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沼植物
红树林特殊生殖方式
胎生现象: 胎生现象是红树科植物显著的特 徵。部份的红树林植物果实成熟后并不脱落,而是 形成具有胚芽与根的胎生幼苗,继续自母株吸取养 分,待成熟后再掉落。由於下重土里,能借重力作 用插入软泥中,很快发展出侧根。若无法固著,亦 可藉本身漂浮组织,随海波漂流至适当的地点固著 生长,同时拓殖其生育地。而其於海水中漂流甚至 可以二、三个月不死,是由于含有单宁不易腐烂的 缘故。 一般盐生植物叶片特有紧密且多的栅状组 织,叶片角皮层厚、气孔下陷且数量少,贮水组织 等特性,有些种类叶背有腺毛。这些特征有助于红 树林植物忍受盐度高的环境。红树林.wmv
芦苇
分布于盐沼的芦苇通常是矮生型,在中国海滨 和内陆湖滨都有分布。不论海滨或内陆的芦苇群落 中,常伴生有碱茅,在内陆湖滩盐化程度轻的情况 下,芦苇长势较好,高度可达1 米,为单优势种, 形成纯群落。盐渍性强的地方,芦苇长势不好,如 柴达木盆地的盐沼中的芦苇,其分蘖节密集、簇生, 呈莲座丛状,伴生有水麦冬、海乳草、盐地风毛菊 等肉质盐生植物
4.盐沼植物对环境适应性
盐分胁迫不仅对非盐生植物而且对盐生 植物都会产生伤害作用。这种伤害主要表现 在两方面:盐离子本身产生的伤害和土壤中 高浓度盐离子产生的渗透胁迫伤害。盐生植 物要能够正常生长在盐渍生境中, 必须采取 不同手段去克服这两种胁迫。作物耐盐机理 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从理论上和现象上 将盐生植物对盐度的适应性分为避盐性和耐 盐性。避盐性中又包括稀盐、泌盐和拒盐, 耐盐性又包括各种不同方式。
盐沼
含有大量盐分的湿地。内陆盐沼多分布于干 旱地区,由河流或地下水带来盐分的长期蒸发积 累而成;海滨盐沼分布在河口或海滨浅滩,由海 水浸渍或潮汐交替作用而成。
世界上最大的盐沼——乌尤尼盐沼
乌尤尼盐沼(Salar de Uyuni)位于玻利维亚西南 部天空之镜的乌尤尼小镇附近,是世界最大的盐沼。 东西长约250公里,南北宽约100公里,面积达 10,582平方公里,盛产岩盐与石膏。据考证,数百 万年前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随着地壳不断上升,海 水逐渐退去,留下一个个湖泊。每年冬季,它被雨水 注满,形成一个浅湖;而每年夏季,湖水则干涸,留 下一层以盐为主的矿物质硬壳,中部达6米厚。人们 可以驾车驶过湖面。尤其是在雨后,湖面像镜子一样, 反射着好似不是地球上的、美丽的令人窒息的天空景 色,这也就是传说中的“天空之镜”。
碱蓬
中国的碱蓬群落由多种碱蓬组成,在西 北内陆,盐地碱蓬和角果碱蓬往往形成纯群 落。内蒙古高原草原的碱蓬群落中,常伴生 有蓼科植物剪刀股(西伯利亚蓼)、盐地风 毛菊等。在东部海滨,常由盐吸组成群落, 伴生有海蓬子。部分盐分较重的地段,还有 白刺等。
盐角草
中国的盐角草群落的总盖度可达90 %,以盐 角草为单优势种,有时形成纯群落。有时在边缘伴 生有矮生芦苇和少数其他植物。如在罗布泊伴生翼 花碱蓬,蔬勒河下游伴生有马牙头、碱地风毛菊和 滨海藨草等。盐沼的土壤表层有时为白色盐壳,下 层为极潮湿的黑色污泥。柴达木盆地中芒崖的土壤, 其表层含盐量竟达85.498%,其中氯化钠占 30.454%,硫酸钠占24.24%,其次为重碳酸钠 (0.04 %)、碳酸钠(0.014 %)等。
红树林
红树林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 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 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 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 生物群落。组成的物种包括草本、藤本红树。 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
红树林作用
红树林另一重要生态效益是它的防风消浪、、 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 。 根部特性: 由於生育地均为松软之泥滩地,所 以会有支持根生成,由于长期处於缺氧状态, 因此红树林之根系分布广而浅,气根内部具有 通气道,有助於在盐沼环境下生长。如需要可 由气根向下长成支柱根,进而由支柱根长出地 下根,同时完成支持、固着和吸收的功能。
1.盐沼植物
英文名称:
salt marsh plant
定义:
能在含盐量高的沼泽中生长的植物。
3.我国盐沼植物
2.盐沼群落
盐沼的主要类型盐沼生境不利于植物生长,故 植物种类少,群落结构简单;多为单层,类型 也较少。世界广泛分布的类型主要是盐角草群 落、碱蓬群落、芦苇群落和米草群落。 中国的盐沼以内陆盐湖滩发育的较为典型。常 有盐爪爪群落、盐角草群落、碱蓬群落和芦苇 (矮生型)群落等。
米草
分布于海滩,为海滨先锋植物。中国的米草群落是人工栽培的, 由大米草组成,为天然杂交种。比欧洲海岸米草及美洲互花米 草的植株高大,故称为大米草,原产英国南海岸,法国也有天 然分布。目前在世界许多地方,如爱尔兰、荷兰、联邦德国、 丹麦、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都有栽培。中国于1963年从英 国引进。从辽宁省葫芦岛直到广东省电白的沿海滩地,不少地 方进行了引种栽培,生长很好。 大米草为丛生多年生泌盐植物,喜水耐盐,生长在其他植 物不能生长的海滩中潮间带。叶背面有盐腺,分泌体内盐分。 再生力强,为牲畜喜吃的牧草,成片的大米草群落可作为放牧 场或刈草场。年鲜草产量为每公顷15~30吨,最高每公顷 37.5吨以上。大米草也为海鸟、天鹅、大雁等水禽所喜食。此 外,大米草群落也是海滨动物的栖息场所,海蟹、贝类、软体生植物 它们的耐盐性强,细胞液的浓度高、渗透压高,可达40个大气压以 上,甚至最高达到100个大气压,因而能从含盐量高的土壤中吸取水 分。植物的茎和叶肉质化,而且其肉质性随盐分增高而增强。水分占 植物体的92%以上,呈中性和弱碱性,因此植物在生理性干旱条件 下得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有的植物叶片退化、缩小,或与茎合生成 筒状,仅下表面与外界接触,以减少水分蒸腾,如盐角草。 这些盐生植物灰分含量很高,中国柴达木盆地的盐生植物有的灰分含 量可达30%以上 ②泌盐植物 它们与盐生植物不同,植物体内不积累盐分,而通过泌盐方法,把体 内的盐分排出体外。泌盐植物的叶具有特殊的分泌腺,分泌的液体中 含有氯化钠。水蒸发后盐类结晶遗留在叶表面,然后通过风吹、雨露 淋洗,脱离开植物体;或在秋后随脱落于地表的茎叶到达土壤。分布 于中国西北内陆和海滨的马牙头和红树林中的白骨壤(海榄雌)以及 米草类都属于泌盐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