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15级高一上期语文期末综合测试班级姓名一、积累与运用(35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漫溯./朔.风症.结/症状睥.睨/裨.益纳粹./心力交瘁.B.菲.薄/悱.恻遒劲./靓.妆颓圮./癖.好档.案/长歌当.哭C.莅.临/租赁.编纂./编撰.目眩./船舷.弄.堂/得垄.望蜀D.梦呓./屹.立琼.浆/苍穹.忸怩./拘泥.累.赘/果实累累..2.下列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饿殍精悍采撷穷兵黩武B.筹措诌媚诋毁风华正茂C.屠戮嘈杂恶梦销声匿迹D.账簿誊写殴打绿草如阴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低碳生活”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反应..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
B.我们希望日本政府能正视中国人民维护钓鱼岛主权的正义呼声,如果对此置若罔闻....,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只能由日本政府负责。
C.现在,不少学生书写差,有的学生字体稚嫩,歪歪扭扭,有的学生故作潇洒,字迹龙飞凤舞....,潦草不堪,无法辨认。
D.据国外媒体报道,面对来自政府和媒体铺天盖地的负面消息,丰田汽车公司在美国的管理人员将用数据反戈一击....,澄清事实,恢复公司受损的信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文学社自从发出建设校园文化的呼吁以后,丰富多彩、充满趣味的各种文艺活动就在校园里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了。
B.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C.有些同学读书迷信权威,对文本的理解不是建立在对文本深悟、慢泡、细嚼的基础上,而是轻松地做了权威的奴隶。
D.阿迪达斯中国总部在《每日经济新闻》的采访中做出承诺:“2020年,我们将在所有产品的制造过程中实现有害化学物质的零排放。
”5.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意思,不超过30字。
(4分)l2月26日报道,美国国税局公布了《海外账户纳税法案》部分实施细则。
根据规定,截至2011年12月31日,居住在美国境内、在海外拥有5万美元以上资产或者居住在美国境外、在海外拥有20万美元以上资产的美国公民都需要在2012年4月15日前向政府申报;藏匿海外资产拒不申报被视为有意逃税,一经查出会被处以高达5万美元的处罚,严重的还会被判刑。
答:6.2012年5月,教育部要求学生在完成高考作文时,必须使用现行的规范汉语言文字,不得使用诸如“屌丝”、“杯具”等网络语言。
一位同学对此不太理解,请你用简明的语言,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向他解说在作文中“使用现行的规范汉语言文字”的理由。
(6分)(1)(2)(二)名篇名句(5分)7.补写下列名句名篇的中的空缺部分。
(5分)(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百舸争流。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徐志摩《再别康桥》)(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己所不欲,。
”《论语·卫灵公》(4)岁寒,。
(《论语·子罕》)(5)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记念刘和珍君》)(三)梳理探究及名著导读(10分)8.根据下面的材料,对出下联。
(4分)6月24日9时07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下潜至7020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12时55分,神舟九号航天员驾驶飞船在一片柔和的淡紫色光晕中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对接。
一天之内,我国同时诞生了载人深潜和载人航天的新纪录。
上联:驾神舟重霄直上下联:9.下列对《论语》和《大卫•科波菲尔》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的代表作,也是他的“半自传体”小说,写大卫的成长史很多都是作家自己的亲身经历。
在保姆佩葛蒂的资助和培养下,大卫刻苦上进,终于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作家。
B.能够体现孔子教育思想的句子有很多,如反映他教育公平性的“有教无类”;反映他学习的态度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反映学习规律的“温故而知新”等。
C.《论语•学而篇》里有:“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大意是:曾子说:“我每天要多次反省自己:检查自己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交朋友是否以诚相待,老师所教学问是否常复习。
”D.《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全书共20篇。
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
相传,孔子的弟子有3000人,著名的有72个。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3分)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该文段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政治主张?答:(二)阅读与鉴赏(55分)(一)(6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1—12题。
思念(舒婷)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
11.第一节用了哪些意象,这些各自独立的跳跃着的意象有何内在联系?(4分)答:12.第三节表达了什么意思?(2分)答:(二)(15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16题。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
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拔剑,剑长,操其室。
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
秦王目眩良久。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比:并,列B.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谢:道谢C.发图,图穷.而匕首见穷:尽D.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引:举起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唯大王命之.B.使使以.闻大王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C.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吾其.还也D.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1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荆轲的英雄气概的一组是()①荆轲怒,叱太子曰②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③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④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⑤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⑥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⑥D.③④⑤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3分)译文:(2)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3分)译文:(三)(18分)难忘那一缕生命的馨香——怀念残疾人作家史铁生先生①2010年12月31日凌晨,著名作家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去世。
消息传来时,新一轮的冷空气正席卷神州大地,瑟瑟寒风中,大片的雪花正在漫天飘飞,路旁的松树、冬青的枝叶也低垂着。
②史先生是我最敬重的作家之一。
读他的第一篇文章是《我与地坛》,这篇散文我读得很慢很认真,前后读过三遍,这篇文章里,史先生用平实的文字平静而低调地叙述自己的心路历程,他从自身出发,对存在的信念与生命的意义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与思考,文中的母子情深令人动容。
在文章里,他坦承当初的颓废与迷茫,“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地坛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他平静地回顾当初的心理挣扎,“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便决定活下去试试。
为什么要活下去试试呢?好像仅仅是因为不甘心,机会难得,不试白不试,腿反正是完了,一切仿佛都要完了,但死神很守信用,试一试不会额外再有什么损失。
说不定倒有额外的好处呢,是不是?”他这样阐述自己最初的写作动机,“为了让那个躲在园子深处坐轮椅的人,有朝一日在别人眼里稍微有点光彩,在众人眼里也能有个位置,哪怕那时再去死呢也就多少说得过去了。
”他的写作状态近乎痴迷,“中了魔了,整天都在想哪一件事可以写,哪一个人可以让你写成小说……中了魔了,那时我完全是为了写作活着。
”像一位邻家大哥把真实的心迹娓娓道来,把真切的心灵感悟与千万读者分享。
《我与地坛》带给我们对生命的思考与生命价值的触动,是亲切而深刻真实的。
③史先生说:“左右苍茫时,总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笔去找。
”于是他过上了“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的生活,我对他的全部了解来源于他的文章。
读《我的轮椅》后,我知道他身边有一位不离不弃的守候天使希米小姐,后来,略知他的生平,1951年出生于北京,16岁初中毕业,18岁响应号召去延安地区的清平湾下乡插队。
21岁住进医院,从此双腿瘫痪再也没有站起来。
28岁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30岁患上严重的肾病,这样一位深受病痛折磨的人,却在病榻上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命若琴弦》、《病隙碎笔》、《务虚笔记》等等优秀作品相继面世,由于多年来病痛缠身,史铁生的文学创作从自身经历出发,直面死亡,逐渐升华出对心灵的真正探索和诘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