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液科病例讨论PPT课件

血液科病例讨论PPT课件


·
2
◆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慢性病史。否认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 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手术、外伤、 输血史。
◆ 个人史:否认吸烟饮酒史。
◆ 月经史:目前已停经2月,妊娠8+周。
◆ 婚育史:已婚已育,家人体健。
◆ 家族史:否认特殊家族遗传病史。
·
3
体格检查
◆ 神清,气平,精神可,查体配合,全身皮 肤未见出血点,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 未及肿大,颈软,气管居中,双侧扁桃体 Ⅱ度肿大,两肺呼吸音粗,未及明显干湿 罗音,心脏浊音界无扩大,HR 92次/分, 律齐,各瓣膜未闻及杂音,全腹软,无压 痛、反跳痛及肌卫,肝肋下1cm可及,脾肋 下未及,双下肢无浮肿。
LOGO
血液科病例讨论
·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病例摘要
◆ 患者女性,30岁,因“咽痛4天”入院。 ◆ 患者4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咽痛、乏力、
低热,体温最高37.8度,伴咳嗽,咽部清 水样分泌物增多,伴恶心、纳差,无头晕、 无鼻塞流涕等不适,遂至宝中心就诊,查 血常规:红细胞2.85*10^12/L,血红蛋白 88g/L,白细胞 1.8*10^9/L,血小板 13*10^9/L,今为进一步诊治,门诊拟“全 血细胞减少”收治入院。(2012-4-27)
◆ DIC的实验室诊断结果阳性率高。即:活化部分凝血
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硫 酸鱼精蛋白试验3P(+),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 优质蛋白融解时间缩短→导致出血甚至DIC
·
12
M3a:胞质中充满粗大的嗜苯胺蓝颗粒, 且密集融合分布,颗粒也可以覆盖在校上。
·
13
M3b:胞质中嗜苯胺蓝颗粒细小,而 密集分布。
·
14
鉴别诊断
◆ 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该病的RAEB及RAEB-T型除病态造 血外,外周血中有原始和幼稚细胞,全血细胞减少和染色 体异常,易与白血病相混淆。但骨髓中原始细胞不到30%。
◆ 2.某些感染引起的白细胞异常 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血象中出现异形淋巴细胞,但形态与原始细胞不同,血清 中嗜异性抗体效价逐步上升,病程短,可自愈。百日咳、 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风疹等病毒感染时,血象中淋巴 细胞增多,但淋巴细胞形态正常,病程良性,多可自愈。
·
8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型)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以早幼粒细胞增 生为主的急性白血病,为FAB分型的M3型。 起病多急骤,迅速恶化,出血倾向明显, 易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外周血白细胞 数常不增高,骨髓中早幼粒细胞>30%。这 类白血病可通过诱导白血病细胞成熟分化 或凋亡使之缓解。
·
9
临床表现
·
16
SUCCESS
THANK YOU
2020/12/11
·
17
诱导缓解治疗
◆ 1.能耐受以蒽环类为基础化疗的患者,根据诱 导前外周血WBC进行危险分层治疗。 低中危组(诱导前外周血WBC≤10*10^9/L)
①全反式维甲酸(ATRA)+去甲氧柔红霉素(IDA)或柔 红霉素(DNR)+三氧化二砷(ATO)
◆ 3.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 在药物或某些感染引起的粒 细胞缺乏症的恢复期,骨髓中早幼粒细胞明显增加。但该 症多有明确病因,血小板正常,早幼粒细胞中无Auer小体。 短期内骨髓成熟粒细胞恢复正常。
·
15
治疗(参照指南)
◆ 诱导缓解治疗: ◆ 缓解后治疗: ◆ 复发及难治APL治疗: ◆ 对症支持治疗:
·
11
主要实验室检查
◆ 骨髓象:增生极度或明显活跃,很少见增生低下,分类
中可见清一色颗粒异常(化疗时释放促凝物质导致出血原 因之一)的早幼粒细胞,占有核细胞的30~90%以上,过 氧化酶、苏丹黑、非特异性酯酶染色(+)
◆ 染色体检查:90~95%的病例有17号染色体长臂缺失,
移位至15号染色体。改移位使15号染色体的PML(早幼粒 白血病基因)与17号染色体上的维甲酸受体基因(RARα )形成PML-RARα融和基因(它是M3发病及应用全反式维 甲酸治疗有效的分子基础)
②ATRA+IDA或DNR
高危组(诱导前外周血WBC>10*10^9/L)
①ATRA+ATO+IDA或DNR ②ATRA+IDA ③ATRA+DNR±阿糖胞苷(Ara—C)
·
18
2.不能耐受以蒽环类为基础化疗的患者,予 ATRA+ATO治疗。
(1)药物使用剂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当 调整):ATRA 20mg·m2·d口服至血液学完全 缓解(CR);ATO 0.16mg·kg·d静脉滴注至 血液学CR;IDA 8~12mg·m2·d静脉注射,第 2、4、6或第8天;DNR 45~90mg·m2·d静脉 注射,第2、4、6或第8天;Ara-C 150mg·m2·d静脉注射,第1-7天。
·
4
辅助检查
◆ 血常规:红细胞2.92*10^12/L,血红蛋白 79g/L,白细胞 1.73*10^9/L,血小板 11*10^9/L,CRP44mg/L
◆ 凝血功能:PT 13S,APTT 38.3S,TT 13.4S,FIB 2.94g/L,D2 35.2ug/L,FDP 158.2ug/ml,3P弱阳性
1、贫血 常常为白血病的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 脸色苍白,自觉虚弱乏力、多汗。
2、发热 半数以上的患者以发热为早期表现,可 为38度以下的低热,或39度甚至40度以上的高热。 多数为反复不规则的发热
3、出血 白血病以出血为早期表现者近40%,出血 可发生在全身各个部位,常见于皮肤不明原因的 瘀斑,口腔、鼻腔、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等。M3 最为常见,发生率高达72~94%,明显多于其他 类型AL,发病早期或化疗早期极易合并DIC或内出 血而死亡。
·
10
4、原因不明无痛性肿大
(1)浅表淋巴结的肿大,以颌下、颈 部、锁骨上、腋下及腹股沟处多见,往往 没有明显疼痛。
(2)一侧性睾丸无痛性肿大。
(3)部分患者感到右上腹肝区、左上 腹脾区不适和疼痛。体检可发现肝脾肿大。 胸骨下端可有压痛。
5、可有头痛、恶心、呕吐、偏瘫、意识丧失 等神经系统症状是白血病对脑细胞和脑膜 浸润的缘故。
◆ 绒毛膜促性腺素 71109mIU/ul
·
5
◆ 骨穿
·
6
初步诊断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型)
◆ 诊断依据 青年女性,急性起病 症状:乏力、低热、纳差 体征:肝区轻度肿大 血象+凝血:凝血功能偏低,全血细胞减少 骨穿检查:早幼粒细胞>30%(确诊)
·
7
提出问题:
◆ 还需完善哪些检查? ◆ 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 如何选择治疗方案? ◆ 治疗存在哪些风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