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管理情况分析及改革建议内容摘要:旅游业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相关行业和各项政策措施的配套协调。
合理化的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体系的建立,是发展旅游的首要基础。
本文通过对宁夏旅游景区门票价格执行情况的调查,在对宁夏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管理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宁夏景区门票价格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宁夏旅游业景区门票价格管理中图分类号:F590.8文献标志码:A作者简介:石英(1967—),女,宁夏银川人,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教授,研究方向:旅游教育。
(宁夏银川750021)目前,旅游已成为老百姓一种常态化生活方式。
体验式、融入式观光旅游、度假、休闲等势头渐起,个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随着大数据的应用,旅游产业融合、重构,已深刻影响着人民的旅游生活。
科学制定景区门票价格,依法规范监管旅游景区价格,营造良好旅游环境,成为价格管理工作新常态。
一、景区门票价格概况2014年,宁夏全区共有景区(点)100家,执行政府定价的共有47个,其中包括42个A 级景区和5未评级的景区。
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区管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目录》规定,自治区物价局管理景区8个,其中5A级3家,4A级3家,未评级2家。
其他34个景区门票价格分别由景区所在市县管理。
据统计,执行政府定价的景区平均价格约55元人/次(含向公众免费开放的景区门票价格)。
宁夏由于自然条件受限,交通不够便利,观光游览模式单一等因素造成旅游业发展缓慢。
据统计2014年仅有3家著名景区年游客量能够突破100万人次,大多景区还保持在年游客量30万人次以下的水平。
据《宁夏新消息报》报道,2015年春节期间传统旅游大省接待量突破2 000万人次,而宁夏接待量为57.5万人次,排在全国末位。
二、落实旅游业政策情况为促进宁夏旅游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宁夏物价管理部门从营造公平有序地市场环境出发,加强依法定价、制定多项优惠政策、不断加强旅游市场监管等工作,为宁夏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是规范门票价格管理。
2007年自治区物价局下发《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旅游参观点门票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要求各地严格贯彻门票价格上调频率不得低于3年;门票价格的调整幅度,50元以下的(不含50元),一次提价幅度不得超过原票价的35%;50元(含50元)至100元的,一次提价幅度不得超过原票价的30%;100元(含100元)至200元的,一次提价幅度不得超过原票价的25%;200元(含200元),一次提价幅度不得超过原票价的15%。
规定各地在制定和调整门票价格时要充分体现公益性,将城市公园、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
同时完善门票价格及相关信息报告制度,实时进行监督管理。
二是落实景区门票价格优惠减免政策。
2008年自治区物价局联合财政厅、建设厅等八部委下发《关于联合整顿规范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的通知》,对持有《宁夏回族自治区优待证》的老年人、残疾人、1.2米以下的儿童免收门票。
2010年自治区物价局制定《关于进一步落实旅游参观点门票价格优惠政策的通知》,扩大全区景区实行门票减免优惠政策范围。
其范围和标准为:6周岁(含6周岁)以下或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的儿童、集体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大中小学学生、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残疾人、现役军人、军队离退休人员均实行免票。
据统计,全区实施景区门票价格优惠政策,每年受惠约65万人次,减免门票收入达4000万元。
三是深入开展联合治理工作。
2008年自治区物价局会同财政厅、国土资源厅、建设厅、旅游局等部门联合开展整顿规范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工作。
一方面进一步规范景区门票价格管理,明确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的范围,要求全区各级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爱国教育示范基地、城市休闲公园免费开放,建立免费开放日制度。
另一方面全面清理整顿门票价格,明确一票制原则,限定门票销售优惠率,建立门票价格分级管理体系以及合理比价关系,加强景区内交通运输服务价格和其他娱乐服务项目价格监管,同时健全景区门票价格报告制度。
四是加强价格监督检查。
每年的旅游旺季和重大节假日期间,自治区物价局联合旅游局等多家单位全面开展旅游行业价格监督检查,重点查处景区不执行政府定价、明码标价、强制搭售等价格违法行为,督促景区贯彻落实景区价格管理的政策措施,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优化宁夏旅游价格环境。
根据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自治区物价局于2012年降低5个景区门票价格,降幅最高达25%。
据价格举报中心统计,近五年中,旅游价格投诉案件只占总投诉案件的4%,反映出宁夏旅游价格秩序较为平稳。
三、存在问题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以下简称《旅游法》)出台后对价格管理工作新要求。
当前宁夏景区门票价格管理主要存在一些问题:(一)一些景区门票价格不执行政府定价。
集中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有些景区对旅行社施行30%左右的优惠幅度,低于规定的优惠幅度和最低价格标准。
二是一些景区凭借其知名度超出政府定价售票,而有的景区为吸引更多游客参观游览,主动降低门票价格。
三是近些年景区门票售卖方式多样化造成的价格矛盾。
景区门户网站和大多旅游网站会推出限时抢购、折扣门票等活动,这类活动极大地方便和优惠了消费者,但是这与“政府定价”的景区价格管理政策不符。
同时依照目前的法律法规还缺乏处理此类价格矛盾的依据和手段。
(二)各地落实限年限、限幅度制定价格的政策还有不足。
自2007年国家规定景区门票价格调整期限和调整幅度以来,宁夏共调整20余家景区门票价格,但个别地区调整门票价格政策未严格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相关规定执行(具体详见宁夏执行政府定价景区门票价格调整情况表。
)宁夏执行政府定价景区门票价格调整情况表(节选)(三)明码标价不全面。
从各景区来看,一般只公示规定的门票价格、特殊群体的优惠价格,而未公示对旅行社团队优惠政策、景区内娱乐设施价格及其他收费项目价格。
景区景点之所以不公示旅行社团队优惠票价,一是基于旅行社传统的盈利模式,即旅行社从门票优惠以及其他行业佣金中获取利益。
二是景区内娱乐设施价格及其他收费项目大多承包给私人经营,疏忽明码标价。
虽然价格主管部门多次检查,但是由于经营主体和收费项目多变等因素,造成此类价格违法行为屡查屡犯。
(四)涉嫌行业垄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一是景点内演艺场所涉嫌有营销联合、固定价格、联合抵制交易、搭售服务等价格违法行为。
二是有些景区实行统一搭售经营,限定旅行社必须消费其指定的景点后才能享受本景区优惠政策,否则就实行差别待遇。
四、加强规范景区门票价格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价格作为市场最有效的“指挥棒”,是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核心力量。
如何适应市场的发展,保证公民平等地享有游览参观的权利,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是旅游价格管理改革的方向。
(一)给予企业定价自主权。
旅游是“大消费”,它对促进消费、稳定经济发挥着积极作用。
在旅游健康发展的诸多方面,价格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最大程度地优化市场资源配置,该放的要放开,对社会投资建设的具有游艺、娱乐性质的旅游景点门票,由企业根据市价自行定价,其他执行价格管理的景区应当实行政府指导价,规定最高限价,让企业自主地根据市场现状、经营情况、季节等因素自主制定价格。
(二)明确景区景点门票价格目录,配套修订景区门票价格管理办法,确立景区门票价格比价关系。
明确“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范围,开展修订自治区和各地管理景区项目目录,并向社会公布。
依据国家发改委相关规定,结合宁夏景区门票价格管理工作实践,修订价格管理相关政策。
建立门票价格比价关系,市县管理的景区门票价格必须低于区级管理景区的门票价格。
同时,以旅游管理部门或建设部门评定的星级标准核定门票价格,景区等级低的门票价格不允许高于上一等级门票价格。
(三)严格执行价格听证制度。
根据《旅游法》相关规定,只有在保持景点价值、维持景点正常运转的费用及环境因素导致维护成本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各地价格主管部门才可以考虑调整门票价格,且必须召开听证会。
3A级以上景区,应当召开听证会,3A级以下或者初次提请收费的可以考虑适用听证会的简易程序。
(四)建立评估制度,完善定价机制。
各地对实行政府定价的景区门票价格和景区内主要交通工具等服务价格进行评估,据评估结果决定景区门票价格是否应当下浮。
若是景区近三年净利润占景区总收入的平均比重或者净上缴财政金额占景区总收入的平均比重超过20%的,交通工具等重要服务项目已收回投资成本的,对团体购票折扣超过20%的,向旅游局和物价局等相关部门投诉较多的,发生较恶劣欺诈行为等违法违规行为的,自行降低价格主管部门原来定价标准的应当降低收费标准。
(五)加强景区门票价格监管。
依据《旅游法》第六条“国家建立健全旅游服务标准和市场规则,禁止行业垄断和地区垄断”,第四十三条“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不得通过另行收费项目等方式变相涨价”,第四十四条“景区应当在醒目位置公示门票价格、另行收费项目的价格及团体收费价格”,第一百零六条“景区违反本法规定,擅自提高门票或者另行收费项目的价格,或者有其他价格违法行为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等规定,严格执法。
[参考文献][1]《宁夏回族自治区区管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目录》(宁价费发[2010]72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3第3号)[3] 韦夏怡.《旅游法》“首考”喜忧参半[J]. 价格与市场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