

各相关单位要通过各种宣传方式,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学生校外托管的良好氛围,引导托管机构经营者自觉整改,主动接受管理。

3、加强监管,规范托管机构运行
市、县(区)政府应组织市场监管、教育、食安、卫生、消防、物价等相关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清理整顿行动,对校外托管机构进行全面摸底造册,对开办条件较好的,督促其按照消防、食药监局、教育、卫生、物价等部门的要求进行整改,完善消防设施,杜绝无健康证者参与厨房熟食工作,严格执行收费政策,对一些设施简陋、管理水平低、师资力量薄弱、存在安全隐患的托管机构坚决责令停业。

鼓励学校和社区居委会开办托管机构。

充分发挥学校场地、师资、管理等资源优势,办好托管班,服务社会、家庭和学生。

社区、居委会可以把退休的教师、厨师、医务人员以及待业大学生等人员组织起来开展服务,让退休老人发挥余热,为大学生创造就业机会。

为家长和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放心、舒适的托管机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