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建立隧道式灭菌干燥机操作规程,保证洗瓶机的正确使用。
范围:适用于KSZ620/60B型隧道式灭菌干燥机的操作。
职责:
1.标准操作规程由车间技术人员制定,车间负责人、质量保证部部长和设备管理部部长审核,生产管理负责人和质量管理负责人批准;
2.岗位操作工负责本规程的实施;
3.设备主任、设备员负责对本规程的实施进行监控管理;
4.质量保证部、设备管理部对本规程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
内容:
1.主要结构工作原理
本机应用空气层流原理和热空气高速消毒工艺,采用物理干热灭菌法对玻璃瓶灭菌、去除热原,物理干热灭菌法是当前国内外制药工业中对玻璃瓶灭菌、去除热原采用最可靠,最广泛的工艺方法:它技术理论己日趋成熟;设备构造简单;设备运转使用成本低廉,是各大、中、小型制药厂家最基本、最主要的生产设备。
本设备正常工作运行中对温度、风压等均设有自动监控,实现了整个输送隧道在一密封系统内自动、连续完成玻璃瓶的输入、预热、灭菌、干燥、冷却和输出。
按隧道系统的结构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预热部分,第二部分为干燥、灭菌部分,第三部分为冷却部分。
2.主要规格及技术参数
2.1输瓶网带有效宽度:600mm
2.2干燥灭菌最高温度:≤350℃
2.3洁净度:达到国标A级
2.4动力能耗:72.1 kW
预热层流电机 1.1kW 1台
加热层流电机 1.5kW 3台
冷却层流电机 1.1kW 2台
抽湿排风电机 0.18kW 1台
网带输送电机 0.37kW 1台
网带超声波清洗 1.2 kW 1台
电热管耗能:不锈钢翅片电热管 1.2kW×54=64.8kW
2.5加热层流风机冷却耗水量:0.2t/h 0.2MPa(自来水)
2.6超声波清洗耗气量:0.3MPa 2m3/h(保证1小时)
2.7超声波清洗耗水量: 3t/ 次(纯化水)
2.8外形尺寸:4310mm×1700mm×2340mm
2.9净重:4200kg(含电器箱)
3.操作前确认:
3.1人员要求:本设备操作
工需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合
格后方可上岗,确保安全。
3.2操作前需按照《隧道式
灭菌干燥机清洁规程》
(Z05.01.22)对设备进行清
洗,防止污染、交叉污染和
混淆。
4.操作规程图1-1
4.1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4.1.1检查电源电压是否符
合设备要求(~380V,50HZ)。
4.1.2检查设备接地情况是
否符合要求。
4.1.3检查干燥机进口处
控制开关运动是否灵活。
4.2正常启动
4.2.1打开电控柜,将断图1-2
路器全部合上,关上柜门,打开电源开关,触摸屏进入首页画面。
(如图1-1所示),
点击“系统进入”按钮,进入用户名画面(如图1-2所示),输入密码进入“主菜单”画面(如图1-3所
示),点击“设备操作”
进入“特殊操作”
4.2.2在主操作画面按
“夜间模式启动”按钮
(如图1-4所示),开动
机器.检查各层流风机及
排风风机是否运行。
4.2.3按网带手动启动按图1-3
钮如图(1-5),检查网带
走动是否正常。
4.2.4按网带自动启动
按钮如图(1-5),手拨动
进口处控制开关弹片,观
察两边接近开关是否正
常工作,把转速开关开至
最大,转速≤149mm/分。
4.2.5在主操作画面按灭菌设定温度,设定工作温图1-4 度310℃。
4.2.6在主菜单按在生
产操作画面按“日间启
动”按钮(如图1-5所
示),干燥机开始工作。
旋转面板上三相电流转
换开关,观察电流指示
表,检查加热组三相电流
是否均衡,发现电流不图1-5
均衡度过大需停机更换加热元件。
4.2.7在生产操作界面按温度显示,加热区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检查预热段、加热段、冷却段与房间压差分别控制在5-10pa、7-12pa、5-10pa 。
此时开启立
式超声波清洗机,即可正式生产。
4.2.8在瓶子进入隧道前,调整前后风门,离瓶口约5-10mm。
4.2.9中途停机时,一般只允许按网带启动手动按钮。
注意:紧急停机不能超过20分钟。
如果是停电故障,则可开启停电保护装置。
4.2.10总停机时,先按网带启动手动,待干燥机内部瓶子走至冷却段后,再按操作画面“日间模式启动”按钮OFF,瓶子走完后按停止按钮,当烘箱内温度降到100℃以下时,干燥机会自动停止,关闭电源开关。
4.2.11如果要求网带上瓶子不须走完,则按“夜间模式启动”按钮,各层流风机会一直运转以保护网带上的瓶子处在100级层流保护下。
4.3生产结束后
4.3.1按照(隧道式灭菌干燥机清洁规程)编号(Z03.01.03)对机器进行清洁。
4.3.2按照《小针车间洁净区清洁规程》(编号Z0
5.01.23)对房间进行清洁。
4.3.3填写设备运行记录。
5.注意:在操作中注意安全,出现其他异常状况应及时停机,启动偏差处理程序,并按《偏差处理管理规程》(编号:G07.31)、《生产紧急情况处理预案》(编号:G0
6.05)进行处理,待异常情况解决后再继续运行,以免出现安全事故。
变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