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构瘤
小结
下列表现支持肺错构瘤的诊断: • ①平扫病灶内可见钙化及脂肪密度。 • ②特征性钙化为爆米花样钙化。 • ③增强后呈轻度强化。 • ④可以有浅分叶。
谢谢!
• 炎性假瘤:瘤体边缘模糊,有长毛刺,瘤内无脂 肪或钙化,予以抗感染治疗后瘤体变小。 • 周围型腺瘤:表现为肺实质内圆形或类圆形软组 织密度结节,轮廓光滑,边缘清楚锐利,但腺瘤 密度均匀一致,瘤灶内也可见小点状钙化,而错 构瘤的钙化是爆米花样,腺瘤增强扫描呈均匀性 显著强化,女性好发,而错构瘤好发于40岁左右 的男性。 • 肺硬化性血管瘤:好发于中青年女性,无分叶, 有贴边血管征及空气新月征,增强后强化明显, CT值75~90Hu。
CT表现
• 多为类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锐利,可有轻度分叶,边 界较清。 • 其特征影像学征象是含脂肪成分和钙化灶。如病灶内检出 灶状脂肪堆积或脂肪钙化交错是CT诊断本病的重要标准 之一,出现爆米花样钙化时则为特征性的改变。 • 血管含量少,血供不丰富,多数病灶强化不明显,强化峰 值出现较晚。少数病灶强化明显或间隔样强化,其病理基 础是由于肿瘤软骨成分较少,软骨间的结缔组织间隙宽, 其内血管含量丰富。 • 少数病例于支气管腔内呈息肉样生长,不向外侵犯,表面 光滑,部分有蒂,在支气管镜下可被推动。腔内型结节的 组织成分与周围型一致,其密度表现也与周围型相仿。
错构瘤
肺错构瘤是肺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以肺 内孤立性结节为特征的周围型肺错构瘤发 病率占肺内孤立性病灶的第3位,仅次于 肺癌和肉芽肿性病变。
临床及病特点
男性多见,多发生于中年人,通常无症状, 大多在体检时X线胸片偶然发现,多为单 个,亦可多发,周围型病变多位于胸膜下 肺实质内,生长非常缓慢,支气管内者可 以有支气管阻塞症状。
• 依据发生部分为气管内型(叶段支气管多见)及 外周型(段以下支气管多见)。支气管内型者呈 息肉状突入支气管腔内,较为少见。外周型肿瘤 位于肺实质内,与支气管无联系,多呈球形或不 规则形分叶状,境界清楚,与肺组织之间常有明 显的纤维性包膜分隔,多数直径<4cm。 • 依据组织成分不同分为软骨型和纤维型,前者较 常见,因组织内含有软骨成分,瘤内可发生钙化, 典型的为“爆米花样”钙化。
鉴别诊断
• 肺癌:周围型肺癌一般无爆米花样钙化和脂肪密 度,增强后呈中等强化,CT值65~75Hu; 中央型肺癌病灶一般边界不清、边缘粗糙,有细 短毛刺及分叶的实性团块,可见支气管征及类似 炎性浸润改变,瘤体内有空气影,其内无脂肪成 分。 • 结核:患者多有结核病史,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 段多发,一般有卫星灶,CT多表现为病灶边缘 光滑,密度均匀,周边可见弧状钙化且周围肺野 可见结核后遗改变如纤维索条、局限性气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