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导航实验
小组成员:
栾桂林(081041118)
葛蕾(081041208)
莫明君(081041218)
任佳艺(081041220)
郑佳星(081041235)
实验三几何精度因子(DOP)的实时计算与分析
一、实验目的
1、理解几何精度因子在整个 GPS 接收机导航解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解
算几何精度因子的必要性;
2、了解 GDOP、VDOP、PDOP、HDOP、TDOP 等不同几何精度因子的计算过程
及所起的作用;
3、理解 DOP 值与卫星几何分布的关系。
包括 DOP 值较小或较大时卫星的
几何分布情况;
4、了解不同应用场合对 DOP 门限值的要求。
二、实验原理
不同的GPS接收机由于采用了不同的定位算法,其输出的位置/时间解的精
度是不同的。
但是在定位精度已知的情况下,其输出值的可信程度是靠什么来判
定的呢?这就涉及到本实验要研究的内容:几何精度因子(DOP)。
利用 GPS 进行绝对定位或单点定位时,位置/时间解的精度主要取决于:
(1)所测卫星在空间的几何分布(通常称为卫星分布的几何图形),即几何精度
因子;
(2)观测量精度,即伪距误差因子。
它是由观测中各项误差所决定的。
粗略地
讲,GPS 解的误差用下式来估计:
(GPS 解的误差)=(几何精度因子)×(伪距误差因子)
即
其中σ
是 GPS 解的误差,DOP(几何精度因子)是权系数阵主对角线元素X
是伪距测量中的误差。
的函数,σ
权系数阵的定义如下:
表达了全部解的其中 G 为由接收机到可视卫星的方向余弦距阵,而元素q
ij
精度及其相关性信息,是评价定位结果的依据。
•高程几何精度因子 VDOP(Vertical DOP):相应的高程精度为:
•空间三维位置几何精度因子 PDOP(Position DOP):相应的三维定位精度为:
•二维水平位置几何精度因子 HDOP(horizontal DOP):相应的平面位置精度为:
•接收机钟差几何精度因子 TDOP(Time DOP):钟差精度:
•总几何精度因子 GDOP(Geometric DOP):描述空间位置误差和时间误差综合影响的精度因子,总的测量精度为: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运行主程序以取得目前可视卫星的实时导航数据(如 GPS 时间、各颗卫星的星历等);
2、运行本实验程序,步骤 1 中截取的所有 GPS 时间就会出现在“选择 GPS 时刻”列表框的下拉菜单中,任意选择一个 GPS 时刻;
3、由于 DOP 值的解算需要已知本地接收机位置以及不少于 4 颗的可视卫星的位置,如果在所选 GPS 时间天空中的可视卫星数小于 4 颗,则不能解算出此时刻的 DOP 值,会弹出“无法计算 DOP 值”对话框。
则需要选择其它时间进行解算。
4、若所选 GPS 时间天空中的可视卫星数在 4 颗以上,则在程序界面的实时卫星分布图中会出现本时刻所有可视卫星位置,同时在右面的相应位置会出现本时刻的各个 DOP 值。
5、根据表 1 记录不同时刻的 DOP 值,比较不同时刻DOP 值的变化情况,尤其是可视卫星个数发生变化的时刻,初步总结 DOP 值与卫星几何分布的关系。
6、点击“定量分析”键,进入对 DOP 值的准确分析阶段。
此时,程序界面内的卫星分布图上会出现 4 颗卫星,同时会出现每颗卫星的方位角和仰角,在右面的相应位置会出现卫星在这种分布情况下的 DOP 值。
7、移动这 4 颗卫星,可得到卫星在不同几何分布情况下的实时 DOP 值以及各个卫星准确的方位角和仰角。
根据表 2 记录 4 颗卫星在不同几何分布情况下,各个卫星的方位角和仰角以及对应的各个 DOP 值,比较各条记录,总结并验证课本中讲到的DOP 值与卫星几何分布的关系。
四、数据统计及数据分析
数据1
总结1:可视卫星数目相同并且可视卫星序号也相同的情况下,尽管GPS时间的不同,DOP的各个数据数值变化不大。
(参考表1,2,3)
总结2:在可视卫星数目相同且可视卫星序号不同的情况下,GPS时间不同导致各个卫星间的角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所以DOP的各个数据数值总体上也存在较大的变化;(参考表4,5)
总结3:在可视卫星数目不相同,在原有的可视卫星上随卫星增加的,DOP的各个数据数值变小的趋势。
(参考表1,4,6)
总结4::在可视卫星数目不相同且可视卫星序号差别的大的情况的下,DOP各个数据仍呈变小的趋势。
(参考表1,5,7)
数据2
总结DOP:由于观测站与 4 颗观测卫星所构成的六面体体积为 G, DOP 与该六面体体积的倒数成正比。
六面体的体积越大,所测卫星在空间的分布范围也越大,DOP 值越小;反之,卫星分布范围越小,DOP 值越大。
一颗卫星处于天顶,
其余 3 颗卫星相距 120 度时,所构成的六面体体积接近最大。
那时候的DOP最小。
五、遇到的问题
所选 GPS 时间天空中的可视卫星数小于 4 颗,则不能解算出此时刻的 DOP 值。
解决方法:这个时候则要回到可视卫星界面,直到界面及接收机接收灯有4盏以上为绿色是才开始记录数据,这样在回到实验三DOP的界面,并选择GPS时间就可以开始试验了。
六、思考题
如果有多颗卫星(多于4颗)存在时,怎样实现选星?
答:为提高定位精度,应选择几何精度因子最小的 4 颗卫星进行观测。
这称之为最佳星座选择。
其两条基本原则为:一是观测卫星的仰角不得小于 5-10 度,以减小大气折射误差的影响;二是四颗卫星的总几何精度因子 GDOP 值最小,以保证获得最高的定位和定时精度。
七、总结
DOP为几何精度因子,精度因子反映卫星的空间几何分布,它是星座大小和轨道参数的一个函数。
通常有高程几何精度因子VDOP、空间三维位置几何精度因子 PDOP、二维水平位置几何精度因子 HDOP、接收机钟差几何精度因子TDOP、和几何精度因子GDOP。
其数值越小,用户定位精度越高。
GPS绝对定位的误差与DOP值得大小成正比,因此如何使精度因子的数值尽量减少,是提高定位精度的一个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