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
解说稿
各位同志,下午好!欢迎参观﹡﹡﹡基层干部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
我是***,接下来将由我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教育基地,希望大家在本次参观中,能有所收获。
现在请随我到教育基地开始参观。
前言:﹡﹡﹡基层干部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是经市委批准,﹡﹡检察分院党组研究决定在﹡﹡﹡﹡建立的,目的是为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农村基层干部和涉农职务犯罪的发生。
我们将深入农村加强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农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创造性地开展涉农职务犯罪和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推动全区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一、中央、省、地领导关注三农:
近年来,中央、省、地区各级领导都十分关注“三农”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等中央领导同志都曾亲自深入﹡﹡﹡农村进行调研,指导农民的生产、生活;刚上任不久的省委书记﹡﹡﹡、省长﹡﹡﹡也时常来到﹡﹡﹡农村,慰问老党员生活,看望困难群众;市委﹡﹡﹡书记、行署﹡﹡﹡专员等地区领导也时常到各地农村开展帮扶活动,关心农业发展状况,倾听群众心声。
二、群众呼声:
正是有了各级领导对“三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生产热情,同时使群众积极地参与到各项涉农政策执行的监督过程中来。
近年来,随着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国家对农村建设的投入逐年加大,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时有发生。
这些是检察机关收到的群众举报、控告、申诉等材料(在展板上指出),对此,检察机关给予高度的重视,并根据他们提供的有关线索,认真调查取证,最终将涉嫌职务犯罪的有关干部绳之以法,为国家挽回了大量的经济损失,切实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保证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
三、基层腐败,动摇根基,惩防并举,注重预防: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和根本。
﹡﹡﹡区是由时任﹡﹡省委书记的﹡﹡﹡同志亲自倡导,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区。
下辖﹡县﹡市﹡区,总人口﹡万人,农业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以上,“三农”工作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各项“三农”资金投入持续增加, 2008年至2010年,国家在农村低保及其他社会救济款,新农合及农村医疗卫生,危房改造工程,退耕还林及天然林保护,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投入逐年大幅上升。
这些支农惠农资金、项目在下拨和实施过程中,由于部分农村基层干部文化素质不高,宗旨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利用手中的权利损公肥私,贪污、挪用各项支农惠农资金,导致涉农职务犯罪的发生,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共同犯罪,其中窝案、串案比例较高,约占﹡%以上。
具体表现为村干部“黄金搭档”作案,乡镇干部沆瀣一气,涉农部门内部流水线作案及农村基层干部与涉农部门工作人员上下串
通,互相勾结,各自利用手中的权利,共同骗取、截留、侵吞涉农款物。
犯罪主体中,农村基层干部占较大比重。
涉嫌罪名主要集中在贪污、受贿两个罪名。
作案手段简单、直接,贪污主要采取“虚列、虚报、虚增、冒领、截留、收支不入账”等方式进行。
涉农职务犯罪相比其他的职务犯罪,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
一是损害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基层干部作为直面群众的国家干部,他们的一言一行是否勤政廉政,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和威信;
二是影响党和国家各项政策在农村的贯彻实施;
三是直接侵害农民的切身利益;
四是影响农村的和谐稳定。
四、法网恢恢:
对于这样损害群众利益的蛀虫,检察机关给予严厉的打击。
这是近年来,我区检察机关查办的涉农职务犯罪案件和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部分典型案例。
据统计,仅2008年至2011年5月,﹡﹡﹡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办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的贪污、贿赂案件就有﹡件﹡人之多。
这些案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余万元。
涉及的干部有县处级干部,也有科局级干部,还有相当部分为村干部。
其中,我们林业系统的个别干部也有涉及。
如:﹡﹡县林业局原局长﹡﹡﹡,因为涉嫌贪污受贿被判处有期徒刑16年;﹡林业局副局长﹡﹡﹡,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林业局原局长﹡﹡﹡,因收受贿赂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县﹡﹡乡林业站原工作人员﹡﹡,因贪污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零6个月等等。
这些干部的经历告诉我们,其实腐败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五、周密部署,重拳出击:
对于这些损害群众利益,阻碍国家涉农政策执行和涉农资金使用的干部,我区检察机关按照党委和上级检察机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斗争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周密部署、重拳出击,严厉的查办了一批发生在农村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的涉农职务犯罪案件。
这是2008至2010年﹡﹡部分涉农部门及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案件情况,他们中从村干部到副县级干部,无论职位高低,只要把手伸向涉农款物,最终都受到了应有的制裁。
六、教育为先,重在预防:
我区检察机关在严厉打击涉农职务犯罪的同时,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十六字方针。
在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始终坚持和贯彻教育为先、打击为辅、注重预防的原则。
通过教育,提高基层干部的宗旨意识和法律观念,从思想上巩固预防职务犯罪的防线。
一是多方式、多渠道、多层面的开展预防宣传和警示教育。
2010年,各级检察院通过多方式、多渠道、多层面到乡镇和有关部门开展预防宣传和警示教育活动共计﹡﹡余次。
大大地教育和警示了我区广大干部。
二是创新预防宣传载体,深入乡村悬挂检务公告牌,方便群众维权,营造监督氛围。
全区检察机关统一制作3988块公示牌,将检察机关的职责范围、举报电话、检察长照片和联系方式公开,悬挂到全区﹡﹡个乡(镇)及﹡﹡﹡个村,并结合挂牌发放便民联系卡,接受群众监督,教育基层干部。
三是建立预防协作机制,加强涉农资金监管。
各级检察院、检察室分别与民政、农业、扶贫等涉农资金监管部门联系协作,共同制定《关于加强涉农专项资金监督管理的意见》,建立涉农项目资金的安排使用情况定期通报制度,督促村务公开,进一步规范涉农专项资金监管,确保涉农资金有效、安全使用。
五是向发案单位提出检察建议。
结合办案,深刻剖析涉农职务犯罪发生的原因、特点,认真查找发案单位在制度、管理、监督等方面存在的职务犯罪隐患,积极研讨预防对策,及时向发案单位或部门提出检察建议,帮助这些单位堵漏建制,规范履职行为,消除犯罪隐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在,请大家随我到警示教育厅观看警示教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