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柴油研究与应用现状_吴慧娟

生物柴油研究与应用现状_吴慧娟

生物柴油研究与应用现状吴慧娟,许世海,张文田(后勤工程学院,重庆400016)摘要: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和能源危机的日益紧迫,迫使人们急需寻找一种不仅清洁的、对环境友好的、而且可再生的能源。

生物柴油的可再生性和清洁性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

综述了生物柴油在国内外的生产应用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发展生物柴油对我国的意义。

并对生物柴油生产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的介绍,重点介绍了酯交换反应,对生物柴油目前还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生物柴油;可再生能源;酯交换反应中图分类号:TE626.2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253-4320(2007)S1-0013-04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situation of biodieselW U Hui -juan ,XU Shi -hai ,ZHA NG Wen -tian(College of Logistical Engineering ,Chongqing 400016,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 g urgency of both energy crisis and environ mental pollution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find a kind of alternative fuel source which is clean ,environmental -friendly and reproducible .Biodiesel attracts notice all around the world because of its cleanness and reproducibility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situation of biodiesel i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as well as its importance to China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especially transesterification ,is introduced in detail .The shortcomings of biodiesel are also discussed .Key words :biodiesel ;reproducible energy source ;transesterification 收稿日期:2006-11-27 作者简介:吴慧娟(1982-),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燃料与燃料化学,sing4757@s ina .com 。

石油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极其重要的战略物资。

但近年来,石油供应出现紧缺,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各国从环境保护和资源战略的角度出发,积极探索发展一些可以再生、清洁的对环境友好的能源。

生物柴油作为优质的柴油代用品,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推进能源替代,减轻环境压力,控制城市大气污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我国是一个石油短缺的国家,石油资源数量较少,生产能力增长缓慢。

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石油的需求急剧增长,供应缺口越来越大。

2005年我国生产原油1.815亿t ,进口原油1.27亿t ,成品油净进口1742万t ,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42.9%。

这种状况不仅给石油供应带来很大的压力,而且也危及到国家能源安全。

另一方面我国环境状况也不容乐观,而能源使用过程中带来的污染是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在我国发展生物柴油具有更大的意义。

1 国内外生物柴油应用情况1.1 美国美国是最早研究生物柴油的国家之一,原料是以大豆油为主。

生物柴油在美国的商业应用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但直到近几年才逐渐形成规模,并已成为该国发展最快的替代燃油[1],产量从1999年的50万加仑猛增到2000年的500万加仑。

目前美国已有4家生产厂家,总生产能力达30万t /a[2],预计到2011年美国生物柴油的生产能力将达115万t /a 。

美国在生产柴油的研制过程中,生产成本的合理化,适宜原料的选择及理化特性的改进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为促进生物燃料的发展,美国政府采取了有力的补贴措施。

1.2 欧洲生物柴油使用最多的是欧洲,份额已占到成品油的5%,2001年生物柴油产量已超过100万t ,主要以油菜为原料,目前在欧盟各国以前通常被用来做饲料用的废食用油脂,现在也正转向生产生物柴油[3]。

据Frost &Sulivan 企业咨询公司最新发表的“欧盟生物柴油市场”报告,为实现“京都议定书”规定的目标(在2008—2012年期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8%),欧盟即将出台鼓励开发和使用生物柴油的新规定,如对生物柴油免征增值税,规定机动车使用生物动力燃料占动力燃料营业总额的最低份额。

为了便于推广使用,德国、意大利等国也都制定了生·13·第27卷增刊(1)现代化工June 20072007年6月Modern Chemical Industry物柴油技术标准,并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如德国农民种植为生物柴油作原料的油菜籽可获得1000马克/公顷补贴,并对生产生物柴油予以免税。

至2007年,欧盟生物柴油营业额将从2000年的5.035亿美元猛增至2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25%。

预计到2010年欧洲各国的生物柴油生产总量达830万t[4]。

2000年德国的生物柴油已达45万t,德国还于2001年在海德地区投资5000万马克,兴建年产10万t的生物柴油装置。

法国有7家生物柴油生产厂,总能力为40万t/a,使用标准是在普通柴油中掺加5%生物柴油,对生物柴油的税率为零。

1.3 其他国家日本1995年开始生产生物柴油。

目前日本每年产生废食用油40万t,为生产生物柴油提供了丰富的原料[5]。

在日本政策科学研究所制定的2000—2005年的发展规划中,规定每年使用40万L 废食用油调配的生物柴油,即当年柴油消费量的1%。

日本的东京和长野有4座工厂,使用复循环烹饪油生产生物柴油,产品售价低于石油基柴油。

日本政府已批准生物柴油作为商品燃料由加油站销售。

泰国发展生物柴油计划已于2001年7月发布,第一套生物柴油装置已经投运,并实施税收减免政策。

加拿大Dynamotive技术公司宣布,已在6桶/天(1桶=158L)的鼓泡流化床装置上热解蔗渣生产出优质生物柴油。

巴西东北部塞阿拉联邦大学经过20年的研究,以蓖麻油为原料,以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对蓖麻油进行酯交换,生产生物柴油。

南联盟PIB工程公司宣布,该公司与多家研究所合作开发的用油菜籽制取生物柴油的技术已经通过欧洲环保机构的多项测试,并正式投入商业生产。

在新西兰,人们利用肉联厂的副产品油脂来生产生物柴油。

1.4 中国我国有丰富的植物油脂及动物油脂资源,每年豆油产量达6000万t,而且餐饮业产生大量的煎炸油,如加以充分利用,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国内对生物柴油的生产和应用也进行了开发,已研制成功利用菜籽油、大豆油、米糠油脚料、工业猪油、牛油及野生小桐籽油等作为原料,经过甲醇酯化,生产生物柴油的技术,其产品不仅可以作为代用燃料直接使用,而且还可以作为清洁柴油的添加剂,部分科技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如海南正和生物能源公司、四川古杉油脂化工公司和福建卓越新能源发展公司都已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相继建成了规模超过万吨的生产厂。

另外,北京化工大学的生物酶法制生物柴油技术已经获得一定成果。

研究内容涉及到油脂植物的分布、选择、培育、遗传改良及其加工工艺和设备。

2 生产方法的研究进展2.1 直接混合法直接混合法就是将植物油和矿物油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直接作为发动机燃料。

结果表明,内燃机直接使用植物油时其动力性能和超负荷性能好,热效率高,但除了少数植物油外(如桉树油),植物油直接用作柴油机燃料有许多缺陷。

其黏度比普通柴油高几倍至几十倍,从而导致雾化困难,燃烧不完全;闪点比普通柴油高100多℃,易挥发物少,着火延迟期长,启动困难;十六烷值低于普通柴油,酸值高于普通柴油,初馏点、50%、90%馏出温度均高于普通柴油,导致燃烧室积碳严重,出现活塞环黏结、输油管或滤清器堵塞等现象;燃烧不完全和未燃烧的植物油沿汽缸壁进入润滑油,使润滑油受污染而变质,引起零部件磨损加剧[6]。

后来有人设想将天然油脂与柴油混合以降低其黏度,改善其挥发性。

经Amans、Zjiejewski等人研究发现该方法中,植物油的高黏度、所含的酸性组分游离脂肪酸以及在贮存和燃烧过程中,因氧化和聚合而形成的凝胶、碳沉积和润滑油黏度增大等都是不可避免的严重问题。

2.2 微乳化法微乳化法是将植物油与甲醇、乙醇和1-丁醇等低碳醇溶剂形成微乳化液,虽然也是解决动植物油高黏度的办法之一,但在试验室规模的耐久试验中发现会产生积炭严重,燃烧不完全,以及润滑油黏度增加等问题[7]。

2.3 热裂解法裂解法是在热或热和催化剂作用下,一种物质转变成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它是在空气或氮气流中由热能引起化学键断裂而产生小分子的过程[8]。

最初对植物油进行热裂解的目的是为了合成石油。

Schwab等[9]对大豆油热裂解的产物进行了分析,发现烷烃和烯烃的含量很高,占总质量的60%。

还发现裂解产物的黏度比普通的大豆油下降了3倍多,但是该黏度还是远高于普通柴油的黏度值。

该方法虽然过程简单,无污染产生,但裂解设备昂贵,其程度很难控制,且当裂解混合物中硫、水、沉淀物及铜片腐蚀值在规定范围内时,其灰分、碳渣和·14·现代化工第27卷增刊(1)浊点就超出了规定值。

2.4 酯交换法酯交换法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生物柴油生产方法。

该种方法是以动植物油以及废餐饮油为原料和醇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酯交换反应,生成脂肪酸单酯和甘油,从而可以达到降低分子量改善其性能的目的。

由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醇的量越大越有利反应的进行,产率越高。

但醇量越大分离越困难。

醇一般用低碳醇,如甲醇,乙醇、丙醇、丁醇和戊醇[10]。

其中最为常用的是甲醇,这是由于甲醇的价格较低,同时其碳链短、极性强,能够很快地与脂肪酸甘油酯发生反应,且碱性催化剂易溶于甲醇。

该反应可用酸、碱或酶作催化剂,也可以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

2.4.1 碱催化酯交换反应用做催化剂的碱有NaOH、KOH、碳酸盐和烷基氧化物(例如甲醇钠、乙醇钠、异丙醇钠和正丁醇钠)。

在无水情况下,碱性催化剂酯交换活性通常比酸催化剂高。

传统的生产过程是采用在甲醇中溶解度较大的碱金属氢氧化物作为均相催化剂。

一般, CH3ONa的催化效率比NaOH高,但Ma等[11]分别用NaOH和CH3ONa催化牛油脂的酯交换反应时,发现达到最大活性所需的催化剂的量分别是0.3%和0.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