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第五章部分标准答案

微生物第五章部分标准答案

4、试述EMP途经在微生物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答:EMP途经又称糖酵解途径或己糖二磷酸途径。

是多种微生物所具有的代谢途径。

(1)供应ATP形式的能量和NADH2形式的还原力。

(2)是连接其他几个重要代谢途径的桥梁,包括三磷酸循环(TCA)、HMP途径和ED 途径等。

(3)微生物合成提供多种中间代谢物。

(4)通过逆向反应可进行多糖合成。

5、试述HMP途经在微生物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答:(1)供应合成原料:为核酸、核苷酸、NAD(P)+、FAD(FMN)和CoA等生物合成提供戊糖-磷酸;途径中的赤藓糖-4-磷酸是合成芳香族、杂环族氨基酸(苯丙氨酸、酪
氨酸、色氨酸和组氨酸)的原料。

(2)产还原力:产生大量NADPH2形式的还原力,不仅可供脂肪酸、固醇等生物合成之需,还可供通过呼吸链产生大量能量之需。

(3)作为固定CO2的中介:是光能自养微生物和化能自养微生物固定CO2的重要中介(H MP途径中的核酮糖-5-磷酸在羧化酶的催化下可固定CO2并形成核酮糖-1,5-二
磷酸)。

(4)扩大碳源利用范围:为微生物利用C3~C7多种碳源提供了必要的代谢途径。

(5)连接EMP途径:通过与EMP途径的连接(在果糖-1,6-二磷酸和甘油醛-3-磷酸处),可为生物合成提供更多的戊糖。

6、试述TAC循环在微生物产能和发酵生产中的重要性。

答:TCA位于一切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中的枢纽地位,产能效率极高,不仅可为微生物的
生物合成提供各种碳架原料,而且还与人类的发酵生产密切相关。

7、什么叫呼吸?什么是呼吸链(电子传递链)?呼吸连有哪些组分?
答:呼吸,又称好氧呼吸,是一种最普遍又最重要的生物氧化或产能方式,其特点是底物按常规方式脱氢后脱下的氢(常以还原力[H]形式存在)经完整的呼吸链传递,最终
被外源分子氧接受,产生水并释放ATP形式的能量。

呼吸链,指位于原核生物细胞膜上或真核生物线粒体膜上的、由一系列氧化还原势呈梯度差的、链状排列的氢(或电子)传递体,其功能是把氢或电子从低氧化还原势的化合
物逐级传递到高氧化还原势的分子或其他无机物、有机氧化物,并使他们还原。


氢或电子的传递过程中,通过与氧化磷酸化反应相偶联,造成一个跨膜质子动势,进
而推动了ATP的合成。

呼吸连的组分除醌类是非蛋白质类和铁硫蛋白不是酶外,其余都是一些含有辅酶或辅基的酶。

8、什么是氧化磷酸化作用?什么是P/O比?什么是化学渗透学说?
答:氧化磷酸化作用:又称电子传递链磷酸化,是指呼吸链的递氢(或电子)和受氢过程与
磷酸化反应相偶联并产生ATP的作用。

递氢、受氢即氧化过程造成了跨膜得质子梯度即质子动势,进而质子动势再推动ATP酶合成ATP。

P/O比:每消耗1mol氧原子所产生的ATPmol数,表示呼吸链氧化磷酸化效率的高低。

化学渗透学说:在氧化磷酸化过程中,通过呼吸链有关酶系的作用,可将底物分子上的质子从膜的内侧传递到膜的外侧,从而造成了膜两侧质子分布不均匀,此即质子动势(质子动力,
pH梯度)的由来,也是合成A TP的能量来源。

通过ATP酶的逆反应可把质子从膜的外侧重新输回到膜的内侧,于是在消除了质子动势的同时合成了ATP。

10、试列表比较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的异同点。

14、试列表比较同型异型乳酸发酵。

答:
15、试比较“经典”异型乳酸发酵与双歧杆菌异型乳酸发酵途径的异同。

同型乳酸发酵与异型乳酸发酵异同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