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堵水技术
3、机械堵水
工艺技术: 3)、封上、下采
中间,利用封隔器
卡上,打悬空水泥
塞、电缆桥塞、填 砂等工艺封堵下层
(4#)。
3、机械堵水工艺技术:
4)、封中间、采 上下利用封隔器 卡上、下,封堵中 间层采上、下层 (5#) 。
3、机械堵水工艺技术:
封 上 采 下
封 下 采 上
(二)机械堵水工艺技术
封采 上中 下间
1、什么是油井堵水?
是指在生产油井上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控 制地层出水及油井产出水。根据需要,有时把出
水层堵死,有时堵而不死,主要是控制地层出水。
2、油井出水原因:
随着油田开发不断深入,注入水、夹层水等水 窜严重,边水底水更加活跃。再加上油井含水上
升,套管使用年限长、地层水腐蚀、地层应力变
化导致套管破损、错断速度加快,套破出水也日
选择性堵水:
选择性堵水通常理解为,油井堵水有选择性, 出水层要堵但还不能堵死,达到控制地层水从油 井中少产出的目的。通常只能用化学的方法堵水, 即向地层中注入选择性堵剂,进行堵水。适用于 堵注入水(层内出水)。
1、油井堵水工序:
起管
通井
找水(找漏)
验套、验管
下泵生产
试压
钻塞
堵水
2、油井堵水工艺措施
5、挤堵,控制施工排量和压力;
6、钻塞、验效;
4、化学堵水工艺技术:
1# 堵水思路(填砂挤堵):
1、通井、验套; 2、填砂,沉砂,测砂面; 3、完成挤堵管柱; 4、试挤,测吸水; 5、挤堵,侯凝; 6、 钻塞,验堵效,冲砂;
7、合格后下生产管柱生产。
4、化学堵水工艺技术:
3#井堵水思路(全封再射)
4、化学堵水工艺技术:
6#堵水思路(不留塞挤堵)
1、全井验套至合格
2、下入如左图所示的挤堵管柱; 3、试挤,测吸水; 4、全井段挤堵; 5、钻冲塞,侯凝,验堵效;
6、射孔后生产。
5、不同来水堵水方法及控制技术: 底水、边水和注入水,是油田开 发的能量来源,但它们都不可避免地 要从油井产出,因此建立不同来水的 控制技术,是油井堵水发展的一个必 然趋势。
1)、封上、采下;
2)、封下、采上;
3)、封上下、采中间;
4)、封中间、采上下;
5)、水平井(侧钻井)水层封堵;
地质要求:该批井红色标注为出水层,要求对出水层进行有效 封堵,封堵成功后生产其它层。
3、机械堵水工艺技术: 1)、封上采下 (1#)
3、机械堵水工艺技术:
2)、封下、采上(2#)
利用打悬空水泥塞、 电缆桥塞、填砂等工 艺封堵下层;
堵水空间与调剖空间大 小相当,说明油井堵水与注 水井调剖在提高水驱采收率 中占同等重要的地位。
化学堵水的意义
在调剖空间和堵水空间任何位置 放置堵剂,引起高渗透层封堵,都可
改变注入水的液流方向,提高水驱波 及系数从而提高水驱采收率。
1、油井堵水方法:
1). 找水-堵水法,主要目的
是堵水,根据需要采用机械或化学
的方法堵水。 2). 不找水堵水法,主要目的
1、找水-堵水法 1)、先找水:油井堵水的成功与失败关键在 于找准出水层,目前的找水方法有:如用测井 组合图、产液剖面、井温、碳氧比、抽汲、 封隔器、自然伽马、磁定位等方法找水。 2)、再堵水:根据要求,利用卡层(如用下 封隔器、填砂等方法)堵水或注入化学堵水 剂进行堵水。
防范措施:挤堵前先用其它填塞,施工时堵剂浓度要高,密
度控制在1.6-1.7g/ml左右,并适当添加速凝剂;施工时,施 工排量要大,控制在12m3/h左右;堵剂初凝时间应在3h左右。
6、化堵施工中风险评价及防范措施 5)、堵层多、跨度大
危害:一次或两次堵不住,增大堵剂 用量和施工成本。 防范措施:施工时堵剂浓度不要太 高,密度控制在1.5g/ml左右,并适当 添加缓凝剂;施工时,施工排量要大, 控制在12m3/h左右;施工压力适当增 高;堵剂初凝时间应在3h左右。
认识:油井堵水存在问题
1. 成功有效率低; 2. 增产效果差,高含水层通常也是主产层, 封堵后增油效果不理想; 3. 有效期短。
认识:问题原因分析
1)油井堵水多是单井进行,不能产生规模效应;
2)油井堵剂主要设置在近井地带;
3)堵水剂选择性与堵水工艺不配套;
4)油井堵水未与其它增油措施机地结合。
结论:
2)、油井堵水的重要性
随着开发的深入,地下油水关系日趋 复杂,在层间动用、剩余油分布、水 淹级别清楚情况下,结合成熟堵水工
艺技术,能提高油田开发效果。
4、油井堵水方式:
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一机械堵水(物理法);二化 学堵水(化学法)。
机械堵水: 在油井上利用卡封隔器、打悬空水泥塞、 电缆桥塞、填砂等措施,将上、下部油层保 护起来,起到控制油井出水的工艺措施,叫
封堵层
封采 中上 间下
生产层
封堵层
生产层
生产层 封堵层
生产层
封堵层
封堵层
生产层
4、化学堵水工艺技术:
1、分析地质要求,明确封堵目的;
2、查相关料:套管组合、固井质量、作业井史、以前是否 步 封堵及工艺、周围水井注水情况及层位,邻井作业压力等;
骤 3、确定封堵方案;
: 4、现场测吸水,确定挤堵压力和用量;
5、不同来水堵水方法及控制技术:
2)、边水控制技术
⑴判断边水入侵方向;
⑵在边水入侵方向上布井,注入堵水剂,封
堵高渗透层,控制边水入侵。
5、不同来水堵水方法及控制技术:
3)、注入水的控制技术
1. 对应注水井关井泄压; 2. 高压注水,使用低渗透层升压;
3. 低注入速度下注水基堵水剂;
4. 用低流度过顶替液将堵剂过顶替至离井眼 3 m以外; 5. 关井候凝; 6. 恢复生产。
益严重,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加快。
2、油井出水来源: 边水 按 其 来 源 分 为 : 层内水 底水 注入水 层外水 上层水、下层水和夹层水
3、引起出水原因 1)、注入水及边水 由于油层的非均质性及开采方式不当, 使注入水及边水沿高渗透层及高渗透区不
均匀推进,在纵向上形成单层突进,在横
向上形成舌进,使油井过早水淹。
机械堵水。机械堵水可以完全把出水层封住。
只要井况允许,应尽量采取此 方式。优点:成本低,施工周期 短,定位准确,成功率高。缺点: 有效期较短,治标不治本。
化学堵水
指利用化学的方法,向油井中注入一定的化 学堵剂,封堵油井出水层,起到控制油井出水 量的作用,这一过程叫化学堵水。
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控制油层 出水量,即堵而不死;二是封堵 出水层,即堵死出水部位。
1、通井,验套; 2、下挤堵管柱; 3、测吸水,控制堵剂用量和压力 4、全井段挤堵; 5、侯凝,钻塞,验堵效; 6、对生产层重炮; 7、下生产管柱生产。
4、化学堵水工艺技术:
4#井堵水思路(填砂、打 塞、挤堵)
1、通井,验套;
2、填砂,打塞;
3、下挤堵管柱; 4、测吸水,控制堵剂用量和压力
5、挤堵,侯凝;
6、化堵施工中风险评价及防范措施 3)、堵剂上返埋管柱
防范措施:施工前用水灌满油套环空;排净油套环空气体; 对挤堵层负压井,施工的同时向套管灌水,当计算判断堵剂 进入地层时停止灌水,可以保证油套环空充满水。
6、化堵施工中风险评价及防范措施 4)、堵层漏失量较大施工压力上升较慢
原因:地层亏空严重或套管固井质量不高发生窜层。 危害:增大堵剂用量和施工成本,一次或两次堵不住。
6、钻塞,验堵效; 7、继续钻塞至砂面;
8、下生产管柱生产。
4、化学堵水工艺技术:
5#堵水思路:(卡封+填砂(悬空塞))
1、通井验套; 2、下填砂管柱填砂; 3、下带封隔器的挤堵管柱; 4、测吸水,确定堵剂用量和压力; 5、挤堵,侯凝; 6、钻塞,验堵效; 7、合格后继续钻冲人工井底 8、下生产管柱生产。
6、化堵施工中风险评价及防范措施 1)、挤注压力升压快:
防范措施:施工前测吸水,吸水量小于6m3/h时,施工时最
好先替到位,再挤堵;堵剂浓度开始不要太高,密度控制在
1.3-1.6g/ml,并适当添加缓凝剂;施工时,施工排量不要
太大,控制在6-12m3/h;堵剂初凝时间应在3-4h。
6、化堵施工中风险评价及防范措施 2)、挤注压力高
1.油井堵水与注水井调剖在提高水驱采收率 中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2.油井堵水存在的问题使它的作用至今未得
到充分发挥。
1. 油井区块整体堵水; 2. 深部堵水;
3. 选择性堵水;
4. 能控制不同来水的堵水;
5. 与其他措施有机结合的堵水。
原因:地层吸水能力差、堵剂浓度高、施工排量大、堵
剂初凝时间较短。
危害:轻者易造成封堵层堵剂进入量少,封堵效果差,验堵 校达不到要求,有效期短。重者在施工时易造成挤破油套管。
6、化堵施工中风险评价及防范措施 2)、挤注压力高
怎样判断挤爆油、套管?挤破油、套管主要从施工压力
和套管压力变化判断,施工时堵剂进入地层后,施工压力
化学堵水
根据工作实践,目前封堵油井出水层工艺相对简
单,技术相对比较成熟,工作量相对较多;控制油
层出水量,技术难度相对较大,风险很大,技术,
还不太成熟。
化学堵水的意义
调剖空间 拐点 堵水空间
注水井
油井
油水井间压力分布曲线 调剖空间:曲线拐点至注水井这一侧。 堵水空间:曲线拐点至油井这一
化学堵水的意义
3)、上层水、下层水及夹层水
它们是从油层以外来的水,往往是由于固
井质量不高,造成油、水窜层;套管损坏或
误射水层造成的。
3、油井为什么要堵水?
1)、油井出水危害:
1、使某些高产井可能转变为无工业价值的井; 2、使储层结构破坏,造成油井出砂; 3、会腐蚀井下设备,严重时可能引发事故; 4、会使地面的脱水费用增加。 因此, 油井堵水是油田开发中必须及时解决的问题,是 油田开发中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