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新能源车龙头企业各维度比较分析报告

2017年新能源车龙头企业各维度比较分析报告

2017年新能源车龙头企业各维度比较分析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7年8月正文目录1. 新能源汽车促进动力电池产业大发展,龙头企业强者恒强 (5)1.1. 新能源汽车放量,拉动国内动力电池发展 (5)1.2. 全球化趋势明显,需求扩张迎黄金时代 (7)1.2.1. 特斯拉引领,传统汽车厂商加速电动化步伐 (7)3、Roadster四款电动汽车车型。

(8)1.2.2. 动力电池在全球市场需求可观,国内外企业加速扩产 (9)1.3. 企业扩产、政策趋紧背景下龙头企业优势凸显 (10)1.3.1. 电池产能结构性过剩,市场份额向龙头企业集中 (10)1.3.2. 动力电池新规将至,低端产能将逐步淘汰 (14)1.4. 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竞争格局 (15)2. 过去:国内外龙头企业发展历程对比 (17)2.1. CATL:高起点,发展最为迅速 (17)2.2. 比亚迪:起步早,从3C转型动力 (19)2.3. 国轩高科:动力电池起家,深耕行业 (21)2.4. 松下:业务庞杂,合作特斯拉实现动力电池大发展 (23)3. 现在:国内外龙头企业经营布局对比 (26)3.1. 技术路线各有不同,产品结构存在差异化 (26)3.1.1. CATL:较早布局三元电池,具有先发优势,快充技术领先 (27)3.1.2. 比亚迪:磷酸铁锂体系代表企业,初步布局三元 (30)3.1.3. 国轩高科:磷酸铁锂为主,布局三元初显成效,钛酸锂尚在技术储备中 (31)3.1.4. 松下:三元技术成熟,高镍三元NCA引领潮流 (33)3.2.1. CATL:全链条动力电池研发,多方合作打造产业链共同体 (35)3.2.2. 比亚迪:打通上游产业链,从封闭走向开放 (40)3.2.3. 国轩高科:动力电池产业链布局最为全面,实现协同效应最大化 (42)3.2.4. 松下:打造规模化低成本动力电池供应商 (45)4. 未来:国内外龙头企业未来规划对比 (48)4.1. 产能规划对比 (48)4.2. 高能量密度电池规划对比 (50)5. 投资建议:紧抓动力电池产业链龙头 (53)5.1. 投资建议 (53)5.2. 重点公司分析 (53)5.2.1. 国轩高科(002074.SZ)——动力电池纯正标的,龙头地位难以撼动 (53)5.2.2. 杉杉股份(600884.SH)——完善锂电材料布局,巩固龙头地位 (55)5.2.3. 星源材质(300568.SZ)——产能扩张,隔膜龙头开辟国外市场 (57)5.2.4. 创新股份(002812.SZ)——中高端湿法隔膜龙头,打造世界级供应商 (59)5.2.5. 诺德股份(600110.SH)——聚焦铜箔主业,持续受益动力电池需求扩张 (61)5.2.6. 科达利(002850.SZ)——技术领先,锂电结构件龙头成长迅速 (63)6. 风险因素 (65)图目录图1:2011-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情况 (5)图2:2011-2016年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情况 (6)图4:国内动力电池市场规模及预测 (7)图5:特斯拉Model 3车型示意图 (8)图6:动力电池产能结构过剩 (11)图7:动力电池产业存在结构性过剩问题 (12)图8:2015年国内动力电池厂商TOP5市场份额 (13)图9:2016年国内动力电池厂商TOP5市场份额 (13)图10:2016年全球锂电池竞争格局 (14)图11:《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提高产能门槛 (14)图12:中日韩三国在动力电池行业的市场份额 (15)图13:CATL大事记 (17)图14:CATL年产量连续两年翻倍增长 (18)图15:2017一季度CATL装机量超越比亚迪 (18)图16:比亚迪大事记 (20)图17:2014-2016年比亚迪动力电池出货量增长迅猛 (21)图18:2017Q1起比亚迪动力电池装机量被CATL反超 (21)图19:国轩高科大事记 (22)图20:国轩高科市占率稳中有升 (23)图21:2017H1前十大电池厂商出货量情况 (23)图22:松下主营业务 (24)图23:松下集团营业收入情况 (25)图24:松下集团净利润情况 (25)图25:松下动力电池出货量多年来占据全球第一 (26)图26:不同形状的动力电池比较 (27)图27:CATL产品体系 (28)图28:2016-2020年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用量预测(单位:Gwh) (29)图29:CATL快充电池方案 (30)图30:比亚迪唐100示意图 (31)图32:国轩高科快速切入新能源乘用车领域,三元电池布局取得突破 (33)图33:松下动力电池技术路线 (34)图34:21700和18650电池相比能量密度提升 (34)图35:CATL掌握完整动力电池研发体系 (36)图36:2017年4-6批新能源车推广目录主要电池企业配套车型数 (37)图37:“车企+电池厂”合资模式正在兴起 (38)图38:CATL与上汽集团新设合资公司 (39)图39:CATL与宝马部分合作车型 (39)图40:比亚迪垂直整合供应链 (40)图41:比亚迪全产业链布局 (42)图42:国轩高科主要乘用车合作车型 (44)图43:国轩高科产业链布局完善 (45)图44:松下客户及配套车型(不完全统计) (46)图45:2015年松下在中国车载事业销售额结构 (47)图46:2020年松下在中国车载事业预计销售额结构 (47)图47:比亚迪、CATL和国轩高科的扩产计划对比 (50)图49:国轩高科历年营业收入状况 (54)图50:国轩高科历年归母净利润状况 (54)图51:杉杉股份历年营业收入状况 (57)图52:杉杉股份历年归母净利润状况 (57)图53:星源材质历年营业收入状况 (59)图54:星源材质历年归母净利润状况 (59)图55:创新股份历年营业收入状况 (61)图56:创新股份历年归母净利润状况 (61)图57:诺德股份历年营业收入状况 (63)图58:诺德股份历年归母净利润状况 (63)图59:科达利历年营业收入状况 (65)图60:科达利历年归母净利润状况 (65)表目录表1:特斯拉电动汽车车型 (8)表2:主要传统汽车厂商电动汽车战略总括 (9)表3:2020年各大传统汽车厂商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测 (9)表4:2020年动力电池需求量预测 (10)表5:2016年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企业产量TOP10(单位:MWh) (16)表6:2016年中国锂动力电池企业出货量TOP10 (17)表7:不同正极材料下的电池能量密度参数 (27)表8:2016年中国动力锂离子电池销售收入TOP4企业 (29)表9:磷酸铁锂电池与磷酸铁锂锰电池性能对比 (30)表10:国轩高科电池生产基地投产情况 (32)表11:21700和18650电池规格比较 (35)表12:不同三元材料电池的特性 (35)表13:CATL供应商多数来自国内 (36)表14:CATL主要客户 (37)表15:比亚迪供应商 (41)表16:国轩高科电池材料供应商 (42)表17:国轩高科配股募集资金投向 (43)表18:国轩高科主要客户 (43)表19:松下动力电池现有材料供应商 (48)表20:三家国内主要电池厂商扩产规划(单位:GWh) (49)表21:三家主要国内电池厂商能量密度规划和实施路径 (51)表22:科达利前五大客户销售情况 (64)1. 新能源汽车促进动力电池产业大发展,龙头企业强者恒强1.1. 新能源汽车放量,拉动国内动力电池发展根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同比累计分别增长19.7%和14.4%。

其中,6月份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6.5万辆和5.9万辆,同比去年分别增长43.4%和33.0%。

随着补贴在政策退坡的影响逐渐被市场消化,在经历了年初的销量遇冷后,新能源汽车在年中开始回暖并迈入放量阶段。

根据工信部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

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高速发展时期,作为其主要动力来源,动力电池的需求也大幅增加。

新能源汽车从2014年起开启快速增长模式,2015年实现放量进入高速成长期。

作为新能源整车的上游产业,动力电池的发展与新能源汽车保持同步,也在近三年实现了高速的增长。

从动力电池历年出货量看,2014年,动力电池出货量实现超过300%的同比增长率,至2015年绝对出货量从5.9GWh跃升至17GWh,同比增长近3倍。

2016年,动力电池达到30.5Gwh,同比增长79.4%,五年复合增长率达119.4%。

图1:2011-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情况图2:2011-2016年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情况未来,在市场需求和双积分制的驱动下,动力电池的需求将延续高增长态势。

根据我们的预测,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达209万辆。

根据车型不同乘以对应的单车带电量后,预计动力电池需求量为108.7GWh,年复合增长率为37.4%。

动力电池锂电池的价格我们按照2016年及以前2200元/kwh,2017年1700元/kwh,2018-2020年在2017年基础上每年价格下降15%来估算,预计2020年国内动力电池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135亿元。

图3:国内动力电池需求量及预测图4:国内动力电池市场规模及预测1.2. 全球化趋势明显,需求扩张迎黄金时代1.2.1. 特斯拉引领,传统汽车厂商加速电动化步伐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航者,特斯拉早在2004年就提出了电动汽车“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先开发生产面向小众的高端汽车,再逐步向中低端汽车布局,最后推出价格能被普通大众接受的低成本经济型电动汽车。

截至目前,特斯拉共推出了Model S、Model X、Model3、Roadster四款电动汽车车型。

表1:特斯拉电动汽车车型其中,Model 3自发布至今已经收获超50万张订单,首款实车已于2017年7月7日下线,并将在7月28日完成首批30辆Model 3的交付。

按照其规划,8月产量将逐步达到100辆,9月超过1500辆,12月将达5000台/周,即月产量2万辆。

图5:特斯拉Model 3车型示意图在特斯拉掀起新能源汽车全球化之后,各大传统车企也不甘示弱,相继发布电动车计划以期在电动化大潮流中分得一席之地。

大众、福特、戴姆勒、本田、丰田等厂商都针对车型、销量、产能都做出了规划。

表2:主要传统汽车厂商电动汽车战略总括1.2.2. 动力电池在全球市场需求可观,国内外企业加速扩产对于各大传统厂商的新能源汽车规划,部分车企给出了2020年前后具体的目标销量;部分车企规划了其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规划,对此,我们按照近五年全球汽车销量 3.7%的复合增速预计出2020年所有车型销量,并相应地测算出新能源汽车预计销量,得出下表:表3:2020年各大传统汽车厂商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测2016年,全球汽车销量达到9385.64万辆,以上主要国际车企所有车型的销量占比为6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