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低压配电系统的分析与实现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水平的不断进步,电子技术发展迅速,传统的低压配电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近年来,智能低压配电系统由于其较高的稳定性、功能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场合。
本文作者对智能低压配电系统的用户需求以及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介绍了智能低压配电系统的实现方法。
关键词:智能化;低压配电系统;经济效益;实现方法
中图分类号:f40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智能低压配电系统用户需求分析
1.1用户需求分析
智能低压配电系统是在传统低压配电系统的基础上加入了现代微电脑控制技术,使的整个系统能够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系统的自动化信息采集,以及系统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远程遥控操作等任务。
智能低压配电系统在初期,由于受制于当时电子原材料,计算机网络普及以及电子科技技术水平的限制,导致智能低压配电系统成本要远远高于普通低压配电系统,用户在选择的时候往往会考虑成本低的普通低压配电系统。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业的飞速发展,电子原材料实现了种类的多样化,产品的低价化,以及电子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导致智能低压配电系统价格趋于灵活,随着市场用户对智能低压配电系统需求的多样化,智能低压配电系统可以根据用户不同的功能需要进行模块化组装。
智能低压配电系统再设计之初
就应该充分了解用户需求,然后有针对性设计出系统组合方案,最大可能的能够通用化、模块化、在系统规模上灵活化。
1.2案例分析
近年来,智能低压配电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已经逐渐普及到民用建筑之中。
以下就以重庆市某小区的配电系统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重庆市某小区,是一处规模比较大的民用建筑群,大概居住了2万多的居民,年用电量2 000万 kwh。
随着小区设施的不断完善,现阶段小区内的低压配电房有11个。
虽然小区根据不同区域设立了4个值班室,可是由于小区太大,而且大部分配电房设置在地下,导致小区配电管理效率不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配电系统在发生故障之后,只能通过用户端被动反应,之后才会安排维修人员到故障地点进行检查与维修,这样不仅故障的反应时间过长,而且维修工作也比较被动。
一旦出现比较复杂的故障,就很难得到及时的处理,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用电需求。
第二、由于小区比较大,所以安排了很多的值班人员,可是效率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
根据配电室的值班规定,值班人员需要24小时值守,实行2人 4 班 3 运转的原则进行换岗,这样每个配电室都需要配置8个值班人员。
这样的话,值班室越多需要的值班人员就越多,严重的增加了运行成本。
上述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用电需求,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所以,多数居民要求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处理,保证小区用
电。
这就需要像智能低压配电系统这样的设备来实现配电房的实时监控、远程控制、故障报警等功能,以此达到节约运营成本,或者不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的需求。
由于用户具体状况各不相同,用户也希望系统有比较灵活的组网方式或者是有比较合理的价格的方案,并且包括无线和有线组网多种形式以此来应对不同的场合需求。
二、智能低压配电系统的经济效益
智能低压配电系统可以根据用户不同的需要,不同的使用场合等具体的用户要求,提供专门的解决方案。
同时由于其本身产品种类和功能都比较多,可供用户现场选择的空间也是很大的。
智能低压配电系统最根本的目的是给用户创造价值的同时也给自身带来好的收益,这就要求在给用户提供产品的时候要充分让用户真正了解智能低压系统的优点和以后可带来的经济效益,而不是只让用户注意到成本上的增加部分,这样才能做到想用户所需,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
2. 1 运行效益
智能低压配电系统更安全、更可靠性,如果不采用变电配电计算机监控管理系统,则需要电力管理者对现场进行人工抄表、现场操作、昼夜定时巡视,对各用电回路的电量参数、每个断路器的运行状态、变压器的运行状态、故障报警和故障跳闸的回路和时间等无法及时准确地了解和记录。
2. 2 安全效益
对于一些企业来说,故障停电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
现在已经有很多注重用电质量的企业,组建了配电监控系统用于捕捉和分析暂态故障波形,用于提前发现潜在的故障。
当现场发生供电故障时,智能低压配电系统除通过传统的声光报警通知值班人员,还可通过短信等手段进行通知,可迅速使相关人员获得故障的位置、原因及故障电流等多种参数,帮助用户快速排除故障,减少停电损失。
2. 3 节能效益
通过智能低压配电系统的监控画面,数据库返回的各项信息,能及时了解各个馈电回路的运行状况,便于用户合理地分配电能。
完善的数据采集、管理技术,实现电能管理,能够自动生成系统各部分电能报表数据,帮助用户有效地管理负荷,减少非正常耗电。
2. 4 时间效益
通过智能低压配电系统的主机,用户只需点击,就能实时地对各回路进行操作,迅速做到断电、上电,从而能有效节省时间。
三、智能低压配电系统的实现
3. 1 智能低压配电系统的结构
智能低压配电系统是一套完整的软、硬件结合,若强电结合的系统性产品,智能低压配电系统由系统软件层、通信网络层、智能原件层三部分构成。
其中系统软件层和智能原件层都是考虑用花工程的多样化采用的是模块的设计,后期根据用户实际情况就行模块化
的搭接,通信网络层提供系统软件层和系统元件层的通信连接,随着科技的发展,无线网络传输方案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用户采纳,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3. 2 配电低压监控系统方案的选择
前面提到了智能低压配电系统主要有三部分组成,通信网络层和智能元件层作为系统的基础,正确地进行选择,为用户创造出合适的配电监控系统方案,也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介绍一下常见的通信网络层和智能元件层的搭配方案。
(1)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现场的不同情况及实际经济状况,可提供不同的元件组合,具体有:监测型、半控制型、计控型、通用型、全能型和组合型。
(2)根据连接的对象不同,可使用现有的各种智能元件实现通信,还可以利用对用户现有的老设备进行改造来实现通信。
(3)根据用户现场地域环境的不同,选择合适的通信组网形式,挑选最优化的方案。
四、结束语
如今,智能低压配电系统中监控部分技术已经被很多厂商所掌握,系统功能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强大,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提供更好的服务,切实从用户的角度出发,给用户创造出更适合、更强大、更稳定、性价比更好的系统方案,才是配电监控系统的发展重点所在。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集成电路微型化的趋势,智能低压配电系统向着一体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很多用户都希望厂商能够提供一整套的解决方案,而
不是传统的将元器件、通信组网、监控软件分开选型,一方面能够保证整个系统的统一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也能最大程度的发挥整个系统的功能,避免不同厂家软硬件之间的协调匹配问题。
同时任何一个行业还要随着用户的实际需要不断的进行技术改革创新,才能让智能低压配电系统整个行业良性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温巍. 智能小区自动控制低压配电系统研究[j]. 中国建设
信息. 2009.10:27-29
[2] 陈丁剑. 智能电网中低压一体化配用电监控管理系统[j].
低压电器. 2010.11:23-25
[3] 王瑛. 低压电器企业如何创新发展[j]. 电力设备.
2010.02:18-20
[4] 何瑞华. 低压电器系统集成总体解决方案关键技术探讨[j]. 低压电器. 2009.01:12-14
[5] 吴国沛,刘育权. 智能配电网技术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0.07: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