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建强势品牌六感法则(6):为体验规划品牌

创建强势品牌六感法则(6):为体验规划品牌

精心整理121
2010-8-11 作者:
我们知道消费者体验需要“阴阳均衡”,就该知道如何规划品牌了。

那就是也要考虑其“阴阳均衡”问题,从两个方面进行规划:理性诉求和感性诉求。

品牌内涵规划,一般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品牌定位、品牌认同、品牌个性和品牌联想。

一般情况下,品牌定位和品牌认同属于理性诉求,带给消费者更多的是理性体验;而品牌个性和品牌联想属于感性诉求,带给消费者更多的是感性体验。

不过,品牌内涵的4”和“品牌个性”,以它们俩作为“激励因素”,而以“品牌认同”和“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品牌定位
比如:沃尔沃的“安全”、舒肤佳的“杀菌”、海飞丝的“去屑”
去的。

“挨打”的命。

“梦想”、“超越”、“无限”
“第一”的位置,不要在这个概念上让别人轻易超越你。

比如:你的定位是““安全”的定位是有问题的。

二、定位能够被消费者明显感受得到。

如果你定位了半天,消费者在你的产品上感受不到你的定位,那就等于没有定位。

比如:你的定位是“关爱”,但消费者怎么也感受不到你的“关爱”在哪里,那就毫无意义。

因此,你必需让消费者明显感受到你的定位,就像宝马经常给顾客表演特殊的驾驶技巧那样,让人们感受到你的“驾驶乐趣”在哪里。

三、定位要与竞争对手进行有效区分。

这是差异化的概念,也就是说不要总想跟着别人走并试图以别人的游戏规则超越别人。

对一个品牌而言,独一无二的、另辟蹊径的定位至关重要。

因为,“定位”战就是争夺消费者脑子里的“阵地”战,在一个“阵地”里两个水火不容的“冤家”很难在一起生存。

品牌认同
品牌认同是支撑品牌定位的一些辅助价值。

这些价值虽然不像“定位”那样突出,那样有吸引力,但没有这些价值,一个品牌也是做不下去的。

所以才叫“保健因素”。

比如:沃尔沃的定位是“安全”,但它同时也有“高档车”、“性能好”、“设计人性化”等认同,这些认同虽然难以形成鲜明的差异化,但没有它们还不行。

因为,你想想,购买沃尔沃的人谁还希望买“安全,但不高档、性能还很差”的沃尔沃呢?!
所以,品牌认同对消费者的体验(主要是理性体验)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企业必须严格的规划好品牌认同,并与品牌定位形成一个“前锋”和“后卫”的有效配合。

品牌认同的规划,通常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内容:地域或文化特色、产品特色和使用者特色。

地域或文化特色,很好理解,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德国汽车”、“瑞士手表”、“日本电子”、“法国葡萄酒”、“美国软件”等,这都
要围绕你的品牌定位,要给“定位”
单而清晰。

奔驰汽车在使用者特色上的描述就比较清晰,即:50
品牌个性
人感觉非常“
和定位。

”,同样的香皂为什么有不同的个性呢?
“滋润”的文章做在女人身上。

所以,它们的个性必须不同。

“个性”上却互相背道而驰,让人看上去截然不同。

耐克和阿迪达斯在“定位”上有什么不同?也可能越来越趋同,但说起他们的“个性”仍然有很大的不同。

品牌联想
品牌联想是在品牌内涵里唯一的企业自己难以控制的认知。

它是品牌通过传播后带给消费者的类似“浮想联翩”的感觉和记忆。

它主要是对消费者的感性体验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它的表现形式非常散乱,甚至与你的品牌定位和个性毫无关系。

比如:伊利奶粉在一次市场研究中得知,在伊利奶粉的品牌联想中,有“上市公司”、“40岁的女人”、“减肥”等内容。

其实,在他们的品牌定位和个性里并没有刻意规划这些概念,但消费者接触伊利奶粉的时候就很容易联想到这些东西。

在品牌规划中,品牌联想虽然不能加以控制,但可以引导。

这就和“触点管理”有关了,你必须在消费者能够体验到的所有环节加以管理和引导才行。

如果你引导得不好,要是产生一些负面的联想,也足以让你的品牌倒霉。

比如:POLO的“二奶车”之联想、脑白金的“俗气”之联想、特步的“X”型LOGO“考试不及格”之联想、三亚天涯海角的“事业到了尽头”之联想等,对这些品牌都很不利。

引导品牌联想的方法,通常有四种:企业形象引导、产品形象引导、符号形象引导和员工形象引导。

企业形象引导,主要是母公司形象对品牌联想的引导作用,比如:伊利奶粉的“上市公司”的联想就是从伊利集团的形象演变而来的,因为,伊利集团就是上市公司。

产品形象引导,主要是产品各种特征带给消费者的引导作用,比如:惠普多数产品的设计都是没有棱角的,这就让消费者产生一种“平顺”、“和谐”、“安全”的联想。

符号形象引导,就是你的LOGO
“梦幻”、“科技”的联想。

生一种“成熟”、“体贴”、“魅力”的联想。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品牌战略,往往通过以上4大内容的规划形成一个品牌的“
费者的“理性体验”和“感性体验”,进而赢得和提升“品牌忠诚度”。

“品牌鸿沟”,不仅得不到消费者的忠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来表示,也就是通过消费者的“重度消费”、“持续消费”、“承诺消费”和“
横向发展
“T”型战略的横向发展,一般来讲,通过两个步骤来完成:第一步,拓展“核心消费者”;第二步,拓展“忠贞”型消费者。

拓展“核心消费者”
我们在上一章里剖析“忠诚度”的时候,曾提过我们寻找忠诚消费者的第一步就是要找到品类重度消费者。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轻度消费者变为重度消费者,进而使他们成为我们的“核心消费者”。

这实际上是一个“复制”与“转换”的概念。

复制什么?
复制重度消费者。

对一个品牌而言,成为一个品类的佼佼者是必须要争取的,但如何将品类规模扩大也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因为,馅饼太小,你就算全吃了,也吃不饱。

所以,你必须培养更多的品类重度消费者。

这个时候的工作就像“做馅饼”,也就是,你需要对品类进行推荐(如下图)。

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做你品牌的同时,也对消费者推荐消费这个品类的好处。

比如:蒙牛的“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宣传活动就是典型的品类推荐。

那么,转换什么呢?
将“问题消费者”转换为“核心消费者”,将“游离消费者”
是为了吃鸡”
赢得“忠贞”不是梦想
按照“忠诚度”的4大指标来讲,你扩大了“核心消费者”“核心消费者”里的
“理性诉求”“去屑”功能的不断升级等。

“承诺消费”。

主要通过品牌的“感性诉求”(如下图),
”,而不是单纯的“渠道壁垒”。

比如:通过一种情感的建立,让消
比如:百事可乐不断强化其“叛逆”、“反传统”的个性,尽可能与可口可乐进行区分,让那些认可这种个性的消费者尽可能与可口可乐“断绝”关系。

要是再举个例子,海尔的优质服务也算一个。

它们通过优质的售后服务与消费者建立某种情感联系,在无意中提高了消费者品牌转换成本,进而让消费者“承诺消费”海尔产品。

问题仍未解决
也许大家认为,讲完“T”型战略的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可能大功告成了。

远远没有。

因为,战略只是一个总的“打法”,是一件纲领性文本。

你只知道战略,不知道分解和执行,仍然一事无成。

就像教练告诉你,游泳的方法:穿上泳衣,戴上泳镜,跳进水里,水上吸气,水里呼气。

你就能马上学会游泳吗?
显然不可能。

教练还必须把那句话进一步分解,告诉一些分解动作,并配你一起练,你才能掌握游泳的真正技巧。

上面,我们谈到“倒着做”、“横向发展”,并谈到建立消费者的品牌忠诚需要从消费者的“理性体验”和“感性体验”入手,而且确保它们的均衡性。

然而,并没有告诉你把这些想法具体落实到什么地步。

下面,我们就谈谈如何把“T”型战略分解和落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