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历史上册习题及解析

八年级历史上册习题及解析

2012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试题(含11真题带解析)专题一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一、单项选择题3. “最讽刺的是,作为这场战争之直接原因的鸦片在这项条约中竟然只字未提”。

这项“条约”是指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A【点拨】本题以文字材料考查鸦片战争。

由材料中的“战争”、“直接原因”、“鸦片”等词语可得知与材料所述有关的战争是鸦片战争,那条约也就是《南京条约》。

【感悟】本题难度不大,但需要考生在解答试题的过程中找准解答题目关键词或通过阅读材料获取解题的有效信息。

6.(2011·河南学业考试)对中国人而言,19世纪是一个危机的世纪,一个艰难的世纪,一个抗争的世纪。

在这个世纪中,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转折事件是( )A.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五四运动6.【解析】选B。

鸦片战争,中国独立发展的道路被打断,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故B项与题意相符。

1.英国人呤唎在其著作中记载:“1862年9月21日,这个美国兵痞,头一个为清军服务的美国人华尔,在率军攻打……慈溪的时候,中弹身亡。

”这反映的是( )A.清军抗击美军 B.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C.鸦片战争 D.太平军抗击洋枪队1.【解析】选D。

1862年9月,华尔率洋枪队进犯江浙。

太平军在慈溪击毙华尔。

后来,太平军又多次打败由戈登率领的洋枪队。

2.(2010·连云港中考)我们要再现林则徐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爱国场景,最好选择( )A.虎门销烟 B.黄海海战C.收复新疆 D.第二次世界大战2.【解析】选A。

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邓世昌指挥黄海海战,左宗棠收复新疆。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林则徐无关。

19.“日本轮船得驶入下开各口,附搭行客,装运货物:一、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从上海驶进吴淞江及运河以至苏州府、杭州府。

”以上文字出自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解析:本题考查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由关键词日本可知是甲午中日战争,签订的是《马关条约》,答案选C。

37.1899年,康有为从美洲回国途经日本时写下这样的诗句:“有人遥指旌旗出,千古伤心过马关。

”使康有为伤心的主要原因是哪一条约的签订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解析:本题难度适中,由关键词马关,可知是《马关条约》,答案选C,也可从时间入手,《南京条约》是1840年-1842年的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北京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是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是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的。

16.在签订某一条约前,李鸿章表示:“台湾已是日本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贪婪而傲慢地答道:“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解析:本题难度低,由台湾已是日本口中之物可知是甲午中日战争,即《马关条约》,答案选C。

3.(2011·聊城学业考试)“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

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略了。

”材料所述的“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维新变法运动D.新文化运动3.【解析】选B。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但它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只学习西方先进科技而不学习政治制度。

故答案选B。

4.(2011·泰州模拟)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

中国的近代化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4.【解析】选D。

洋务运动中引进了机器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属于经济领域的近代化探索。

戊戌变法是一场救国图存的政治变革,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是近代中国人民在政治领域追求民主化的探索。

5.(2011·石家庄模拟)“此后,旧势力要继续实行官僚军阀专制,要保护封建的经济基础,也只能在‘民主共和’的院子下进行。

这就为中国人民高举民主主义旗帜,进一步向封建主义发起进攻打开了一个缺口,其历史意义不容低估。

”“其”指的是(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国民大革命5.【解析】选B。

根据题干中的“民主共和”、“民主主义”,即可判断是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创建民主共和国的影响。

38.某班拟举办“辛亥革命”主题纪念活动。

小明同学收集了有关孙中山革命活动的资料,其中不可采用的是A.创立中国同盟会B.提出三民主义C.发动南昌起义D.成立中华民国解析:本题难度适中,南昌起义是1927年,与主题“辛亥革命”不符。

答案选C。

6.(2011·福州中考)右表中的“运动名称”一栏应该填写( )A.洋务运动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土地改革运动6.【解析】选B。

针对辛亥革命后社会上出现的尊孔复古逆流,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倡科学和民主,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后来,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人加入。

7.(2011·泰州模拟)一位中国外交官曾经在参加一次国际会议上发出这样的愤慨:“偌大一个省份见夺于他国,这难道是中国加入协约国作战的报酬吗?”其中“偌大一个省份见夺于他国”这一事件引发了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这一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7.【解析】选D。

一战中,中国参与协约国一方作战。

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巴黎和会,中国人民希望借此收回失去的权益。

会议却无理地决定把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转交给日本。

这一消息传到中国,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

8.(2011·嘉兴中考)嘉兴有一艘革命红船,90年前她承载了一件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 )A.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B.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C.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始 D.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道路8.【解析】选A。

根据题干中的“嘉兴”“90年前”,即1921年,可知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8.(2011·湘潭学业考试) 美国某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

毛泽东这时……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

”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实现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B.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C.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D.实行全面抗战路线8.【解析】选C。

1927年,毛泽东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9.(2010·徐州中考)有首诗写道:“生死攸关转折点,左倾错误受批判。

重新确立领导人,党和红军脱危险。

”此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B.中共诞生C.遵义会议D.挺进中原9.【解析】选C。

1935年1月,红军占领遵义。

中央在这里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中共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0.(2010·长春学业考试)这是一次壮阔的远征,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这里的“远征”指( )A.红军长征 B.平型关大捷C.转战陕北 D.挺进大别山10. 【解析】选A。

长征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10.(2011·泰州模拟)“擂响禁烟战鼓,率军收复新疆,黄海激战千层浪,看我中华儿郎。

兵谏逼蒋抗日,浴血战台儿庄,百团大战士气长,国魂永驻沙场。

”这首《国魂颂》中称赞的人物有( )①郑成功②林则徐③左宗棠④邓世昌⑤谭嗣同⑥张学良⑦李宗仁⑧彭德怀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⑥⑦⑧ C.①③⑤⑥⑦⑧ D.③④⑤⑥⑦⑧10.【解析】选B。

这首《国魂颂》中称赞的人物有: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激战黄海、张学良西安事变、李宗仁血战台儿庄、彭德怀百团大战,故B项符合题意。

11.(2010·菏泽学业考试)下列影视资料中不属于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是( )11.【解析】选B。

渡江战役,解放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垮台;挺进大别山,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阶段;三大战役,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时期。

台儿庄战役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12.(2010·河南中考)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人民已经醒来。

但是,正如鲁迅所说的“人生最痛苦的事,是梦醒了发现无处可走”。

下列为中国人民指明了革命道路的事件是(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C.国民大革命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2.【解析】选D。

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

4.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B.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4.【解析】选B。

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近代化探索,虽然失败了,但是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

A项是洋务运动的影响,C项是辛亥革命的影响,D项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5.(2010·衡阳学业考试)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诗中的“往事”指的是哪次战争的失败(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解析】选C。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割台湾”,可推知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8.(2010·莱芜中考)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太后批准了《议和大纲》,说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这说明(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割让了黑龙江北岸大片国土 C.北洋舰队的失利使中国无力再战D.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8.【解析】选D。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充分表现了慈禧太后卖国求荣的可耻嘴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