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4期第32卷(总第151期)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OU RNAL OF Z HE JIANG NORM AL UN I VER SITY(Socia l Sc i ences)N o.4,2007G enera l N o.151V o.l32托尔金的神话意识和神话想象*舒伟(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191)摘要:英国学者和作家托尔金的5魔戒6传奇已经成为20世纪西方奇幻文学的代表作。
长期以来,托尔金对包括盎格鲁#萨克逊英雄史诗5贝奥武甫6、古冰岛诗歌5埃达6和古芬兰神话史诗5卡勒瓦拉6等在内的欧洲古代神话传奇和史诗进行了认真的研读和深入研究。
这些古代作品对托尔金的创作观念和创作方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为他提供了创作现代幻想文学作品的灵感。
本文通过托尔金的讲座5贝奥武甫:魔怪与批评家6探讨古神话史诗对托尔金的神话意识和神话想象的影响。
关键词:托尔金;5贝奥武甫6;神话想象;奇幻文学;现代神话中图分类号:I10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035(2007)04-0057-07J.R.R.托尔金(J.R.R.To l k ien,1892-1973)于1892年1月3日出生于南非。
托尔金4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带着一家人迁回英格兰。
1915年23岁的托尔金从牛津大学毕业,并于1919年获牛津大学硕士学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托尔金曾在军队服役,在索姆河战役之后,托尔金由于患/战壕热0而住院,正是在医院的这段日子里,托尔金开始构思他的/中洲0神话。
托尔金于1925年至1945年担任牛津大学盎格鲁-撒克逊学教授,1945年至1959年任牛津大学英国语言文学教授。
托尔金长期从事中世纪北欧神话与传说文学的研究,在5魔戒6传奇于20世纪50年代获得巨大声望之前,人们所熟悉的托尔金是牛津大学的教师,墨顿(M erton)学院的英国语言文学教授。
那时的托尔金是以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关于亚瑟王故事系列的英国14世纪的长诗5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6(Sir Ga w a i n and the Green Knight)的编者而闻名。
渊博的古典文学知识给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托尔金的两部论著缘起于他的两个讲座,那就是5贝奥武甫:魔怪与批评家6(1937)和5论童话故事6(1946)。
在托尔金去世以后,他的儿子兼文学遗作执行人克里斯托弗#托尔金编辑出版了12卷本的5中洲的历史6(The H i s tory ofM iddle-earth),收入了大量J.R.R.托尔金生前未发表的有关这个虚构的幻想世界的著述,对于人们进一步了解托尔金所建构的/中洲0神话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神话思维和神话想象对于英国幻想文学大师托尔金的创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正是神话意识和神话想象主导和丰富了作者的创作实践。
托尔金对于神话想象的思考比较集中地体现在1936年11月他在英国人文科学学会(the British A cade m y)所作的讲座5贝奥武甫:魔怪与批评家6里,我们可以由此获得认识托尔金幻想世界的奥秘。
一、神话在现代:时代的反响1933年,作为父亲的英国学者托尔金开始给儿女讲述一个可爱又可笑的小矮人的故事,这个小矮人名叫毕尔博,他得到了一只神奇的戒指,戴上它就能够隐身,所以他成功地偷走了巨龙的财宝。
1937年,这个故事以5霍比特人6(H obb it)为57*收稿日期:2007-04-17作者简介:舒伟(1956-),男,江西余干人,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文学博士。
名出版了。
就在5霍比特人6尚未付梓之前,托尔金应出版社编辑的要求为此书写续作,于是这个/远行寻宝0的故事终于演变成/魔戒大战0系列。
然而从5霍比特人6的问世到5魔戒6传奇的完成,这期间托尔金经历了一个长达十几年的漫长写作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托尔金在这一过程中所经历的心路历程,正如他在5魔戒6第一部再版前言中所说:/在1937年5霍比特人6一书写出,但尚未付梓之前,我就开始写作续篇,但中途一度搁笔,因为我想先将上古时代的神话与传说收集整理完备,并理出头绪来,,0[1]托尔金对于古代神话传说和史诗进行整理研究的过程也是他对神话思维和神话想象的思考的过程,并由此形成了自己的幻想文学观,这些观念将成为他创作的指导思想。
托尔金对于神话和史诗一直怀有崇敬之情。
长期以来,托尔金对古代欧洲神话传奇,包括古冰岛诗歌集5埃达6(The P oetic Edda)、古芬兰神话5卡勒瓦拉6(The K alevala)和盎格鲁#萨克逊英雄史诗5贝奥武甫6(B eo w ul f)等进行了认真的研读和深入的研究。
这些作品无疑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并在后来成为他创作的灵感和源泉。
托尔金对神话想象的推崇与20世纪神话批评流派对神话意识的关注和崇尚具有异曲同工之处。
20世纪初由于人类学和心理学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人们的注意力开始转向人类的原始意识或神话意识。
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面对现代西方文明出现的颓废的精神状态,面对物质发达社会里出现的空虚和荒谬,文学批评界的反响就是神话批评学派的兴起。
这一批评学派大力呼唤神话的复兴,呼唤神话意识的回归,目的是拯救现代西方文化的严峻处境和/病入膏肓0。
神话批评也称原型批评,其主要批评家认为,人类的神话是最基本的文学原型,各种不同的文类只不过是神话的延续和演变,用加拿大学者弗莱的话说,神话是所有其他模式的原型,而其他模式只不过是/移位的神话0、变异的神话。
神话批评家们无不强调生活的精神意义,大多表现出对远古初民心理意识的兴趣,试图追溯和探求人类在远古时期对生存环境的反应方式。
而许多作家更是从古代神话中寻求寄托和灵感,试图找到一种神话方法或者隐喻媒介来进行创作,来重塑现代人空虚和扭曲的心态。
其中乔伊斯的小说5尤利西斯6、艾略特的长诗5荒原6,以及叶芝的5幻象6等诗歌作品都是突出的例子。
对于20世纪的作家而言,詹姆斯#乔伊斯的意识流长篇小说5尤利西斯6就代表着一种以神话方法进行创作的倾向。
乔伊斯把荷马史诗作为自己作品的框架结构和隐喻媒介,开拓性地把神话方法运用于意识流小说的写作,创造了一个美丑同体的奇异世界。
神话意识与意识流表现手段的结合成为5尤利西斯6的根本特征。
同样地,在牛津大学担任古英语教授的托尔金也形成了自己的神话意识并通过独特的童话艺术方法创作出儿童喜爱的童话小说5霍比特人6和后来引起巨大反响的长篇小说5魔戒6传奇系列。
托尔金的神话意识首先反映在他对英国本土的神话史诗5贝奥武甫6的重视和挖掘方面。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托尔金在英国军队服役,其间由于患/战壕热0而住院治疗。
正是在医院的这段日子里,托尔金开始了他最初的写作生涯。
他开始通过一系列自己创造的语言构建他头脑中的神话,他把自己对于宗教、爱情和战争的思考与情感都倾注于这个神话世界。
这就是5精灵宝钻6(The S il m arillion)的由来,这个神话讲述了/中洲世界0的创立,魔王莫尔寇(M e l k o r)是罪恶精灵(t h e Sp irit of E vil),在这个世界里,作为与我们的最早阶段的世界的对应,作者首先创造了精灵,然后是人类,小矮人、树人,魔王莫尔寇则创造了魔兵奥克斯(Orcs)、食人妖(Tro lls)、恶龙、炎魔伯洛格(Balr ogs)等邪恶之怪。
因为莫尔寇偷了三个神奇的戒钻(m ag ical Sil m arils),精灵和人类向魔王莫尔寇(现在叫作莫高斯M orgoth)开战,在第一纪结束时,在梵拉神(the Va lar)的帮助下,莫高斯被囚禁起来,莫高斯的主要帮凶索隆(Sau-ron)仍然留在中洲,潜伏起来。
在讲述5霍比特人6时,托尔金利用了自己构思的这个神话,将故事设置在稍后年代的中洲世界的/第二世界0 (Secondary W orl d),此外,他对盎格鲁-撒克逊英雄史诗5贝奥武甫6有所借鉴。
二、托尔金视野中的5贝奥武甫6盎格鲁-撒克逊英雄史诗5贝奥武甫6(Beo-w ulf)写成于8世纪晚期,是中世纪欧洲最早用民族方言写成的文学作品,诗中的历史人物大约生活在五六世纪。
这部民间叙事诗讲述了两个关于英雄贝奥武甫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描写贝奥武甫早年在丹麦斩杀魔怪格兰代尔和他的妖母,为民58除害。
在丹麦王国,国王贺罗斯加(H r o thgar)修建的/鹿厅0(H eorot H all)遭到巨怪格兰代尔(Grende l)的频繁袭击,使得在那里聚会的众多武士惨遭吞噬,耶特族王子贝奥武甫得到消息后率领12名勇士前来帮助国王除害。
贝奥武甫在深水潭里与女妖展开搏斗,在紧要关头,他的宝剑突然失灵,幸亏他急中生智,摘下洞壁上挂着的一把魔剑才把女怪杀死。
第二个故事讲述贝奥武甫晚年时发生的事情。
他所在的耶特国出现了一条喷火恶龙,焚烧村庄,屠杀人民。
火龙住在山里,它的洞中藏着无数珍宝,有一个耶特人从龙洞中盗走了一只金杯,恶龙因此对耶特人进行报复惩罚。
贝奥武甫为了解救陷入灾难中的人民,率人上山寻找恶龙决斗。
在与火龙搏斗时,贝奥武甫不幸被火龙喷出的火焰烧伤,又被火龙分叉的毒牙咬住脖子,但在生命垂危的情况下,他仍然奋力出手,杀死巨龙。
他在临终前嘱咐武士们把火龙珍藏在龙穴里的珍珠、宝贝、黄金等分给他的人民。
从整体上看,史诗中人物性格鲜明,场面宏大,气氛庄严,故事结构集中精炼,层次分明,以丹麦王朝的始祖许尔德的葬礼开始,以耶特国王贝奥武甫的葬礼作为结束,中间集中讲述贝奥武甫杀巨妖、斩火龙这两件大事,其他的事迹一笔带过。
叙述中还交替使用了直叙、倒叙、插叙、暗示等多种手法,如贝奥武甫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的经历就放在他晚年要与火龙进行搏杀前感怀身世时进行叙述。
从结构上,这部叙事诗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从叙述贺罗斯加的身世开始,一直叙述到贝奥武甫追杀妖母后凯旋而归;第二部分叙述50年之后贝奥武甫以老迈身躯力战火龙的悲壮行动。
叙事诗中这两部分在情节设置和气氛渲染方面存在着显著的不同:第一部分在情节上繁复多变,在气氛上热烈豪放;第二部分在情节上则简洁单一,在气氛上则低沉哀婉。
也许正是这种显著的差异突出了人生中青年时期和老年时期的差异,深化了这部叙事诗的主题思想。
当然,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一下,托尔金在给儿女们讲述一个/霍比特人0的故事时,特别是在讲述巨龙斯毛戈和他藏在洞穴里的无数珍宝时,是否从古代歌谣中耶特地区的那条喷火巨龙的故事里找到了灵感呢?作为牛津大学的盎格鲁-撒克逊文学教授,托尔金对5贝奥武甫6有着深刻的与众不同的理解。
托尔金改变了以往研究者和批评家们只关注其历史因素和哲学内容,而不重视其文学价值的做法,提出它在结构和主题方面都是一部统一的艺术作品。
在5贝奥武甫:魔怪与批评家6中,托尔金对这部史诗进行了深入挖掘,对它的两大部分的完整性和高超的文学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对它的深层的文化意义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