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2、“开源、节流”是绿色建筑水系统规划的两个方面
A、节水应从减少用水浪费开始。措施 B、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是绿色建筑节水的重要手段。措施 C、水资源的“开源”。措施
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13(J) T113-2010中的节水类指标
住宅建筑节水类指标共有13项,其中控制项5项(4.3.1~ 4.3.5),一般项6项(4.3.6~4.3.11),优选项2项 (4.3.12~4.3.13);
六、节水和水资源利用一般项
(一)第4.3.6条 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途径,降低地表径流, 采取多种渗透措施增加雨水渗透量;(一般项)
可选择的措施
注意:
以上为合理设计雨水的径流利用途径,减少雨水受污染 几率,得分即可判定达标。
六、节水和水资源利用一般项
(二)第4.3.7条 绿化用水、洗车用水等非引饮用用水采用再生水、 雨水等非传统水源;(一般项)
注意:
定性描述,合理选择以上措施中的若干项,即可认 为达标,住宅区管网漏失率应不高于8%,公共建筑管网 漏失率应不高于2%.。
五、节水和水资源利用控制项
(三)第4.3.3条 采用节水器具和设备,节水率不低于8% ;(控制项) 可选择的措施
注意:
住宅全部采用节水器具和设备,节水率可认为达到8%, 全装修采用节水龙头和节水便器,可认为达到8%以上,毛 坯房应为客户提供菜单式装修或采取物业管理措施要求用户 使用节水器具。公共建筑管网漏失率应不高于2%。
等级 ★
节地与室 外环境 (共8项)
3
节能与能 源利用 (共6项)
4
一般项数(共43)
节水与水 资源利用(
共6项)
节材与材 料资源利
用 (共7项)
3
5
室内环境 质量
(共6项)
运营管理( 共7项)
优选项 数
(共9项)
3
4
-
★★
4
6
4
6
4
5
6
★★★
5
8
5
7
5
6
10
四、 节水与水资源的利用的评价原则
1. 控制项:申报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必备条件: (1).水资源利用规范方案(4.3.1 , 5.3.1) (2).采用节水器具和设备(4.3.3 , 5.3.4) (3).用水安全(4.3.5 , 5.3.5) (4). 管网防漏、控漏(4.3.2 , 5.3.3) (5). 景观用水采用非传统水源(4.3.4)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一、节水与水资源的利用
实际是建筑水系统的利用,不仅仅涉及建筑内外的给排水系 统、设施等,还涉及与生态环境相关的人工水环境系统,包括人 工水体与景观、绿化用水等。
1、节水是实现绿色建筑的关键指标之一
建筑节水和水资源利用需要统筹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各个阶段和各种 用途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减少用水浪费,将使用过的废 水经过再生净化得以回用,通过减少用量、梯级用水、循环用水、雨水利 用等措施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2.一般项和优选项:应按项目的具体情况和具体条文实施 的难易程度进行选择,住宅和公共建筑均为一般项一星应 达标项不低于3项,二星应达标项不低于4项,三星应达标 项不低于5项。
五、节水和水资源利用控制项
绿色建筑设计仅就给排水专业而言工作重点是节水 和水资源利用,在本指标体系中控制项共计五项,下面 以住宅建筑为例逐一介绍。
五、节水和水资源利用控制项
(一)第4.3.1条:在方案、规划阶段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 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控制项)
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注意:
1、水系统规划方案应采用独立的报告形式,不能用施工图说明 代替。
2、应关注两种情况:一种是市政部门提供的市政排水条件、靠 近或在市政管网服务区域内的建筑,其生活污水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纳入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系统。
可选择的措施
注意:
对于缺水地区的项目和使用了非传统水源的项目,此项位参 评项。非传统水源利用的过程中,必须要有消毒措施,规模不大 于100m3/d时,可采用氯片作为消毒剂,规模大于100m3/d时, 可采用次氯酸钠或者其他消毒剂消毒。同时应注意景观用水水质 与城市杂用水水质的区别。此条对处于缺水地区的项目和 使用 了非传统水源的项目参评。
五、节水和水资源利用控制项
(四)第4.3.4条 景观用水不采用市政供水和自备地下水井供水;(控制项) 可选择的措施
注意:
此条仅对设有景观水体的项目参评,景观用水指景 观中池水、流水、跌水、喷水及涌水等,同时满足以上 三条可认为达标。
五、节水和水资源利用控制项
(五)第4.3.5条 使用非传统水源时,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且不 对人体健康与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控制项)
公共建筑节水类指标13项,其中控制项5项(5.3.1~5.3.5), 一般项6项(5.3.6~5.3.11),优选项2项(5.3.12~ 5.3.13)。
三、绿色建筑等级划分
绿色建筑应满足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并按满足一般 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划分为三个等级(国标):
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住宅建筑)
表1
等级
节地与室 外环境
(共8项)
节能与能 源利用
(共6项)
一般项数(共40项)
节水与水 资源利用(
共6项)
节材与材 料资源利
用 (共7项)
室内环境 质量
(共6项)
运营管理( 共7项)
优选项 数
(共9项)
★
4
2
3
3
2
4
-
★★5ຫໍສະໝຸດ 3443
5
3
★★★
6
4
5
5
4
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公共建筑)
6
5
表2
可选择的措施
注意:
对于缺水地区,此条为无条件参评项,不设计即为不 达标,得9分以上认为该项达标。
六、节水和水资源利用一般项
(三)第4.3.8条 绿化灌溉采用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一般项) 可选择的措施
注意:
此条为无条件参评项,满足以上任意一点,得分即判定 该项达标。当采用建筑中水灌溉时,喷灌方式易形成气溶 胶,因水中微生物在空气中极易传播,应避免采用。
六、节水和水资源利用一般项
(四)第4.3.9条 非应饮用水采用再生水时,优先利用附近集中在生水 厂的再生水;附近没有再生水厂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选择其 它再生水源和处理技术;(一般项)
另一种是远离或不能接入市政排水系统的污水应进行单独处理, 且要设置完善的污水收集和排放设施,处理后排放到附近受纳水体, 其水质应达到国家及地方相关排放标准。缺水地区还应考虑回用,污 水处理率等和达标排放率100%。
五、节水和水资源利用控制项
(二)第4.3.2条 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控制项) 可选择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