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析语素研究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意义

简析语素研究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意义


development),课堂教学(classroom instruction), 地教书育人。Nunan(1991)指出“在外语和第二语言习得
课程评估(course evaluation)。在这几个主要过程中 过程中,教师话语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及学生的语言习得都

在不同位置的构词数(括号内为例词)
总构词数
素 作前语素
作中语素
作后语素

1(介绍)
1
号 1(号码)
1(信号)
2
故 2(故事)
1(事故)
3
坏 3(坏处)
1(破坏)
4
电 9(电话)
1(邮电)
10
发 23(发生)
4(出发)
27
学 9(学习) 3(奖学金) 12(留学)
24
人 18(人生)
18(爱人)
36
心 10(心里)
30(关心)
40
上表说明,在初级水平留学生所接触的语素中: (一)不同语素的构词能力是不同的,有的构词少, 有的构词多。 (二)语素构词时,有的定位(如“绍”),有的不 定位(如“号”“学”)。不定位语素有的主要作前语素 (如“电”),有的主要作后语素(如“心”),还有的 作前、后语素时的构词数大致相当(如“人”)。 (三)有的语素可单独成词(如“电”“人”);有 的语素不能单独成词(如“故”“发”)。 我们认为,要深化词汇教学研究,则必须对语素的构 词位置、构词能力、能否独立成词等情况有清晰的了解, 为此还需要进行细致的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的结果可以从 宏观上指导HSK词汇大纲的修订,从微观上为具体的词汇教
111
Modern chinese
XIANDAI YUWEN
2008.11
语言教学研究
教师课堂话语的语用分析
□宋继纯
摘 要:教师课堂话语是教师组织课堂过程中使用的语言。本文以言语行为理论为基础对教师课堂话语的功
能进行分析,以求了解教师课堂话语的真实情况,进而改进课堂教学效果,为外语课堂教学活动和外语教师提供
关键词:语素 对外汉语 词汇教学
外国人学习汉语,必须掌握一定的词汇量。词汇是单 个词语的汇总,单个词语又由语素构成。因此,语素这一 构词单位对词汇教学和学习具有现实意义。对外汉语教学 界对语素持何看法或有哪些研究?为了促进词汇教学,语 素的哪些方面尚需要深入研究?这些研究意义何在?本文 结合பைடு நூலகம்学实际来讨论这几个问题。
XIANDAI YUWEN
Modern chinese
2008.11
学设计提供参考信息。从词汇习得的角度,如下问题则尚 待研究:语素的构词能力、构词位置对留学生的词汇习得 有何影响?一个语素若既能独立地作单音节词,又可参与 构造合成词,则习得该单音节词和习得该语素构成的合成 词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影响?
110 为,在教甲级词时,先教甲级单音节词,而甲级复音词可
先教构成方式是A式的词,然后教B式、C式、D式词。HSK其
余各级词汇的教学如法炮制。
以上论述显示,由提出重视语素在词汇教学中的作
用,到利用语素设计并进行词汇教学,语素在词汇教学中
的地位不断提高。这里不乏对外汉语教学界为提高词汇教
学效果所作的努力和思考。但是,在留学生数量日益增多、
三、涉及语素意义的问题 (一)语素义项的频率 多数语素的义项都在两项以上,有的多,有的少。 例如,《现代汉语词典》中,“饭”有三个义项:①煮熟 的谷类食品(如“稀饭”);②特指大米饭(如“吃饭吃 面都行”);③每天定时吃的食物(如“早饭”)。而 “明”则有九个义项:①明亮(如“明月”);②明白; 清楚(如“说明”);③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如 “有话明说”);④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 得清(如“英明”);⑤光明(如“弃暗投明”);⑥ 视觉(如“双目失明”);⑦懂得;了解(如“深明大 义”);⑧表明;显示(如“开宗明义”);⑨副词,明 明(如“明知故问”)。 既然语素的义项不止一个,那么各义项之间必然存 在着使用频率的差别。以“明”为例,当我们看到单独的 一个“明”时,头脑里首先想到的那个意思可能正是它的 使用频率比较高的那一项语素义。语素各义项使用频率的 高低会影响留学生的词语理解。譬如,教学中我们发现, 留学生很容易将“胜地”理解为“胜利的地方”。这种错 误理解直接源于语素“胜”的高频义项。具体讲,语素 “胜”的“胜利”义项使用频率高,而“优美的”义项使 用频率低,留学生直接利用了高频语素义“胜利”来理 解“胜地”中的“胜”,因此出错。“胜地”只是我们在 教学中碰到的一个个例,如果外国留学生追问:类似“胜 地”的词语还有哪些?若没有认真地研究,这一问题很难 回答。统计语素义项频率的必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二)语素义与语素作单音节词时的词义 前文提到,有的语素既可参与构词,也可独立成词。 语素参与构词时体现的是语素义,独立成词时体现的是词 义。例如,“打”可以构成“打斗”“打算”“打扮” “打发”等词,也可以有“打人”“打篮球”等说法。前 者体现的是“打”的语素义,后者则是“打”作为单音节 词时的词义。 语素的语素义和该语素独立成词时的词义纠缠在 一起,会使留学生对某些词语的理解产生偏误。譬如, “冷门”会被留学生理解为“很冷的门”或“没人住的 房子”。这是因为“冷”常以单音节词的身份出现,其 高频词义是“温度低”。留学生很容易将单音节词“冷” 的词义等同于“冷门”中“冷”的语素义,因而出现“很 冷的门”“没人住的房子”之类的理解。不仅留学生在理 解词语时容易出错,汉语母语者在使用词语时也会出现问 题。符淮青(1985)先生曾举例,说话人本想表达“他的 行为损害了别人”之意,却错误地说成了“他的行为真是 祸了大家”,即说话人误将语素“祸”当成了单音节词来 使用。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在于,“损害”与“祸”之间 存在语义联系——前者是后者的语素义义项之一。类似以 “祸”代“损害”的错误在留学生的词语使用中也比较常
语言教学研究
见。这就要求我们要将常用单音节语素的语素义和它独立 成词时的词义分辨清楚,以便教学时可以简单明了地告诉 学生。
(三)语义透明度 语素构成合成词,但是合成词的词义并不必然等于 语素义的加合。合成词的语义存在一个理据性的问题。曹 炜(2001)区分了合成词词义的“显理据性”和“潜理据 性”两种。“显理据性”表现为词义同构词语素义的联系 很密切、直接,人们对词义的把握是完全建立在对语素义 的理解、分析的基础上的;“潜理据性”表现为词义同语 素义虽有联系,但这种联系隐晦、间接,不易察觉,若仅 仅依照语素意义直接去推求、理解词义,往往会不得要 领,不能科学、准确地把握词义。也就是说,从构词语素 的语素义获知该词的词义有难易上的“度”的问题。能够 准确地表达这个“度”的是心理学研究中的提出的“语义 透明度”(semantic transparency)概念。所谓语义透 明度,指的是复合词的语义可从其所组成的各个词素(语 素)的语义推知的程度,其操作性定义为整词与其语素的 语义相关程度(王春茂、彭聃龄,2000)。以“说明”和 “英明”为例,前者语义透明度高,可简单表示为“说明 =说+明白、清楚”;后者语义透明度低,无法通过一个 简单式来描述。我们认为,为促进词汇教学效率,有必要 专门针对外国留学生进行合成词的语义透明度鉴定,以明 确哪些词语透明度低,容易引发理解中的偏误。而在词语 教学中,针对语义透明度的不同,教学方法也应该有所区 分。譬如,语素分解法便难以用在“个子”“条件”“打 算”等语义透明度低的词语身上。 (四)语义结构 陆俭明(1980)曾指出,在语法研究中,应该注意 到这样一个事实,即句子成分之间总是同时存在着两种不 同性质的关系——语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我们认 为,在复合词的构词中,也存在着陆先生所说的“两种性 质不同的关系”,不过常被人提起的是主谓、述宾、述补 等语法结构关系,语义结构关系较少被注意到。苏宝荣 (2002)认为,同为述宾式,“结晶”的宾位表结果, “披肩”的宾位表处所,“就义”的宾位表目的,“扶 手”的宾位表方式,彼此的语义结构并不相同。苏先生认 为,以语素为基点,按照“语法-语义结构”分析、认识 复杂的语义关系,可以达到以简驭繁的效果。俄罗斯语言 学家谢米纳斯(1998)称,其多年的教学是把汉语构词 法总结为52种主要的语义结构,按这些语义结构进行系 统的教学,收效显著。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界,仅朱志平 (2004)提出过,语义结构应当成为双音词教学与研究的 核心与基础。我们非常支持这一看法。 四、结语 本文在概述对外汉语教学界对语素所作论述的基础 上,结合教学实践讨论了服务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语素 研究尚待深入的几个问题。总的来说,以下几个方面值得 重视:语素的构词位置、构词能力、语素义的义频等的大 规模统计分析;常用语素的语素义与其独立成词时的词义 之间的区辨;合成词的语义透明度鉴定;合成词内部的语 义结构关系研究。
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教师课堂话语 言语行为理论 语用功能
一、引言
语主要包括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即肢体语言两种形式,其
外语教学课堂是外语教学和外语学习中的一个非常 中以有声语言为主。
重要的方面。真正在课堂上发生的一切对于学生学习和
讨论教师课堂话语有着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其理
掌握语言具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束定芳(2006: 21) 论意义在于通过对教师课堂话语运用状况的研究,揭示其
语言教学研究
简析语素研究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意义
□黄露阳
摘 要:本文在概述对外汉语教学界对语素所作论述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讨论了服务于对外汉语词汇教 学的语素研究尚待深入的几个问题:语素的构词位置、构词能力、语素义的义频等的大规模统计分析;常用语素 的语素义与其独立成词时的词义之间的区辨;合成词的语义透明度鉴定;合成词内部的语义结构关系研究。
母语背景更加复杂的新形势下,要真正利用好语素来提升词
汇教学效果,仍有不少基础性的问题尚待深入研究。 二、涉及语素构词的问题
语素构词时,有构词位置和构词能力两方面的问题。我
们随机选取了供初级水平留学生使用的一年级教材《汉语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