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丁腈橡胶的原料与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丁腈橡胶的原料与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7.1 丁腈橡胶原料供应与市场概况几乎所有丁腈橡胶(NBR)都是丁二烯和丙烯腈的共聚产品。

丁腈橡胶占丁二烯消费量很少,最近几年丁腈橡胶占整个丁二烯消费量的2%~3%。

丙烯腈用于ABS、丁腈橡胶生产约占丙烯腈总产量的30%。

7.1.1 丁二烯生产与市场供应现状丁二烯是1,3-丁二烯简称,是分子式为C4H6的有机化合物,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合成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丁腈橡胶、氯丁橡胶)。

2005年我国丁二烯的生产能力约116万吨/年,产量约99.5万吨。

2007年我国丁二烯的生产能力达到161.4万吨/年。

随着我国丁二烯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加,产量也不断增加。

2003年产量为85.8万吨,2006年由于新建几套装置的建成投产,产量进一步增加到115.3万吨,比2005年增长约15.78%,2007年产量约为136.0万吨,同比增长约17.95%。

2002~2007年产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13.07%。

随着2008年4月扬子石油化工公司新建的10万吨/年丁二烯生产装置建成投产,我国丁二烯的生产能力又得到了发展。

截止到2008年底,我国丁二烯的总生产能力达到171.4万吨/年。

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游市场出现萎缩,导致丁二烯需求量大幅下降,迫使企业降低了开工率。

2008年我国丁二烯产量为119.52万吨,其中DMF 法68.65万吨、ACN法36.52万吨、NMP法14.35万吨。

2009年我国又有一些丁二烯生产装置建成投产。

目前我国丁二烯的总生产能力超过196.4万吨/年。

据统计,目前我国丁二烯生产企业有近20家,总生产能力已超过196.4万吨,参见表7.1。

表7.1 我国丁二烯的主要生产厂家及产能情况表单位:万吨/年我国丁二烯生产装置主要集中在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两大集团公司所属企业,其中中国石化的生产能力为112.8万吨/年(含合资企业),约占总生产能力的57.43%;中国石油的生产能力为53.1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27.04%。

这些装置全部以裂解C4为原料进行生产,其中采用二甲基甲酰胺(DMF)工艺的生产能力为78.4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39.92%;采用乙腈(ACN)工艺的生产能力为71.0万吨/年,约占36.15%;采用N-甲基吡咯烷酮(NMP)工艺的生产能力为37.0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18.84%。

中国石油吉林石油化工公司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丁二烯生产厂家,生产能力为23.0万吨/年,约占国内总生产能力的11.71%;其次扬子石油化工公司,生产能力为21.0万吨/年,约占国内总生产能力的10.69%;再次是中国海油壳牌石油化工公司,生产能力为15.5万吨/年,约占国内总生产能力的7.89%。

多年来,我国丁二烯一直处于供不应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合成橡胶等工业的迅速发展,丁二烯的表观消费量不断增加。

1995年我国丁二烯的表观消费量只有41.31万吨,2001年为78.25万吨,2002年为82.74万吨,2004年达到106.53万吨;2006年进一步增加到121.53万吨,比2005年增长约7.53%,产品自给率达到94.87%;2007年我国丁二烯表观消费量进一步增加到144.71万吨,同比增长约19.07%,产品自给率为93.98%,2002~2007年表观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11.83%。

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游市场出现萎缩,导致丁二烯需求量大幅下降。

据统计,2008年国内丁二烯产量为119.52万吨,表观消费量为130.2万吨。

2002~2009年我国丁二烯产量、进出口量及表观消费量统计见表7.2和图7.1。

表7.2 2002~2009年我国丁二烯供需平衡表单位:万吨/年图7.1 2002~2009年我国丁二烯供需变化图单位:万吨/年目前,我国丁二烯总产能完全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但受原料、技术等因素影响,产量一直较低。

目前我国丁二烯的产量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每年都需大量进口。

尽管我国丁二烯目前还供不应求,但专家分析指出,趋势正在向供需基本平衡转变。

……7.1.2 丙烯腈生产与市场供应现状丙烯腈(AN) 是一种无色的有辛辣气味液体,属大众基本有机化工产品,是三大合成材料的重要原料之一,在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高分子材料中占有显着的地位并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5年我国主要生产企业丙烯腈产能约为101.3万吨/年(全国总产能约达110万吨/年),产量达到93.1万吨,2006年底我国丙烯腈主要企业总产能达到102.5万吨/年,全国总产能约达115万吨/年。

至2009年产能基本未变。

2010年7月,吉林石化第三套丙烯腈装置两条生产线先后开车成功。

至此,吉林石化丙烯腈生产能力达到42.4万吨/年,比原来翻了一番,跃居国内首位。

这标志着吉林石化公司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丙烯腈生产基地,为吉林市合成树脂、化纤、碳纤维等产业加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目前,我国主要有10家丙烯腈生产厂家,年生产能力达123.7万吨。

表7.3 我国丙烯腈的主要生产厂家及产能情况表单位:万吨/年……我国2002~2009年丙烯腈供需状况见表7.3和图7.2。

表7.3 2002~2009年我国丙烯腈供需平衡表单位:万吨/年图7.2 2002~2009年我国丙烯腈供需变化图单位:万吨/年目前世界丙烯腈产品用于腈纶生产约占50%。

随着西方国家腈纶产量逐年减少,丙烯腈在纤维中的消耗比例正在呈逐年下降趋势。

…7.2 丁腈橡胶上下游产业链分析丁腈橡胶是丁二烯和丙烯腈两种单体经自由基引发聚合制得的一种无规共聚物,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双键和极性基团-CN,使之具有耐油性能好、物理机械性能优异等特点,其耐油性仅次于聚硫橡胶和氟橡胶,耐磨性、耐热性、气密性和粘接力也强。

丁腈橡胶的缺点是不耐臭氧及芳香族、卤代烃、酮及酯类溶剂,耐低温性差、耐臭氧性差,电性能低劣,弹性稍低。

丁腈橡胶主要用于制造耐油橡胶制品,不宜做绝缘材料。

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耐油制品,如O型环、蛇(软)皮管、油封、皮碗、膜片、活门、垫圈、波纹管、燃料箱衬胶、油罐衬里、印刷消耗品、印刷辊筒、绝缘地面垫板、硬橡胶零件、耐油鞋底、织物涂层、泵的叶轮、油井刷布、管螺纹保护层、电线包皮、粘合剂、橡胶手套以及食品包装用薄膜等方面,在汽车、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纺织、印刷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图7.3 丁腈橡胶上下游产业链为了适应汽车工业、石油开采与炼制工业对橡胶部件更苛刻的要求,国外丁腈橡胶生产商不断推出专用化、差别化及高性能化的特种丁腈橡胶产品,已开发出多种特殊用途的NBR。

如HNBR、PNBR、液态丁腈橡胶(LNBR)、XNBR、共沉胶以及预交联丁腈橡胶等。

这些特种丁腈橡胶以其优异的性能,使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成为NBR产品重要的分支。

HNBR是最主要的特种丁腈橡胶,目前世界总生产能力已达2.2万吨/年,生产厂家主要有德国Lanxess公司(生产能力为1.0万吨/年)、日本Zeon化学公司(生产能力为1.2万吨/年)。

主要的HNBR品种有德国Lanxess公司的Therban系列,加拿大Polysar公司的Torna系列(现已经隶属于Lanxess公司)和日本Zeon公司的Zelpo系列等。

2003年荷兰DSM公司以Thortan 产品商标挺进HNBR领域,正式进入HNBR商业市场。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采用自行开发的技术建成30 吨/年HNBR中间试验装置,并有批量产品投放市场。

到目前为此,世界上PNBR牌号已达30余种,且产量最大,用途最广。

美国PNBR已占NBR总量的10%以上,西欧已达30%。

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已用PNBR部分地取代了块状橡胶。

PNBR重要应用领域是作为合成树脂或塑料的改性剂,与环氧树脂并用,改性酚醛树脂、PVC塑料、ABS树脂、聚酰树脂、聚丙烯、聚醋酸乙烯等,还可直接用作橡胶制品。

例如,70%的PNBR和30%的PVC掺混物可用来生产电线和电缆套以及工作鞋和军用鞋底,这种掺混物制造的模压和挤压机械制品具有耐油、耐臭氧和耐气候的性能。

LNBR也是NBR受欢迎的品种之一,是一类低相对分子质量的合成聚合物,常温下是液态。

LNBR主要用于树脂改性如环氧树脂改性,使其具有良好的韧性。

LNBR也可用于潜油电机的灌油材料和电缆终端的灌封材料,也可用于水轮机抗气蚀、抗磨损材料。

LNBR一般包括液体终端羧基NBR、液体端琉基NBR、端羟基NBR等产品类型。

丁腈胶乳主要用于耐污染、耐油脂的纸张湿边添加剂。

产品包括屏敝纸带、高强度建筑用纸、砂纸和特种纸带及标签用纸等。

在丁腈胶乳中,尤以羧基改性丁腈胶乳性能好,用途最广。

这是由于分子链中引入了羧基,增加反应活性,使胶乳具备更强的粘接力,可用于制作纸浆胶乳、再生皮革胶乳、织物涂布胶乳及各种模塑成型产品。

市场上的XNBR可分为模塑用、浸渍用及粘合剂用XNBRL等不同类型的胶乳。

XNBR是一种可与聚氨酯媲美的丁腈橡胶,一般以胶乳化形式存在或广泛用于涂料、泡沫橡胶、粘合剂、浸渍成型产品等。

因腈含量的提高,更具有优异的耐油性,模塑产品机械强度高,涂膜柔软。

丁腈橡胶是丁二烯与丙烯腈的共聚物。

丁腈橡胶的总产量虽然不大,但品种繁多,应用广泛。

内容摘自六鉴化工咨询()发布《丁腈橡胶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