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 个人所得税法

第七章 个人所得税法


【多选题】张某承包了一家餐厅,餐厅每年支付张某承 包收入10万元,张某不参与分享经营成果;李某承包 了一家国有招待所,承包合同规定每月支付李某工资 4000元,还规定每年要上交承包费50万元,其余经营 成果归李某所有。则下列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说法正确 的是( )。
应纳税所得,无论是来源于中国境内还是中国境外 任何地方,都要在中国境内缴纳个人所得税。
非居民纳税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只就其来 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向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
【案例1】某在我国无住所的外籍人员2010年5月3 日来华工作,2011年9月30日结束工作离华,则 该外籍人员是否为我国的非居民纳税人?
1、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
(1)住所标准和居住时间标准只要具备一个就成为居民 纳税人:
①住所标准: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 性居住;
【注】中国境内:中国大陆地区,不含港、澳、台地区。
②居住时间标准:在中国境内居住满1年。
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即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内,在中国境内居住满365日。
【案例2】某外国人2007年2月12日来华工作,2008年2 月15日回国,2008年3月2日返回中国,2008年11月15 日因工作需要去了日本,2008年12月1日返回中国, 后于2009年11月20日离华回国,则该纳税人( )。
A. 2007年度为我国居民纳税人,2008年度为我国非居民纳税人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指个人承包经营或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 得,包括个人按月或按次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
【注意辨析】注意按照登记和分配的不同情况,区分承 包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的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
个人承包登记 状况
承包后工商登 记改变为个体 工商户的
个人对企事业 单位承包、承 租经营后,工 商登记仍为企 业的
利的企业、机构、组织的所在地; (7)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特许权的使用地。
思考:所得来源地与所得支付地的关系。
三、征税对象
1、工资、薪金所得 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 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 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A. 不予征税项目: (1)独生子女补贴 (2)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
➢ 在计算居住天数时,对临时离境应视同在华”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一次不超过30 日或者多次累计不超过90日的离境。
(2)非居民纳税人的判定条件是以下两条必须同时 具备:
①在我国无住所,且
②在我国不居住或居住不满1年
(3)纳税义务 居民纳税人:负有无限纳税义务。其所取得的
问: (1)依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王先生属于居民纳税人 还是非居民纳税人? (2)王先生应就其哪些收入在中国境内申报纳税?
2、其他
(1)个体工商户、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的 出资者,应就其生产、经营所得自行申报纳税;
(2)其他纳税人的所得实行代扣代缴与个人自 行申报纳税相结合的征收管理制度。扣缴义务人为 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
二、所得来源地的确定
确定原则:
(1)工资、薪金所得:纳税人任职、受雇的公司、企业、 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的所在地
(2)生产、经营所得:生产、经营活动实现地; (3)劳务报酬所得:纳税人实际提供劳务的地点; (4)不动产转让所得:不动产所在地;
动产转让所得:实现转让的地点;
(5)财产租赁所得:以被租赁财产的使用地;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支付利息、股息、红
B. 2008年度为我国居民纳税人,2009年度为我国非居民纳税人
C. 2008年度和2009年度均为我国非居民纳税人
D. 2007年度和2008年度均为我国居民纳税人
【案例3】
2009年1月,中国公民王先生受总公司委派前往驻加拿大 常设机构工作,任职时间为2年。但是由于受到各方面条 件的限制,王先生的妻子和女儿仍留在中国。王先生在 加拿大工作期间,公司驻加拿大常设机构每年支付其工 资收入折合人民币20万元,而且,中国境内总公司仍按 月支付其工资收入7000元;王先生在驻加拿大期间,还 完成了一部关于市场营销策略的学术著作,并由加拿大 一家出版公司出版,取得稿酬收入折合人民币10万元。
第七章 个人所得税法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
的一种税。
个人所得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个人所得税征纳 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自1980年制定以来 经过6次修改,目前适用2011年版。
二、特点
1、分类计征,11类,适用不同的费用减除规定、税率 和计税方法;
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 (3)托儿补助费 (4)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特殊规定: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个人投资者以企业资金为
本人、家庭成员及其相关人员支付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 的消费性支出及购买汽车、住房等财产性支出。
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利润分配,并入投资者个人 的生产经营所得,依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是否交企业 所得税
不交 企业所得税
是否交个人所得税
按照个体户生产经营所得交个人所 得税
承包、承租人对企业经营成果不拥 有所有权,仅按合同(协议)规定 取得一定所得的,应按工资、薪金 缴纳 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 承包、承租人按合同(协议)规定 只向发包方、出租人缴纳一定的费 用,缴纳承包、承租费后的企业的 经营成果归承包、承租人所有的, 其取得的所得,按对企事业单位承 包、承租经营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 得税
➢ 分类征收制 ➢ 综合征收制 ➢ 混合征收制 ➢ 我国:分类征收制——分类与综合相结合 2、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并用; 3、采取课源制和申报制两种征纳方法; 4、直接税,不可转嫁
第二节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内容
一、纳税主体
纳税人包括:中国公民和在华取得所得的外 籍人员和中国的港、澳、台同胞,以及个体 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投资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