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 果蔬原料的化学成分

1 果蔬原料的化学成分

第一章 果蔬原料的化学成分
一、色素物质
果蔬色素:果蔬原料中使果蔬呈现色泽的
化学物质,是影响感官评价果蔬质量的重 要因素。 果蔬中的色素主要有:叶绿素 、类胡萝卜 素 、花青素 、黄酮类色素
(一)叶绿素

叶绿素的结构:含有一个由4个吡咯环和 4个次甲基交替相联的卟吩环,形成卟啉 环系基本骨架结构。



生姜中的辛辣物质:姜酮、姜酚、姜醇; 辣椒中的辛辣物质:辣椒素; 葱蒜中的辛辣物质:硫化物和异硫氰酸酯类 芥菜中的辛辣物质:异硫氰酸酯类
与加工的关系:适度的辛辣味给予食品能促进 消化液的分泌,提高食用品质;
(七)鲜味物质


构成果蔬鲜味的主要物质:氨基酸、酰胺 、肽等 果蔬中呈鲜味的重要物质:L-天门冬氨酸、L-谷氨酰胺、
品名 蔗糖 葡萄糖 苹果 2.97 2.39 枇杷 1.34 3.46 李 0 0 樱桃 0 3.80 葡萄 0 8.09 西瓜 3.06 0.68 番茄 0 1.62
果糖
5.13
3.66
4.20
4.60
6.92
3.41
1.61
糖与果蔬加工的关系:
1.含糖量高,品质好,加工性能好。 2.果蔬加工原料在储存过程中,果蔬中的糖 因其呼吸作用的消耗含量下降。 3.果蔬中的还原糖与含有羰基的物质(如氨 基酸)发生美拉德发应。
3 单宁物质对果汁澄清的作用

单宁与蛋白质作用生成不溶解的大分子聚 合物,这些聚合物沉淀时能缠绕果汁中的 细小悬浮物一起下沉。凡含单宁多原料加 工澄清果汁和果酒时,只要加入少量蛋白 质(如明胶、蛋清等)即可帮助汁液澄清。
(五)苦味物质

构成果蔬苦味的主要物质:糖苷类物质 果蔬中常见的糖苷类物质:苦杏仁苷,黑芥子苷,茄碱苷, 柚皮苷和新橙皮苷。

3、腐烂原料、不卫生
现象1:不新鲜的原料导致产品中毒素超标。 如腐烂蔬菜可能导致亚硝酸盐超标、产品 出现异味。 现象2:原料不经过清洗而直接加工(某地 部分蔬菜加工)。 对策:加强生产监督。
(二)果胶物质

果胶物质沉淀在细胞初生壁和中胶层中,起着黏结细胞个 体的作用。

果蔬中果胶物质三种形态:以原果胶、果胶和果胶酸。

果胶物质与果蔬加工的关系:
1.果胶物质形态变化导致果蔬硬度下降,影响果蔬贮运加工性 能; 2.原果胶富含甲氧基的果胶具有很强凝胶能力; 3.果胶酸与钙盐结合可改善果蔬脆硬性,有利于加工制品的脆 度; 4.制造澄清果蔬汁时,果胶的存在使果蔬混浊,应予以除去。
叶绿素的性质: 1.易溶于有机溶剂 2.化学性质不稳定(受酸、碱性影响,光敏性) 果蔬加工中的护绿措施: 1.原料需低温、气调储藏; 2.储藏和加工时避免长时间光照; 3.加工时用弱碱性溶液浸泡处理; 4.在碱性条件下,加入金属盐护色(按标准)。
(二)类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的结构:异戊二烯类化合物, 具有四十个碳原子的基本骨架。
L-天门冬酰胺
含氮物质(包括氨基酸和蛋白质)与果蔬加工的关系:
1.氨基酸会与还原糖发生美拉德反应产生黑色素;含硫氨基酸及 蛋白质在高温杀菌时受热降解形成硫化物,引起变色; 2.蛋白质与单宁可发生聚合作用,能使溶液中的悬浮物质随同沉 淀,这种特性在加工果汁、果酒澄清处理中常采用; 3.蛋白质的存在常使果蔬汁中发生泡沫、凝固现象,影响产品品 质。 (I+G)是鲜味物质,但它并不是用鸡加工出来的产品。Leabharlann (三)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纤维素、半纤维素是构成细胞壁的骨架物质,在果 蔬的皮层、疏导组织和茎中含量较多。

纤维素对果蔬品质影响:
1.幼嫩的果蔬中的纤维素多为水合纤维素,组织质地 脆嫩,果蔬老熟时与半纤维素、木质素、角质等形 成复合纤维素,组织质地坚硬,品质下降。 2.纤维素含量少的果蔬肉质嫩,食用质量高,反之则 肉质粗,皮厚多筋,食用质量低。
四、果蔬质地
质地因子:果蔬中使果蔬体现为脆、绵、
硬、软、细嫩、粗糙、致密、酥松等质地 的化学成分,它们是影响果蔬质地最基本 的因素。
(一)水分

水分与果蔬的风味品质有密切关系。
水分与果蔬加工的关系:
1.新鲜果蔬水分含量高,组织饱满脆嫩、 食用品质好;但采后果蔬一旦失水,则 会变得疲软、萎蔫。 2.果蔬含水量高,因此导致生理代谢旺盛, 易衰老败坏。
一些果品中有机酸含量及种类 果实种类 苹果 梨 桃 杏 甜樱桃 葡萄 草莓 pH 3.00~5.00 3.20~3.95 3.40~4.00 3.20~3.90 3.20~3.95 2.50~4.50 3.80~4.40 总酸量(%) 0.2~1.6 0.1~0.5 0.2~2.6 0.2~1.0 0.3~0.8 0.3~2.1 0.3~3.0 柠檬酸(%) + 0.24 0.10 0.20 0.1 0 0.9 苹果酸(%) + 0.12 0.30 0.50 0.5 0.36~2.90 0.1 草酸(mg/100g) 30 140 0 80 100~60 水杨酸(%) 0 0 0 0 0 0.21~0.7 0.28
(二)矿物质

果蔬中的矿物质是人体所需矿物质的重要 来源,以无机盐或与有机物结合的方式存 在。
矿物质的生理功能: 1.维持体液的渗透压和pH 2.参与体内生化反应

(三)淀粉

淀粉与果蔬加工的关系:
1.富含淀粉的果蔬淀粉含量越高耐贮性越强。对 于地下根茎菜类,淀粉含量越高,品质和加工 性能越好;对于以幼嫩的豆荚或籽粒供鲜食的 蔬菜,淀粉含量越高品质越差; 2.加工用的块茎类蔬菜,淀粉不能过多转化,否 则会引起制品变色; 3.富含淀粉的水果后熟期间不断水解为低聚糖和 单糖,食用品质提高,但采后淀粉不断消耗, 会导致果蔬品质下降;
五、果蔬原料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与对策 1、重金属超标 现象:我省部分地区重金属超标。 对策:做好原料中重金属的检测; 提高基层检测水平和安全意识; 提高基层检测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加强环境保护、治理和监管。
2、农药残留超标
现象:部分季节、部分蔬菜的农药残留超标。 对策:普及农药使用准则; 加快农田流转力度,扩大种植规模; 提高基层检测水平和安全意识:加大专 业化力度,添置现代仪器设备,提高检测水平;
2 单宁物质与果蔬制品变色的关系



①氧化变色 果实在去皮或切开后,在空气中很快 变成褐色,即是由于单宁氧化所致,苹果、梨、 杏、香蕉、桃、樱桃等水果容易发生这种变色。 单宁的氧化变色是在酶的催化下发生的,所以属 于酶促褐变。要防止切开的果蔬变色,就应设法 防止单宁物质氧化。 ②与金属作用变色 单宁物质遇铁盐变黑色,与 锡长时间共热变玫瑰色。因此,在果蔬加工中不 要使用铁质工器具。 ③与碱作用变色 单宁在碱性条件下变为黑色, 这使用碱液去皮时常易发生。因此,碱液去皮后 应注意尽快将碱除净。
三、营养成分
果蔬营养成分:果蔬中含有的淀粉、糖、
维生素、蛋白质等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 必需的营养物质。
(一)维生素
维生素与果蔬加工的关系:
1.维生素C:在酸性溶液或浓度高的糖液中比在碱性 中稳定,在富氧环境或氧化剂存在时则不稳定,分 解速度受温度、pH值、金属离子及紫外线的影响; 2.维生素A:植物体内并不存在游离维生素A,但胡萝 卜素和在动物体内分解出维生素A;维A和胡萝卜 素较稳定,溶于脂肪,不溶于水,易被空气氧化, 无氧条件下对热稳定; 3.为减少果蔬中维生素的损失,在储运和加工中应采 取控温、排气及添加保护剂等措施。
(四)果蔬的涩味
构成果蔬涩味的主要物质:单宁类物质
影响果蔬涩味的主要因素:可溶性单宁
的含量。
单宁成分与果蔬加工的关系:
1.有涩味。 2. 易褐变。 3.有助果汁澄清。
1 单宁物质对风味的影响


单宁是果实的涩味成分。未熟果实中单宁物质的 含量高,使果实涩味很强,随着成熟的进展,单 宁物质逐渐减少,涩味逐渐减弱,以至于消失。 但也有些果实如涩柿,成熟时仍具有强烈的涩味, 需要在采下后经过脱涩处理才能食用和加工。 适量单宁物质能增加果实制品的清凉感,强化酸 味,因此果汁和果酒中宜含有少量单宁。糖酸与 单宁在比值上的差异对涩味的程度会产生一定的 影响,这在设计产品配方时应该加以注意。


类胡萝卜素的性质: 1.耐热性强,遇碱稳定; 2.有氧条件下,易被脂肪酶、过氧化物酶氧化, 紫外线促进氧化。 加工时应注意的问题: 1.原料储藏时控制合适的温度来控制类胡罗卜素 的合成。 2.在加工和储运时应采取避光和隔氧的措施。
(三)花青素

基本结构:α-苯基并吡喃环
花青素的性质: 1.性质不稳定,随着溶液的pH变化而不断 改变颜色。 2.与铜、铁、锡等金属离子化合呈蓝色、 蓝紫色或黑色,并形成沉淀。 3.日光照射促使色素沉淀。 加工时应注意的问题: 1.避免与铁、锡等金属器具和设备接触 2.控制加热温度和pH值 3.防止日光照射
注:+表示存在,一表示微量,0表示缺乏。
蔬菜叶及茎中的有机酸
蔬菜种类 菠菜 甘蓝 莴苣 蓼 甜菜
主要有机酸 草酸、苹果酸、柠檬酸 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 草酸 苹果酸、柠檬酸、草酸 甲酸、醋酸、戊酸 草酸、柠檬酸、苹果酸
蔬菜种 类 石刁柏 笋 青芋
主要有机酸 柠檬酸、苹果酸 草酸、酒石酸、乳酸、柠檬酸、葡糖醛酸 草酸
与加工的关系: 1.苦杏仁苷水解后生成氢氰酸,加工时应注意除去; 2.黑芥子苷水解生成具有辣味和香气的成分,这种变化 对于蔬菜的腌制品品质有重要的影响; 3.茄碱苷分解后产生茄碱,加工和食用前应处理除去; 4.柚皮苷具有强烈的苦味,柑橘加工业中常用酶制剂水 解,以降低橙汁的苦味。

(六)辛辣物质

二、风味物质
果蔬风味物质:果蔬原料中使果蔬呈现 一定风味的化学物质,是构成果蔬品质 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基本风味包括酸、 甜、苦、辣、涩、鲜、香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