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地道尚右,水道东流。

人道尚中,耳目役心。

心有四佐,不和曰废。

地有五行,不通曰恶。

天有四时,不时曰凶。

天道曰祥,地道曰义,人道曰礼。

知祥则寿,知义则立,知礼则行。

礼义顺祥曰吉。

吉礼左还,顺天以利本。

七顺:一顺天得时,二顺地得助,三顺年得和,四顺利财足,五顺得助明,六顺仁无失,七顺道有功。

<逸周书》
“乡立巫医,具百药,以备疾灾,畜五味,以备百草。

立勤人以职孤,立正长以顺幼,立职丧以恤死,立大葬以正同。

立君子以修礼略,立小人以教用兵。

立乡射以习容,春和猎耕耘,以习迁行。

教芋与树艺,比长立职,与田畴皆通。

立祭祀,与岁谷登下厚薄,此之谓德教。

“若其凶土陋民,贱食贵货,是不知政。

山林薮泽,以因其□工匠,役工以攻其材;商贾趣市,以合其用。

外商资贵而来,贵物益贱,五出贵物,以通其器。

夫然则关夷市平,财无郁废,商不乏资,百工不失其时,无愚不教,则无穷乏,此谓和德。

“若有不言,乃政其凶,陂沟道路,藂苴…,丘坟不可树谷者,树以材木。

春发枯槁,夏发叶荣,秋发实蔬,冬发薪蒸。

以匡穷困。

揖其民力,相更为师。

因其土宜,以为民资,则生无乏用,死无传尸。

此谓仁德。

“旦闻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三月遄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且以并农力执,成男女之功。

夫然则有生而不失其宜,万物不失其性,人不失七事,天不失其时,以成万财。

既成,放此为人。

此谓正德。

“泉深而鱼鳖归之,草木茂而鸟兽归之;称贤使能,官有材而士归之;关市平,商贾归之;分地薄敛,农民归之。

水性归下,农民归利。

王若欲求天下民,社设其利,而民自至,譬之若冬日之阳,夏日之阴,不召而民自来。

此谓归德。

“五德既明,民乃知常。


一曰富贵者观其有礼施,贫贱者观其有德守,嬖宠者观其不骄奢,隐约观其不慑惧,其少者观其恭敬好学而能悌,其壮者观其连接务行而胜私,其老者观其思慎,强其所不足而不逾。

父子之间观其孝慈,兄弟之间观其和友,君臣之间观其忠惠,乡党之间观其信诚。

省其居处观其义方,省其丧哀观其贞良,省其出入观其交并以,省其交友观其任廉。

设之以谋以观其智,示之以难以观其勇,烦之以事以观其治,临之以利以观其不贪。

滥之以乐以观其不荒,喜之以观其轻,怒之以观其重,醉之以观其恭,从之色以观其常,远之以观其不二,昵之以观其不狎。

复征其言以观其精,曲省其行以观其备。

此之谓观诚。

“故曰事阻者不夷,时□者不回,面誉者不忠,饰貌者不静,假节者不平,多私者不义,扬言者卦按信,此之谓揆德。

”<官人解》
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

因其言,听其辞。

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

言有象,事有比。

其有象比,以观其次。

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辞也。

以无形求有声,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

若张置网而取兽也,多张其会而司之。

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网也。

常持其网驱之,其言无比,乃为之变,以象动之,以报其心,见其情,随而牧之。

己反往,彼覆来,言有象比,因而定基。

重之袭之,反之复之,万事不失其辞,圣人所诱愚智,事皆不疑。

《鬼谷子——反应》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

古者圣王,有“胎教”
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书之玉版,藏诸金匮。

生子咳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

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

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菜根谭》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菜根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