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雪孩子》优秀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雪孩子》优秀教案

20 雪孩子教学目标1.理解重点词句,知道雪化成水、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感悟雪孩子的善良、勇敢,懂得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教学难点:通过:“雪孩子化了”和“雪孩子飞到空中,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这两句话,使学生知道雪会变成云,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这两种变化属于物理现象,对于刚刚二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是极有难度的。

所以教师要通过演示课件“雪化成水、水蒸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自然突破了文章的重难点。

教具多媒体的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感悟雪孩子善良的心。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喜欢这个在别人遇到困难勇于伸出援助之手的雪孩子。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雪孩子的善良和勇敢。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画。

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看课件首页:“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小礼物,你们看,这是什么呀?”(雪孩子、雪人、雪娃娃……)(2)“谁认识这个字(孩)?”“你是怎么认识的?”2.创设情境,整体感知(1)播放课件(动画朗读):学生边看图边听配乐朗读边思考:你们见过雪孩子吗?这篇课文写了雪孩子的什么事呢?(2)看书,划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通过课件,创设情景:大雪无边,快乐无限!学生仿佛置身于雪的世界里。

听,雪孩子和小白兔在唱歌,看,他们玩得多快乐!动情地朗读,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把学生带入丰富的想象和亲身体验中,从而渲染了与词句相对应的气氛,使学生主动了解和欣赏了语言所描写的事物,体验了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然后通过再次地自由练读,使学生对全篇课文有个宏观的把握。

这部分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求同思维能力。

(3)想办法弄懂画横线字的读音。

(4)学生小组交流不认识字的读音。

3.合作学习,认记生字你学会了什么字?用什么方法学会的?课件展示知识树学习全文生字。

(归纳出低年级孩子识字的方法:可以问老师、问同学、问爸爸、问妈妈、查语文书后面的生字表,还可以进行猜读,如果以后学会了查字典,还可以用查字典的方法等。

)4.初读课文,思考感悟(1)从小组中各选一名代表朗读课文。

学生评价,老师正音。

(2)全班齐读课文。

想想说说:雪孩子从大火中救出了白兔,结果怎样?小白兔望着白云会说什么?你想对小白兔说什么?(3)雪孩子还会回来吗?课件展示最后一副图。

(不要求学生能正确回答问题)5.拓展练习,巩固生字(1)读句子识记生字:孩子,你要知道,玩火可不好。

万一火烧起来,往往会带来可怕的结果。

(2)播放课件读读说说,完成课后“读一读”。

6.指导写字课件出示生字表,逐个讲解写字的要点注意事项。

在学生看范字的基础上,重点指导两个字。

如“旁、浑”。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感悟雪孩子善良的心。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喜欢这个在别人遇到困难勇于伸出援助之手的雪孩子。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雪孩子的善良和勇敢。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画。

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雪孩子》,板题并读题。

2.指课题雪孩子,问:想知道这个雪孩子是哪来的吗?引导学生去小白兔家看看。

3.小白兔在路上放了一些词语,他想请会读的小朋友和它一起玩。

(再次播放课件知识树,复习生字词语)二、学习第1——3自然段。

1.来到小白兔家,你看到了什么?借助课件插图的直观形象,使文字叙述的雪后美丽景色变成了真实可触的东西。

学生对文字的理解更为深刻。

2.指导朗读第1——3自然段。

(1)自由读并感受这美景。

(2)这么美的景色快读给你的同桌听。

(3)老师也想读一读这美景。

(4)齐读,用你的语言和动作表达出这美景。

三、细读,提出问题,尝试合作解疑过度: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想更多的了解课文就赶快打开语文书。

1.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如有问题,在书中圈画,准备提出。

2.质疑,梳理(这是一个怎样的雪孩子?4-9自然段各写了什么?雪孩子哪里去了?雪孩子还会回来吗?……板书有价值的问题)3.指名分段朗读,思考提出的问题。

4.研究你最感兴趣的问题?组内讨论交流读懂的问题.四、精读,自读自悟,尝试解决问题(一)读中感悟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的快乐。

1.指读4自然段,解决上面提出的问题:这是一个怎样的雪孩子?2.你喜欢雪孩子吗?小白兔呢?你是从哪看出来的?3.指导朗读。

你能用朗读把雪孩子的可爱和小白兔的开心读出来吗?(1)自己读。

(2)同桌互读。

同桌读的好你夸夸他,如果有困难你帮帮他。

(3)指名读。

(4)引读。

(二)读中体会雪孩子的善良和勇敢。

过渡语:多么漂亮、可爱的雪孩子,可是他却不见了,发生了什么事?1.自读4—9自然段,然后用你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发生了什么事。

体会雪孩子崇高的品质,体会小白兔的快乐与忧伤。

真实的感受到雪孩子是多么可爱,纯洁善良,助人为乐,舍己救人。

危急时刻用自己的生命救出了小兔子,他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以达到更好地突破本文的重难点之效果2.指名读,边读边猜:雪孩子看到小白兔家着火了心里怎样想?小白兔看到雪孩子为了救自己而化了,心里怎样想?3.多么善良、多么勇敢的雪孩子,讨论:你觉得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来表达你心中的感受?(高兴的语气、伤心的语气……学生各抒己见)指名朗读并评价。

其他小朋友呢,你们同意谁的意见?(生再次朗读,全班仿读、齐读)4.小组选择喜欢的形式读展示,评价。

5.总结:刚才小朋友们分别是站在雪孩子和小白兔的角度上来理解的,所以你们的想法都是正确的。

现在大家就根据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过渡语:善良、勇敢的雪孩子哪里去了呢?为什么会变成一朵白云?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展示课件演示蒸发(1),想想,文中的哪个词是说这种现象呢?”(“飞”是文章的点睛之笔。

这部分内容注意培养学生的求证思维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2.雪孩子会回来吗?(展示课件演示蒸发(2)。

演示“雪化成水、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使学生加深了对重难点的理解:知道了在一定温度下雪遇热会化成水,水蒸发到空中就成了云。

以培养孩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

3.指导朗读。

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自己却化了,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

请小朋友自由读最后一自然段,想一想,你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1)讨论、自由读。

(2)小组选择喜欢的形式读(3)展示,评价。

五、整体回顾,拓展延伸。

1.随着音乐美美地读全文吧。

2.你喜欢雪孩子吗?用一句话夸夸他。

3.课件播放想想说说:这么可爱、善良、勇敢的雪孩子,我真希望他能再回来。

“雪孩子回来以后,你会对它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来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有创意的表达。

这部分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的求证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六、板书雪孩子会回来吗?怎样的雪孩子?哪里去了?↓↓↓雪人云图雪人图为救小白兔雪人化图飞到空中(教学反思参考1)雪孩子《雪孩子》这篇课文是人教版的课文。

我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开头设计了:跟孩子谈谈冬天,看看雪景图,让孩子们在情境中走入文本,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

本文的教学,我是让学生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来理解课文中的词、句、段和文章的内涵。

在观看小白兔和雪孩子玩耍一图时,老师问从哪里看出他们高兴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惟恐把自己的精彩答案给遗漏了。

在这此起彼伏的回答声中,学生们理解了“快乐、又蹦又跳、开心”等词语。

又如,片段一中的雪景图,把孩子们带入了生活的情境,贮存的词语也一下子变得那么鲜明而富有感情色彩,如白茫茫、洁白、银色的世界等。

孩子们情不自禁地用这些形象的词语去描绘眼前见到的雪景图。

再看最后的一张白云图,把课文内容“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欢乐,为小白兔解除灾祸,最后自己变成了云朵,以及雪孩子助人为乐、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都融入到了这张简单的画里,让画不再是画,而成了有生命、有感情的东西。

我觉得在这“看图中学文”,把孩子们带到了一个永不枯竭的活的源泉中,在这翻腾着绚丽浪花的源泉中,孩子们的思维极大地得到训练。

与此同时,再回归文本,孩子们在朗读时就显得得心应手多了,那丝丝感情就在他们的朗读声中流淌,让学生的朗读不再苍白无力。

他们一个个进入情境读课文,充分领略到了语文的音韵美。

(教学反思参考2)雪孩子按照要求进行了预习,我预设学生可能说不清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但没想到,在读了两遍课文之后,有的学生就能讲清楚: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变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

课文却读得很不流利, 这说明学生的表达能力要强于朗读能力, 原因就是在读明白故事情节之后,就懒得再读了。

为了再次激发起学生朗读的兴趣,学文时采用情景导入的方法: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大雪覆盖山川、房屋、田野的情境。

学生观察后回答:看到什么景物?(天上下着纷纷扬扬的大雪,地面上、房屋上、树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白雪。

)兔妈妈在堆什么?(堆雪孩子)这么漂亮的雪孩子你喜欢吗?(喜欢)不仅你们喜欢,小白兔也很喜欢, 快去看看雪孩子跟小白兔是怎么玩耍的吧! 然后引导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在读中感悟雪孩子舍己救人的品质。

课文结尾“他飞到了空中, 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

”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从“很美很美”一词中体会到什么?有的学生说:这朵白云很漂亮。

“对, 这种美是外在的。

”学生从我的评价中马上反应过来:“这里的很美很美是说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心灵美。

”这是我没想到的,没想到在我的点拨下学生能说出心灵美这个词语, 我想这与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是分不开的。

(教学反思参考3)雪孩子《雪孩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童话,讲述一个可爱的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欢乐,为小白兔解除灾祸,最后自己变成了云朵的故事,以下是我对这篇课文的教学反思:一、尊重学生独特感受,朗读感悟学生的感受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在这教学片断中,充分信任学生,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相信学生能读懂课文,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寻找自信的力量,在自悟自得中感受朗读的乐趣,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

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

走进新课程,我们的课堂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新的教学方式,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想法,每个孩子们都有丰富的内心世界,体现了审美价值的个性化、多元化。

让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教学,多一些形式,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发展。

不能像以前那样根据教参,给予学生一个统一的答案。

而应该在教学中,努力给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宽容、和谐的教学气氛,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了不同的感情色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