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艺学第四章培训课件
工业发酵所需的无菌空气要求高,用量大,故选择运行可靠、操作方便、 设备简单、节省材料和减少动力消耗的有效除菌方法。
2020/7/5
1. 辐射杀菌
理论上,声能、高能阴极射线、X射线、γ射线、β射线、紫外线 等都能破坏蛋白质活性而起杀菌作用。但具体的杀菌机理研究比较少, 了解得较多的是紫外线杀菌,紫外线波长为2537-2650 À时杀菌效力最 强,它的杀菌力与紫外线的强度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020/7/5
2020/7/5
高空采风、两次冷却、两次分油水、 适当加热流程
2020/7/5
冷热空气直接混合式空气除菌流程
2020/7/5
高效前置过滤除菌流程
2020/7/5
2020/7/5
四 空气过滤器设计
1、惯性捕集作用
在过滤器中的滤层交错着无数的纤维,好像形成层层的网 格,随着纤维直径减小,充填密度的增大,所形成的网格 就越紧密,网格的层数也就越多,纤维间的间隙就越小。 当带有微生物的空气通过滤层时,无论顺纤维方向流动或 是垂直于纤维方向流动,仅能从纤维的间隙通过。由于纤 维交错所阻迫,使空气要不断改变运动方向和速度才能通 过滤层。
2020/7/5
1. 经第一次冷却后,大部分的水、油都已结成较大的雾粒,且雾粒浓 度比较大,故适宜用旋风分离器分离。 2. 第二冷却器使空气进一步冷却后析出一部分较小的雾粒,宜采用丝 网分离器分离,发挥丝网能够分离较小直径的雾粒和分离效果高的作 用。 3. 经二次分离的空气带的雾沫就较少,两级冷却可以减少油膜污染对 传热的影响。 4. 若采用低温的地下水,可采用串联来减少冷却水用量。在没有低温 地下水时,第二级可采用冰水冷却,通常第一级冷却到30一35℃,第 二级冷都到20-25℃。除水后,空气的相对湿度还是l00%,可用加热 的办法把空气的相对湿度降到50一60%。
常用的过滤介质有棉花、活性炭或玻璃纤维、有机合成纤维、有机、 无机和金属烧结材料等。
当过滤介质孔隙小于或大大小于被过滤的微粒直径时, 通常称为绝对过滤。
2020/7/5
三 典型的空气除菌流程分析
发酵生产中制备无菌空气的大致过程如下:
空气 高空取气管 除尘器 空气压缩机
贮气罐
一级冷却器 油水分离器
二级分离器 除雾气 加热器
2) 在进入发酵罐前应加装分过滤器以保证安全;采用该系统压缩机能 量消耗会相应增大,压缩机耐热性能要增加,其零部件也要选用耐 热材料。
2020/7/5
2020/7/5
3.静电除菌
原理:利用静电引力吸附带电粒子而达到除菌除尘的目的。悬浮于空气 中的微生物、微生物孢子大多带有不同的电荷,没有带电荷的微粒在进 入高压静电场时都会被电离变成带电微粒。
压缩过程中又有可能夹带机器润滑油的烟雾。
2020/7/5
对空气除菌流程的要求
1. 流程的制订就根据所在的地理、气候环境和设备条件而考虑。如在环 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要考虑改变吸风的条件,以降低过滤器的负 荷;在温暖潮湿的南方,要加强除水设施,以发挥过滤器的最大除菌 效率;在压缩机耗油严重的设备流程中则要加强消除油雾的污染等。
2020/7/5
4)空气含菌量测定 难以准确测定,一般采用培养法和光学法。 目前我国采用Y-09-1型粒子计数器,是利用微粒对光 线散射作用来测量粒子大小和数量的。总菌数的测定; 重叠细菌则难以测准。
2020/7/5
二 空气的除菌方法
空气除菌就是除去或杀灭空气中的微生物。 破环生物体活性的方法较多,如辐射杀菌、加热杀菌、化学药物杀 菌,都是将有机体蛋白质变性而破坏其活力。而静电吸附和介质过滤 的方法是把微生物的粒子用分离方法除去。
2020/7/5
(二)发酵对空气无菌程度的要求
1) 好气性发酵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无菌空气,空气要作到绝对无菌在目 前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经济的。 2) 不同的发酵,由于所采用菌种的生长能力强弱、生长速度的快慢、 分泌物的性质、发酵周期的长短、培养物的营养成分和PH值的差异, 对所用的无菌空气的无菌程度有不同的要求。
2020/7/5
设df为纤维断面的直径,当微粒随气流以一定速度垂直向纤维方向
运动时,因障碍物(介质)的出现,空气流线由直线变成曲线,即当
气流突然改变方向时,它离开主导气流;气流宽度b以内的粒子, 与介质碰撞而被捕集。
纤维能滞留微粒的宽度区间b与纤维直径df之比,称为单纤维的惯
式中 c :层流滑动修正系数;
v
:微粒(即空气)的流
0
d f :纤维直径, m ;
速, m / s ;
d
:微粒直径,
p
m;
:微粒密度,
p
kg / m 3;
:空气粘度, Pa s
2020/7/5
由上式可见:空气流速v0是影响捕集效率的重要参数。在一定条件 下(微生物微粒直径、纤维直径、空气温度),改变气流的流速就是 改变微粒的运动惯性力;当气流速度下降时,微粒的运动速度随之 下降,微粒的动量减少,惯性力减弱,微粒脱离主导气流的可能性 也减少,相应纤维滞留微粒的宽度b减小,即捕集效率下降。气流 速度下降到微粒的惯性力不足以使其脱离主导气流对纤维产生碰撞 ,即在气流的任一处,微粒也随气流改变运动方向绕过纤维前进, 即b=o时,惯性力无因次准数φ=1/16,纤维的碰撞滞留效率等于 零,这时的气流速度称为惯性碰撞的临界速度vc。vc是空气在纤维 网格间隙的真实速度,它与容器空截面时空气速度vs的关系受填充 密度α的影响。
第三节 空气除菌
• 一 空气中的微生物 • 二 空气除菌方法 • 三 典型的空气除菌流程 • 四 空气过滤设计
2020/7/5
一 空气中的微生物
耗氧微生物在繁殖培养过程中都需要氧气,通常以空气作为氧源。 但空气中含各种各样的微生物,会随着空气进入培养基中,在适宜的 条件下,大量繁殖,消耗营养物质,产生代谢产物,干扰甚至破坏发 酵的正常进行,使发酵产品的效价降低,产量下降,甚至造成发酵彻 底失败等。
2020/7/5
2. 空气被压缩即放出内能而使温度升高,必需将其迅速冷却,以减少 压缩机的负荷,保证机器正常运行。空气冷却将析出大量的冷凝水 形成水雾,必须将其除去,否则带入过滤器将会严重影响过滤效 果。
3. 冷却与除水除油的措施,可根据各地环境气候条件而改变,通常要 求压缩空气的相对湿度为50%-60%时通过过滤器为好。
图4-1为利用空气压缩时放出的热量进行保温杀菌。
空气进口温度为21℃,空气的出口温 度为187-198℃,压力为0.7MPa。从 压缩机出口到空气贮罐段管道加保温 层进行保温,使空气达到高温后保持 一段时间,保证微生物死亡。
2020/7/5
1) 为了延长空气的高温时间,防止空气在贮罐中走短路,最好在贮罐 内加装导简。采用热杀菌装置时,还应装有空气冷却器,并排除冷 凝水,以防止在管道设备死角积聚而造成杂菌繁殖的场所。
2020/7/5
例题:某除菌流程,空气压力为4工程大气压,要求空气加热到35˚C 时相对湿度φ =60%,问第二级冷却器应至少把空气冷却到多少度 (假定冷却后空气中水雾全部分离)?
x0.62P 2 PbPb
2020/7/5
• 查表得知35˚C时空气中的饱和水蒸汽分压是5619帕, 加热前冷空 气的相对湿度φ=100%。
因此空气的除菌成为耗氧发酵的一个重要环节。
2020/7/5
除菌的方法很多,如过滤除菌、热杀菌、静电除菌、辐射杀菌等,各种方 ٠
法的除菌效果、设备条件、经济指标各不相同。
实际生产中所需要的除菌程度根据发酵工艺要求而定,即要避免染菌,又٠ 要尽量简化除菌流程,以减少设备投资和正常运转的动力消耗。
(一)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 微生物在固体或液体培养物中繁殖后,很多细小而轻的菌体、芽孢或孢
常用于洁净工作台、洁净工作室所需无菌无尘空气的第一次除尘, 配合高效过滤器使用。
但对于一些直径很小的微粒,它所带的电荷很小,当产生的引力等于或小 于气流对微粒的拖带力或微粒布朗扩散运动的动量时,则微粒就不能被吸附而 沉降,所以静电除尘对很小的微粒效率较低。
2020/7/5
4.过滤除菌法
是目前发酵工业中经济实用的空气除菌方法,是采用定期灭菌的介 质来阻截流过空气所含的微生物,而取得无菌空气的。
• 查水蒸汽分压表知26 ˚ C水的蒸汽压为3371帕,就是说第二级冷却 器至少应把空气冷却到26 ˚ C。
2020/7/5
• 对于气候很干燥的地方,或寒冷的冬天,可将流程简化 ,只用第一冷却器,将空气冷却到35 ˚ C即可满足相对 湿度φ=60%而进过滤器。它所要求的条件是:
• 查表得知当6˚C相对湿度是80%时,或12 ˚ C相对湿度 60%时,水蒸汽分压为843.4帕。
2020/7/5
3)无菌要求:在发酵过程中不因空气染菌而造成损失。 一般要求1000次使用周期中只允许有一个菌通过,即经除菌后空
气的无菌程度为N=10-3。
2020/7/5
通常细菌繁殖一代只需20-30min,如果发酵过程中进 入一个细菌,则繁殖15h后,可达到109(10亿)个。则大量 的杂菌就使发酵受到严重干扰或失败,故是以进入1-2个杂 菌即失败作为依据的。
• 流程的分析计算
2020/7/5
(二)两级分离、两次冷却、一次加热的空气除 菌流程
2020/7/5
1.是一个比较完善的空气除菌流程,它可适应各种的气候条件,能充
分的分离空气中含有的水分,使空气在低的相对湿度下进入过滤器, 提高过滤效率。 2.流程的特点是:两次冷却、两次分离、适当加热。两次冷却、两次 分离油水的好处是:能提高传热系数,节约冷却用水;油水雾分离得 比较完全。
2020/7/5
(三)高效前置过滤除菌流程(无菌程度高)
1—高效前置过滤器,2—压缩机,3—贮罐,4—冷却器,5—丝网分离 器,6—加热器,7—总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