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尤鑫 浅析《疯狂的石头》

尤鑫 浅析《疯狂的石头》

宁式商业喜剧电影叙事研究
——浅析《疯狂的石头》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说,电影叙事是其研究的重要对象,这不仅因为电影是现代大众艺术,更重要的是因为电影是集各种叙事于一体的艺术形式。

从电影角度来说,叙事就像穿珠之线,没有叙事,电影就退回到最原始的杂耍状态,就不能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电影中的叙事是电影各种要素中最具表现力和最富魅力的因素之一。

宁浩电影的横空出世,不仅向观众展示了人们视线之外的小人物的生存状态,而且电影采用多线索穿插叙事的非线性结构,打破惯有的时空顺序,极富悬念。

不论在叙事结构上,还是表现手法上极具个人特色,带给观众全新的视听体验,既迎合了当下人们的审美需求,又给电影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事实上,一部带着镜头结构组合尝试的中国式电影,本身就是一种可贵的精神。

中国电影历来偏重镜头“展现”,而弱于镜头“表现”。

这点也是大陆电影与欧美甚至台湾的很大区别。

大陆导演如张艺谋,出身摄影师,对镜头展现有非常独到的地方,惯常用摄影师的视觉去讲故事,这样的电影拍出来很美,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而台湾如侯孝贤、杨德昌,这些导演更喜欢用镜头的多变来表现故事的进程,令到观众自觉地感受大量镜头外的东西,这便是电影之张力所在。

《南国再见南国》《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等电影里,你会在一种导演刻意把你领进的氛围中感受到经典的味道。

在谈论宁浩的影片《疯狂的石头》之前必须要提到一个人,就是麦当娜的导演老公盖里奇,这位曾经当过电影院放映员的独立影人因为电影处女作《两杆老烟枪》而名声大噪的,他的这部经典电影在全世界范围受到追捧,在影片中盖里奇似乎独创了一种全新的电影语言,随后他的第二部同风格作品《偷骗拐抢》也大获成功,以简单的纯娱乐性吸引了无数的年轻观众。

然而在几年以后,他却急转直下,先是玩砸了影片《踩过界》,随后重回老路推出黑帮电影《左轮手枪》依旧是劣评如潮。

盖里奇的失败很大程度是由于他开始在乎自己作品的思考性,当他将哲思引入到原本结构复杂的影片中,让原本好玩的电影开始变得生涩难懂,从而丧失了他原先作品的简单和纯粹。

如果说盖里奇在丢失自己原先赖以成功的东西,中国的年轻导演宁浩却把盖里奇丢失的东西重新捡了起来,影片《疯狂的石头》的故事被导演宁浩放置在了山城重庆,结合了大量本土的重庆方言俚语,令整部电影不但充满了乡土味,而且妙趣横生。

将一些耳熟能详的音乐略加处理作为背景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影片在快速的剪切和场景转换中更是挥发出极具创意的快感。

影片人物角色的设置相当众多,彼此关系相互交织。

他们往往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环环相扣,令情节总是在不可思议地发生变化,令观众能长时间将注意力放在影片,并且伴以不停地大笑。

在一部电影的题材选择中,导演通过自己对于社会现实的观察和理解来选择一定的题材和故事,进而传达出来创作者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

宁浩的电影中的所塑造的各类角色通常都是被我们忽视的社会底层小人物,通过荒诞的喜剧效果把他们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特征巧妙地加以铺排呈现出来,以黑色幽默的方式使影片在具备强烈的节奏感的同时表达出当代生活的各种小细节。

这样的现实题材的选取很有效的拉近了与观众的心理距离,使观众在观看过影片后引起共鸣,从而在欢笑声中获得心理的慰藉。

在《疯狂的石头》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发生我们身边的文化现象,诸如故事发生在某重庆濒临倒闭的工厂,下岗工人的安置问题有待解决,一心想着发财的保安三宝,被翡翠迷了心窍的三个土贼。

其实宁浩的电影看似剧情都很合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基本上不可能发生的,就算发生了也不会像剧情中所说的那样凑巧,从某种程度上说,影片为了迎合市场,重视自身的商业效应,淡化了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矛盾,重视
在情节的塑造上来吸引观众,引起观众的共鸣,其实很多观众在看过电影之后,往往忘却了故事之所以发生的根本,其实这样的表现手法就是来源于社会的荒诞不羁,这是宁浩将他的荒诞喜剧电影引入到商业电影中的一次重要的尝试。

影片大致是讲某个停产的工艺厂在破产边缘意外发现了一块价值近千万的翡翠,于是厂长决定搞个展览来赚钱。

而早就盯上工厂所在地的房地产开发商起初以为工厂已是囊中物,现被这个意外逼到香港请来国际大盗,要将翡翠偷走,获得地皮。

而这个国际大盗刚到埠,就被本地的下三滥团伙用极低端的手法将道具箱抢走。

这伙本地贼(以道哥为首)得到大盗的箱子后也决定要偷翡翠。

就这样,看护展览的工厂保卫科科长包世宏与国际大盗、本地小贼开始了进攻、防守的游戏。

最终,翡翠戏剧性地被包世宏当作仿真翡翠送给了女朋友。

从《疯狂的石头》的90分钟里,我被那种毫不做作的幽默主线,多变的镜头表现力,带点疯狂味道的穿插迂回剪辑所惊叹。

很难相信在充斥着大量中国式史诗大片的海水里还能冒出如此清新纯粹的浪花。

从这部电影里可以看出导演有意在结构表现上作出尝试,但就这个剧本而言,并不太适合作这种尝试,国外这类成功的电影通常是由几条不相交的主线来共同烘托电影的主题,而《疯狂的石头》采用了局部结构的手法,无疑也是一个成功且理智的做法。

电影的叙事话语指的是电影故事的叙述方式,是属于电影叙事外的表现形式。

电影的叙事话语主要表现在叙事结构和镜头语言上其实,电影的叙事结构是一部作品的架构方式,也是一部作品的骨骼和脉络所在。

电影通过一定的叙事结构使观众从影片中获得审美感受,体会到整部影片所要表达的风格特征和思想内涵。

对于大部分较少接触国外电影的观众来说,宁浩所拍摄的“疯狂”系列电影中所采用的多线索并行的叙事结构在观众看来是新奇的,引发了观众强烈的观影欲望。

宁浩的电影则突破以往的叙事结构,采取了多条线索交叉叙事的结构,这可以说是“宁式喜剧”的最大看点,其实在影片中的这些线索并不是平行、独立的,而是有一条主线索贯穿影片首尾,连接着各条线索。

这些线索相交互织、互为伏笔和前提,共同推进剧情的发展,从而构成一条复杂的交织网。

作为小成本商业电影制作,宁浩的每一部电影对于中国影坛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通过对宁浩电影关于叙事内容、话语和风格的研究,可以看出宁浩在电影创作时,以独特的叙事视角向观众揭示了当代的中国现实和处在底层小人物所固有的生活状态。

在叙事结构上采用复杂的多线索并行的非线式叙事方法,巧妙的运用了穿插蒙太奇,颠覆了固有的叙事结构。

镜头采用快速剪接和浑然天成的时空转换,使影片呈现奇观化的视觉体验。

同时根据人物性格特点,大胆的改编一些歌曲融入其中,更加生动的表现出导演所要营造的喜剧效果。

其内容贴近社会生活,关注底层小人物的生活,这就使影片具有一种人文关怀。

“宁氏喜剧”无论是在叙事结构、剪辑风格、音乐编配,还是人物形象塑造上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其已形成了黑色幽默喜剧电影的品牌效应,也是国内中小成本商业电影的中流砥柱。

在国内这样一个举步维艰,不是很成熟的市场中,其成功是不可多得的成功商业电影模型,值得研究借鉴。

叙事是无意识、大众化、无处不在的,或许应该像宁浩那样抱着对叙事的积极态度来塑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本国文化,进而在影坛起到积极的作用。

摄影2班尤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