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
6、确定工序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掌握工艺尺寸链计算; 了解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的内容及格式,能编一个较简单零件 的工艺规程。
第一节 概述
一、生产过程
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称为生产过程。
投入前的 技术准备
毛坯 制造
加工 过程
装配 过程
生产 服务
二、工艺过程及其组成
生产过程中为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 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 过程。
2.选择原则 (1)零件材料的工艺性及组织和力学性能要求。
凸、凹模 型芯---锻件 垫板、固定板-----板件 (2)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尺寸
模座—铸件 直径差距大的阶梯轴 (3)生产类型
箱体:大批量----铸件,单件---焊件 (4)工厂生产条件
二、毛坯形状与尺寸的确定
1.毛坯余量(加工总余量) 毛坯尺寸与零件的设计尺寸之差。 2.毛坯公差
二、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1.工件定位 确定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的过程称为定位; 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位置不变的操作称为夹紧;定位、 夹紧称为装夹 工件正确定位应满足的要求:
(1)应使工件相对于 机床处于一个正确的位置。
凸模固定板加工时, 为保证孔与Ⅰ面垂直, 必须使Ⅰ面与机床的 工作台面平行。
1.工序 工序是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个或同
时对几个工件进行加工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它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
模柄的工艺过程
工序 编号
1 2
3
工序内容
车两端面钻中心孔 车外圆(Φ32留磨 削余量)车槽并倒
角 磨Φ32外圆
设备 车床 车床
外圆磨床
阶梯轴工艺过程 1 2 3
毛坯尺寸的制造公差。
三、模具材料及毛坯 (冲模)
模柄
Q235/20 棒料
上下模座 HT200/HT400/45 铸件
垫板、固定板、卸料板
导料板 45/20 板料
导柱/套 20
棒料
凸、凹模
T10 9SiCr 9Mn2V Cr12
Cr12MoV CrWMn
40Cr PMS SM2 锻件
➢第四节 定位基准的选择
1.粗基准 (1)定义:机械加工的最初工序只能用工件毛坯上未经加
工的表面做定位基准,这种定位基准称为粗基准。 (2)选择 1)为保证加工表面与 不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 尺寸要求,应选不加工 表面作粗基准。
2)若要保证某加工表面切除的余量均匀,应选该表面作粗 基准
(2)定位基准 在加工时,为了保证工件相对于机床和
刀具之间的正确位置(即将工件定位 )所使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
Hale Waihona Puke (3)测量基准A测量时所采用的基准称为
测量基准。
(4)装配基准
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
或部件在产品中的相对
位置所采用的基准称为
装配基准 。
Ø
A B
C
Ø 讨论:加工B时,设计基准?定位基准?
(2)要保证加工精度,位于机床或 夹具上的工件还必须相对于刀具有 一个正确位置。 1)试切法 试切—测量—调整—再试切
多用于单件小批生产。
2.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可沿三个垂直坐标轴
方向平移到任何位置, 通常称工件沿三个垂直 坐标轴具有移动的自由 度;绕三个坐标轴具有 转动的自由度。
三、定位基准的选择
第二节 零件的工艺分析
一、零件结构的工艺分析
基本表面 内、外圆柱表面、圆锥面和平面 零件形状
特殊表面 螺旋面、渐开线齿轮表面、其它 成形表面
各种零件大致分为五大类: 轴类零件、套类零件、盘环类零件、叉架类零件以及箱体。
分析零件制造的可行性、经济性
零件结构工艺性比较:
二、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
1.零件的技术要求: 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各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表面 质量、零件材料、热处理及其它要求。
2.工步 工步是在加工表面和加工工具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 那一部分工序。
(1)工件在一次装夹后连 续进行若干相同的工步时 ,常填写为一个工步 。
(2)复合工步 用几把刀具或复合刀具,同时加工
同一工件上的几个表面,称为复合工 步。在工艺文件上,复合工步应视为 一个工步。
多刀加工
钻孔、锪锥面复合工步
2.通过分析,判断其可行性和合理性,合理选择零件的各 种加工方法和工艺路线。
第三节 毛坯的选择
一、毛坯的种类和选择
1.意义: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降低成本。 2、种类:
锻件---组织细密,强度、硬度和冲击韧性高 用于力学性能要求较高件。
铸件---流动性好,耐磨、减振,抗压强度较 好。用于形状复杂件
焊接件---密封性能好,用于结构件。 型材及板料—一般力学性能适中,常用件
3.安装 (1)定位 工件在加工之前,应使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处于 一个正确的位置。 (2)装夹 工件具有正确位置及夹紧的过程称为装夹。 (3)安装 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称为安装。 在工序中应尽量减少装夹次数。
4.进给 刀具从被加工表面每切下一层金属层即称为一次进给。 一个工步可能只一次进给,也可能要几次进给。
5.工位 为了完成一定的工序部分,一次装夹工件后,工件与夹 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一起,相对于刀具或设备的固定部 分所占据的每一个位置称为工位。
所示是利用万能 分度头使工件依 次处于工位Ⅰ、 Ⅱ、Ⅲ、Ⅳ来完 成对凸模槽的铣 削加工。
模柄: 压入式模柄型式和尺寸 材料:A3,A5。
工艺规程的内容:1、工艺分析 ; 2、材料及毛坯的方式; 3、工艺方案:表面加工方法 加工顺序、尺寸、热处理安排 4、加工余量及尺寸;5、设备、刀具、量具;6、时间定额
基准
设计基准
工艺基准
工序基准
定位基准
测量基准
粗基准
精基准
辅加基准
装配基准
一、基准及其分类
1.设计基准 在设计图样上所采用的基准称为 设计基准 。
端面A是B、C基准 轴线是外圆、内孔的基准
2.工艺基准 在工艺过程中采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 准
(1)工序基准 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 被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 形状、位置的基准称为工序基准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 制
2020年4月21日星期二
本章知识要点
1、工艺过程与工艺规程,工序、工步、装夹和工位的基本 概念;
2、零件的结构工艺和技术要求分析的内容;
3、零件的材料和毛坯的种类和选择原则;
4、基准的分类,粗、精基准选择原则;
5、工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方案的确定。机加工顺序安排 及热处理及辅助工序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