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乒乓球文化内涵探究

乒乓球文化内涵探究

乒乓球文化内涵探究[摘要]关于乒乓球文化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在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和体育社会学的指导下,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乒乓球文化的内涵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究,系统地阐述了乒乓球文化的定义、分类、特征和功能,以期望为乒乓球文化的发展与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乒乓球文化;体育文化;内涵1前言乒乓球运动发展至今已逾百年,现今,乒乓球作为一种体育项目已在全球广泛传播,并拥有了大量的乒乓球专业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科技人员、乒乓球迷和乒乓球器械、设备等资源,在中国,乒乓球更是被誉为“国球”,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乒乓球运动的传播与发展,必然地形成了乒乓球文化,乒乓球文化引领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可以说,乒乓球文化是保障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源动力。

因此,研究乒乓球文化对于促进乒乓球运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同时,研究乒乓球文化也是挖潜和发挥体育文化作用的重要渠道。

2文化与体育文化的基本涵义2.1文化的基本涵义。

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现实与抽象的结晶。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范畴之分,广义上认为它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狭义上主要指人类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文化具有延续性、民族性、阶级性和时代性等特征。

关于文化的研究开始较早,十九世纪就有一些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文化的概念进行了论述,泰勒是第一个界定文化的学者,他认为:“文化是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它作为社会一分子所习得的任何才能与习惯,是人类为使自己适应其环境和改善其生活方式的努力的总成绩。

”(《原始文化》)。

许嘉璐认为“文化无所不在,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

”(《当前文化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专家、学者对文化的认识不断深入,文化被赋予了新的涵义,成为体现一国或一民族特质的重要标志。

2.2体育文化的基本涵义。

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虽然早已存在,但“体育文化”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提出来的时间较晚。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学术领域思想大解放,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重新恢复研究,文化作为社会学和人类学的重要研究对象,进入了相关研究领域。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中美两国乒乓球相互访问,结束了中美两国20多年来人员交往隔绝的局面,成为举世瞩目的外交事件,史称“乒乓外交”。

与此同时,中国竞技体育事业在“举国体制”引领下快速发展。

体育被人们和学术工作者广泛关注,体育文化作为一个学术概念被学者们广泛重视。

目前,以奥林匹克为核心的体育运动在全球发展迅猛,而体育文化的研究却相对滞后了。

关于什么是体育文化,目前学者们各有说法,卢元镇在《中国体育社会学》一书中认为,“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综合。

大体包括体育认识、体育情感、体育价值、体育理想、体育道德、体育制度和体育的物质条件等。

”这一概念被体育专家、学者较为广泛地认同。

3乒乓球文化3.1乒乓球文化的涵义及分类。

3.1.1乒乓球文化的涵义。

乒乓球文化是随着乒乓球运动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乒乓球运动项目起源于十九世纪末的英国,由网球发展而来,20世纪初在欧洲和亚洲蓬勃发展。

1904年乒乓球运动由日本引入中国并逐步发展起来。

乒乓球作为一种体育运动项目在世界各地的发展,为乒乓球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于什么是乒乓球文化?乒乓球文化包括哪些方面?乒乓球文化与体育文化、文化的关系是怎样的?乒乓球文化的特征和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目前这些问题尚无系统深入地研究,乒乓球文化方面的研究显然已经落后于乒乓球运动项目的发展。

本研究利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座谈法,在结合乒乓球运动项目相关研究和发展的实际情况下,充分征求专家意见,认真总结整理后,认为:乒乓球文化是指人们围绕乒乓球运动项目而形成的观念认识、相关制度、器材设施以及其形成发展过程的总和。

乒乓球及其相关运动器材、设施是乒乓球文化发展的物质载体。

人们追求参加乒乓球体育运动是促进乒乓球文化的制度和设施方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乒乓球文化的形成发展过程反映了乒乓球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的诞生、演进和成熟发展的系列财富。

乒乓球文化是体育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体育文化又是文化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

体育文化必然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和影响,社会文化的变迁也必然会在体育文化上有所反映,而乒乓球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为社会文化的具体缩影。

乒乓球文化与文化、体育文化的关系简单如下图所示。

3.1.2乒乓球文化的分类。

对乒乓球文化的科学分类,一方面有助于补充和体现乒乓球文化的定义,另一方面更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发展乒乓球文化。

关于乒乓球文化的分类,本研究认为应从三个纬度进行展开,即精神(无形)型,物质(有形)型和其形成发展过程(有形与无形)。

乒乓球文化的精神(无形)型,包括观念认识和相关制度。

观念认识具体表现在乒乓球的技战术打法、运动价值、社会参与形式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影响等;相关制度具体体现在乒乓球运动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比赛的章程与规则、比赛的组织与规划、比赛的奖罚措施等。

乒乓球文化的物质(有形)型,包括器材和设施。

器材主要包括球拍、球鞋、运动服饰、球、球台、计分器、专业桌椅、以及科研仪器等专业器材;设施主要包括乒乓球馆及其附属的照明、视听、休闲、办公等设施,此外还包括给乒乓球运动专门开辟的场地、博物馆、纪念雕像、主题展览等相关设施。

乒乓球文化的形成发展过程(有形与无形),主要包括乒乓球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审美意识、历史价值、运动信仰、奖牌、奖杯、吉祥物、纪念手册、纪念邮票等。

以上三个方面基本涵盖了乒乓球文化的所有内容,具体分类参见下表。

3.2乒乓球文化的特征。

探讨与研究乒乓球文化的特征,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乒乓球文化的内涵与作用具有重要价值。

分析乒乓球文化特征,要尤其关注乒乓球文化具有乒乓球和文化的双重属性,同时,也具有体育文化与一般文化的双重属性。

据此,本研究认为乒乓球文化具有:①参与性,即乒乓球作为一种体育运动项目,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是老少皆宜的一项大众运动。

人们不仅能够观看乒乓球比赛,更能够积极参与到该项运动中去,切实体验乒乓球文化具有的各种功能。

②娱乐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消费结构与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乒乓球运动作为人们闲暇时间的体育运动越来越具有娱乐价值。

人们不仅在运动当中体验着身体和心理的快乐,而且在此过程中可以广交朋友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

③观赏性,乒乓球运动具有“小、快、灵、准、狠、变”的独特特点,高水平乒乓球比赛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同时乒乓球文化作为一种具体的体育运动还为人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遗产和精神遗产,如2005年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举办了首届乒乓球文化博物展,包括:1576年在英格兰出版的乒乓游戏木刻作品、19世纪的乒乓游戏金银饰品、乒乓球珍贵图片、奖杯奖牌和著名运动员球拍以及珍贵的纪念邮票、纪念封、与乒乓球有关的火花、烟盒等收藏品。

④竞技(竞争)性,分两个纬度展开,一是乒乓球作为一种竞技比赛本身具有竞技特征,如奥运会乒乓球比赛和世界锦标赛等;二是乒乓球文化在不同的国家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乒乓球文化在国度间存在竞争。

⑤民族性,乒乓球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相结合,具有显著的民族性特征,乒乓球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心理、发展水平、意识形态和管理制度等。

⑥市场性,乒乓球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产生并快速发展,根本原因在于能够满足人们休闲娱乐及强身健体的需求,从经济学角度出发,乒乓球文化还具有市场性,具有经济功能。

探讨与研究乒乓球文化的特征,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乒乓球文化的内涵与作用具有重要价值。

乒乓球文化的五个特征如下表所示。

3.3乒乓球文化的功能3.3.1 教育功能。

乒乓球是一项体育运动项目,它理应具有体育的基本功能。

乒乓球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身体教育和心理教育两个方面。

乒乓球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受到了广大学生和教师的普遍欢迎,乒乓球热是老师、学生课上课下的真实反应;同样的场景出现在广大城市和乡村,乒乓球作为一项大众项目,在中国有着其它体育项目无法比拟的群众基础。

人们在乒乓球运动过程活动中身体的运动技能在不断提高,机体的柔韧性、协调性、敏捷性和适应性都有一定的进步。

同时,乒乓球文化也具有心理教育的重要功能,主要是指与智力有关的发展,如人的知觉、记忆、思维、语言和智力等方面。

当然乒乓球文化的教育功能还有待充分挖掘,总之,乒乓球文化具有很好的身心教育功能。

3.3.2娱乐功能。

乒乓球文化的娱乐功能在其特征中有所说明,这里就不再赘述。

但需要特别强调,当前我国居民尤其是基层群众的文化娱乐项目相对较少,人们参加娱乐项目的机会与种类受到了各种各样条件的制约。

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等各种“富贵病”患病人群在不断增多,据统计,我国患高血压症的人已超过9000万之多,而乒乓球运动可以恰当的缓解这一问题。

乒乓球文化的开展可以丰富人们的娱乐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

3.3.3经济功能。

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人们的经济观念和经济实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其中就包含文化与产业的结合,由此派生出来一个崭新的“文化产业”。

当今社会,文化产业发展的如火如荼,文化的经济功能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发挥的淋漓尽致。

乒乓球文化同样具有经济功能,开发乒乓球文化并融入创意成分,就更能创造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

同时,乒乓球文化还具有提高劳动者身体健康,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积极作用。

3.3.4 政治功能。

体育不是政治的绝缘体。

相反地有时表现的却十分亲密。

首先,发展体育运动需要政治支持;其次,政治确定了体育的性质、价值观念与管理制度;同时,体育能够满足政治的特殊需要,乒乓球文化也不例外。

历史和现实雄辩地证明,乒乓球文化的发展可以振奋民族精神,提高国际地位,促进国内精神文明建设,保持社会和谐,在特定时期还可以作为外交的手段,为政治服务。

综上所述,乒乓球文化的功能主要集中于两大方面:一方面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乒乓球文化可以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培养人的主体意识、竞争观念、团队协作等精神。

乒乓球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的社会化与现代化。

另一方面是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

乒乓球文化的进步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为社会提供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倡导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其具有诱人的经济价值,如今乒乓球文化早已广泛地渗透到了国民经济的第二、第三产业当中,如乒乓球体育用品制作业、乒乓球健身娱乐业、乒乓球赛事等,为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4结语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已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而乒乓球作为一种运动项目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和参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健身意识的增强,体育文化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