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集是( )
A.《乐章集》
B.《漱玉词》
C.《花间集》
D.《稼轩长短句》
2、李清照的《声声慢》是一首( )
A.婉约词
B.豪放词
C.抒情词
D.清旷词
3、李清照的词被称为( )
A.稼轩体
B.半山体
C.易安体
D.漱玉体
4.李清照生活的年代是( )
A.南唐
B.北宋
C.南宋
D.北宋南宋交替之际
5. 《声声慢》一词所写的景物的季节特征是( )
A.初秋
B.深秋
C.初春
D.暮春
1.B
2.A
3.C
4.D
5.B
操作疑问
小组加分怎么操作
1、东西怎么上传,云空间,在线检测的三道题
怎么检测,怎么看结果
2、讲课过程中ppt怎么放,屏幕广播,与别的程序冲突吗?还能再回来吗?
3、随机抽人回答,知愁事
4、抢答品愁情,手法,抢的人不能说完,补充2人。
5、拍照上传:写愁的名句,大家一起读
6、弹幕,提问,李清照不是淑女,喝酒,再婚,怎样看?
学生解答
最后一起诵读
补充知识,李清照晚年,一剪梅你意象
学生要做的,分组,计分,杨浩哲
做好题目
抢答随意,初识找好词语
朗读谁吴飞挑战
为什么愁,随机,如果不会,就表明课前学习掌握不牢
怎样写愁,抢答张翔轩
高雨萌杨淼
弹幕问题:吴亦玄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李清照后期的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体会其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风格。
2、技能目标学习李清照是如何写愁的,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
3、情感目标体会李清照夫亡家破、饱经忧患和乱离的哀愁,感悟李清照坚韧、孤高的灵魂。
【教学重难点】
1、深入研读诗歌,抓住意象,体验愁情,渗透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
2、让学生由词及人,突破文本的显性层面,进入到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感悟词作愁的深刻意蕴和李清照孤高的灵魂。
【教学方法】诵读品悟法、情感体验法、探究学习法、对比阅读法
教学过程
一、自学反馈
(一)在线检测(选择题)
1、
2、
3、
(二)初识李清照,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愁
消瘦
二、诵愁心(5分钟)
小组朗诵,然后选代表班上展示,学生点评。
(朗诵者1,点评者1人挑战者1人吴飞)点评的角度:语速,抑扬,感情
三、知愁事
结合材料,微课,课文,为什么而愁?
让我们突破诗词的显性层面,进入到作者苦闷,复杂的心灵,看看作者为何而生愁?到底命运在清照身上刻下了哪些烙印呢,让时间老人来告诉我们答案吧!
1127年:金灭北宋,夫妇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
被判刑两年。
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
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祸不单行,孤苦飘零,由亡国到丧失,由再嫁到离异,由入狱到悲死,可谓祸不单行、孤苦飘零呀。
晚景凄凉,没有子嗣的清照就这么去了,带着一腔悲愤,悄无声息的去了,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地。
连最公正的时间老人也没有记录。
了解这些史实之后,你能更深刻地理解李清照的愁了吧?到底《声声慢》中的愁是一种什么样的愁呢?
情愁--独居之寂寞家愁--丧夫之哀国愁--亡国之恨
四、品愁情——如何写愁的?
1、叠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觅的动作,若有所失;环境极度冷清凄凉;心境悲苦愁绝。
2、意象:中国古典诗词主要是通过意象来传情达意。
什么是意象呢,就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感情的物象。
清照在写作愁情的时候,同样是借助一些意象来抒写。
所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赏意象,品愁情。
学生:淡酒晚风孤雁黄花梧桐细雨
酒: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
风:渲染愁情
雁:旧时相识,哪里见过,一剪梅,丈夫还在,思念丈夫,这只大雁曾经给他们传递过书信而今,丈夫已逝去,睹物思人。
黄花:菊花满地,喻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
梧桐雨:雨滴梧桐却敲碎人心。
3、直抒胸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确,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愁”字可以概括得了的。
五、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写愁的句子,拍照上传,一起诵读
五、弹幕
你还有哪些疑问?
弹幕展示后,抢答怎样操作抢答
结尾:让我们齐声背诵《声声慢》,在诵读声中送别李清照,向清照坚韧、孤傲的灵魂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