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应多从学生这个角度来看。
学生学得有趣,学生有积极性,主动地参与学习,这就是有效的。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应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中,努力改善现有的教学模式,做到真正的有效教学。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强的的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仅仅起到一个“导师”的作用。
每学完理论后,都要让学生亲自动手,上机操练练习,来检验掌握的水准。
在教学中,我总结出了课堂教学一般过程。
1、在讲解理论知识时,尽可能的精炼,把最基本的方法将清楚,把操作步骤讲明确。
比如完成一个文件的复制,需要四个步骤,选择被复制的文件──执行编辑菜单下的复制命令──确定目标文件夹──执行编辑菜单下的粘贴命令,这样就完成了文件的复制。
有的教师,它可能一股脑的把其他的拖动法,快捷菜单法统统的给学生讲一遍,然后让学生自己去练了。
这样的话,很可能使学生的思维很混乱,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就连最基本的复制、粘贴命令都搞不清楚前后关系。
2、然后,给学生留一定的时间来完成一个小型的任务,即以“任务”来驱动学习。
当然给学生留的作业,要紧扣本节课的内容,难易适中。
过难,步骤过多,学生容易丧失信心,打消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太简单的话,起不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比如,在巩固文件、文件夹的复制和移动这个节时,让学生先在桌面上建立一个文件夹、一个文件,再用课堂所讲的方法实现它们的复制和移动。
3、布置好任务,让学生自己动手练习,发挥创造性思维,采取不同的方法,完成任务。
这样在探索过程中,既有快乐,又学到了知识。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教师就应该发挥其导师的作业了,巡查学生练习的情况,有问题的地方即时的给以指出,并准确的引导。
提前完成任务,就会有种成就感,从而对我们的信息课会产生更浓烈的兴趣。
4、练习的差不多时,让学生实行演示某一个内容。
当然,我们最好让学生自己主动要求,不要随便的命令某个学生来做。
如果,老师强求学生来练,他反而会更加的紧张,以至于不能完成任务。
学生主动的话,它的积极性高,精力集中,效果会非常的好。
同时,也增强了自信心,对其他同学也是一种很好的鼓励。
5、教师对学生的练习实行即时的点评,经常出现错误的地方给以纠正,把较简单的、容易操作的方法告诉学生,做得较好的给以表扬和鼓励。
最后,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指出其中的重点、难点。
总来说之,衡量是否是有效教学的标准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持续摸索,持续提升自己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