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采访提纲格式

采访提纲格式

采访提纲格式采访对象:采访时间:采访地点:采访提问:(1)。

(2)。

(3)。

(除了自己列的问题还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些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问题)采访收获(感想):总结:案例:课题名称:幼儿园小学模式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课题小组成员:彭显崴李如平访谈提纲访谈者:彭显崴,李如平访谈员自我介绍:您好,我们是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03级教育经营系的学生,我们正在进行珠海幼儿园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希望通过这次调查了解幼儿园的发展状况,为此我们需要您的帮助和参与,以共同完成对本课题的相关情况的调查,使研究具有现实和实践价值,为政府和学校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课题组向您承诺,今天访谈涉及的内容和您阐述的观点,只作为我们研究参考,您声明不宜公开的资料和观点,我们将严格为您保密,非常感谢您的帮助。

访谈对象:珠海金鼎和香州几所幼儿园,教师,学生家长访谈提纲所包含的主要内容:(一)学校部分:(所访谈幼儿园的院长和相关教务领导1-2人)基本资料:职务,教龄,性别;主要问题:1 了解幼儿园学生总人数是多少,教职工总共有多少名,师生比约为多少。

2 了解幼儿园的专任教师的学历情况。

(如:A中专、高中毕业及以下()人B专科毕业()人C本科毕业()人D 硕士毕业()人)3 了解幼儿园各年级的学杂费,以及询问是否有开设特色、特长班,这些班的收费情况。

4 了解幼儿园的性质(如:A公立学校B名办公助学校 C 民办学校)5 了解幼儿园目标,办学理念,品牌特色。

6 了解幼儿园的班级设置,有没有分特长班。

7 了解幼儿园的课程设置,以及是否需要课程改进,平时有什么课程作业。

8 了解幼儿园的上课时间安排。

9 了解幼儿园的教具,教学设备,游戏设施。

10 了解幼儿园领导对其幼儿园学生的总体看法(学习能力,自律能力,动手能力,行为习惯,道德修养,创造能力等方面)。

11 了解幼儿园对幼儿素质的培养目标以及评价指标,了解学校领导对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总体看法,询问他们现状与培养目标之间存在哪些差距。

12 了解幼儿园对目前国内存在的幼儿超前教育现象的看法。

13 了解该幼儿园对教师和学生的教育评价体系。

(二)教师部分(在所访谈的幼儿园的各年级教师中随机选取一位教师作为访谈对象)基本资料:所教年级,班级,所教科目,职务,教龄,性别;主要问题:1 了解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儿童观。

2 了解教师所认为的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认为自己在哪方面素质需要继续努力。

3 了解教师最关心的是幼儿成长中的哪方面,为什么?4 了解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是如何体现的以上提到的所关心的事情上的。

5 了解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认识。

6 了解教师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

7 了解教师如何把课堂教学与游戏结合在一起。

8 了解教师对幼儿学习能力培养的方法。

9 了解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指标。

10 了解教师的教学感受,经验和现在或曾经遇到的教学难题。

11 了解教师对学校课程的看法和建议。

12 了解教师与家长如何交流与沟通,并询问教师了解到的家长比较重视学校教学的哪方面。

13 了解教师对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幼儿园超前教育的看法。

(三)家长部分(在所访谈的幼儿园的各年级学生家长中随机选取一位家长作为访谈对象)基本资料:子女所在年级,班级,自身学历水平,职业,性别;主要问题:1 了解家长是什么时候送孩子上幼儿园的以及为什么送孩子上幼儿园。

2 了解家长对培养孩子的看法以及对幼儿园教育的期望。

3 了解家长给孩子选择当前幼儿园的原因。

4 了解家长是否希望孩子在幼儿园时期就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

5 了解家长是否认为幼儿园提早用小学的教育模式来教育孩子有利于孩子将来将来的发展。

6 了解家长对孩子就读的幼儿园的总体看法(包括满意的地方和不满意的地方)。

7 了解家长对孩子所读幼儿园不足之处的看法,对此家长有什么要求,以及是否向幼儿园提过这些要求。

8 了解家长的孩子在接受了幼儿园教育后的转变(包括学习能力、自理能力、个性品质等方面),以及了解家长对孩子这些转变的看法。

9 了解家长对幼儿学习与游戏娱乐的看法。

10 通过家长了解幼儿园是否给孩子留了课外作业,作业的形式和内容是怎样的;以及了解家长对幼儿园不知作业的看法。

11 通过家长了解幼儿园是否开设了特长班和特色课程等现象,相关的课程和内容是怎样的,收费状况如何。

12 了解家长对学校开设特长班或特色课程的必要性的看法与兴趣偏好。

13 了解家长希望幼儿园如何管理自己的孩子(严格还是宽松),现在幼儿园的情况是怎样的。

以上是我们在访谈中根据访谈对象分别设计的访谈提纲,在访谈的过程中,我们会根据具体的情况随机应变地对访谈的内容进行必要增添或筛选,以求获得与课题相关的最直接有效的信息。

关于采访长沙市某地出土汉墓的采访提纲采访计划:1,记者赶到汉墓出土地进行现场观察,出土盛况、文物实景;2,采访现场考古部门负责人或专家,听取专业解释。

调查纲目(问题):1,文物何时、何地、何人最先发现?2,汉墓的具体年代?墓主是谁?什么身份?3,墓中有些什么文物?数量多少?有什么价值?4,和以前出土的汉墓相比,有什么异同?5,该处汉墓的出土有什么意义?6,其他补充性的考古专业知识。

(视临场情况待问)一般员工访谈提纲一、请谈谈您所在部门及您本人的具体情况1. 所在部门的具体职能是什么?,部门人员情况(几个人,人员来源,年龄,专业及职业结构情况),在这方面存在什么问题?(人员短缺或富余,人员素质不符合岗位要求等)2. 您的具体工作是什么?在工作安排上是否认为有不合理的地方?为什么?3. 本部门人员之间的协作关系如何?是否需要大量的协调工作?存在什么问题?4. 您在工作是否和其他部门的人员之间有协作关系?在日常工作中如何协调?存在哪些问题?你们之间的协调工作是由各自完成还是必须经过各自的分管领导?5. 在您所在的部门中,哪类工作可以由您自主决定,哪类工作由部门主管或分管副总决定,哪类工作必须由一把手决定,哪类工作必须由领导班子共同决定?您认为这样有什么不便之处或不合理之处?6. 您对本部门及公司内部其他部门的职务晋升、薪酬福利、办公环境等问题,是否认为有不公平之处?或其他不公平现象?一、您谈谈对公司及本人所在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设想。

(一)人员规划与配置1. 您认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如何?2. 您觉得有必要改革或者重塑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么?为什么?3. 有没有根据公司长远发展战略及经营策略来制定人力资源规划,谁制定?4. 现有人力资源的配置是否和公司的长期发展相匹配(员工年龄、流动率、素质)?5. 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能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人力资源部门和其他部门是否充分沟通交流,如何沟通?直线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划分和权限如何?6. 人员流动率是多少?人员流动的原因是什么?(调入或调出)7. 是否有专人负责招聘计划和招聘工作?8. 招聘小组与各用人部门的关系:招聘工作是否服务于需求,是因岗设人还是因人设岗?用人部门提出需求时根据什么来确定需求?招聘部门如何开展工作?最终决定权在谁?9. 招聘程序?10. 招聘来源及方法:高校招聘,社会,其它渠道如推荐、猎头?11. 有无员工认为在招聘和工作安排中有不公平现象?在这方面您认为公司内部有哪些不公平现象?12. 招聘标准,是否有完善的标准,标准由谁来制定,是否根据岗位需求及人员素质要求来招聘人员?13. 是否有对招聘工作的考核及反馈?14. 工作安排和调动是否考虑个人的特点、意愿及专业特长?15. 员工个人在公司内部不同部门、岗位之间调动的机会有多大?公司现阶段为员工提供发展多方面能力的机会吗(如外派学习,岗位交流,员工培训等)?(二)培训与发展16. 公司有无培训计划?17. 有哪些培训,新员工培训、员工在职培训、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对外客户培训?18. 有无培训制度,培训经费,培训人员教师来源?19. 公司有无培训工作的评价、反馈制度和手段?20. 你认为各级员工的培训有必要吗?对我公司的发展有多大的影响?21. 公司现在有无管理人员的聘任(或任用)制度?22. 管理人员任用的标准是什么?23. 晋升体系,公司是否同时有几条跑道,如管理,技术,营销等?24. 有无员工在职务晋升方面认为不公平?在这方面您认为公司内部有哪些不公平现象?25. 对员工有无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职业辅导?26. 是否有不合格员工被淘汰?(三)考核与评价27. 有无完整的考核体系及制度?28. 对研发及销售人员有什么独立的考核办法,效果如何?29. 考核由哪个部门负责推行实施,参与者是哪些,考核期限、考核标准如何制定?30. 考核结果是否反馈给个人,与薪酬及晋升挂钩的情况?31. 员工对考核的反映,满意与公平?(四)薪酬与激励32. 各级员工对公司目前待遇是否满意?主要谈谈您本人和其他高层、中层管理人员的看法。

33. 公司待遇与其它同行业、同地区企业比较?34. 公司内部公平问题-不同岗位、不同职位?35. 对关键人才有否特殊措施?36. 保险办理情况,三项保险是否都参加,新员工多久办理?37. 公司都提供哪些福利,对员工有否吸引力?(五)其他38. 现有管理制度有哪些?39. 是否有专人负责,劳动合同期限,如何管理?是否发生过劳动争议和纠纷,如何处理?最后,拟订一个全面的、深入的、思路清晰的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是记者逻辑思维和思考问题层次的体现,一个好的采访提纲,能够帮助记者坚定信心,临阵不乱、掌握采访的主动权,使采访得到完善的结果。

杜骏飞在《深度报道原理》一书中提到,美国内华达新闻学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在拟定采访提纲方面推出了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他提醒记者在设计提问时应该涉及到下列一些具体的问题:目标———你们(或组织)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的阻力是什么?解决———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是否有解决矛盾的计划?开始———这一设想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是根据谁的意见提出的?当然,采访提纲的拟订还和记者本人的采访习惯、交流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但确保问题的独特、准确、连贯、创意、引人入胜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归根结底,一次采访无非是一场生动活泼而富于思想的交谈,具体的提问技巧包括:1、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

这种方法是一开始就提出硬性的、紧扣主题的问题,然后扩展为比较笼统的问题。

它适用于采访那些善于言辞、敏于思考、感觉自信的对象。

开门见山会让对方觉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对方觉得你懂行,值得交谈。

2、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

深度报道的提问有许多尖锐的问题,有时难免让记者碰壁,采访对象要么拘谨不安,支支吾吾,谈不到要害,要么有心拒绝,闪烁其辞,加以敷衍。

这就要求记者具备追问的毅力和技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