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审计及实务操作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审计及实务操作
四、常用的纳税评估分析指标
1、税负率=应纳所得税/(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2、存货周转率=
主营业务收入*12
(存货期初余额+存货期末余额)/2
该指标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存货周转的次数。存货周转率越高 ,企业存货占用资金的水平越低,单位存货转化为销售收入的能 力越强。该指标的持续下降或在同行业中显著偏高,则对税负率 有不利的影响(上述指标可以一月为一期)。
——审计标准;
——审计程序和方法;
——审计范围;
——审计责任和会计责任。
2、目前法规中关于中介机构开展企业所 得税项目审计的规定。
三、企业所得税纳税审查中的几 个特殊问题
1、重要性水平与审查风险问题
对此特殊项目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与审计本身的性质(代理?鉴证?)直 接相关。
3、关联交易与关联交易价格。注册会计 师应合理关注关联交易,但一般不宜对 关联交易价格的公允性发表意见,更不 可提出调整意见。在约定业务范围时应 处理好上述问题。
本指标用以反映企业单位收入所消耗的能源数量。该 指标的上升对税负同样有不利的影响,如果该指标持 续上升,也需要分析是否存在着账外收入情况。
(二)分析方法 1、同行业比较分析 2、趋势分析 3、勾稽关系分析
五、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项目审计
(一)应税收入的审计 1、收入确认的时间与金额。税法中关于应税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审计 及实务操作
江苏国瑞兴光税务师事务所 高允斌
一、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类别
1、按季预缴,按年清算 2、以前年度预缴,本年清算 3、企业清算时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 4、以总公司等为汇算单位的企业所得税
清算
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审计业
务的性质
1、是代理类业务还是鉴证类业务?明确 该问题关系到:
3、销售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
该指标反映企业获取销售毛利的能力。销售毛利率的持续下降或 在同行业中显著偏低,则对税负率有不利的影响。
5、材料成本率=本期生产领用外购原材料等/本期生产 成本借方发生额
该指标反映当期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耗水平,物耗内容 含外购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在收入一定 的情况下,物耗水平的上升对税负率有不利影响。由 于企业生产投料有一次性集中投料与逐步投料之分, 故按月计算的材料成本率可能不具有分析价值,可定 期(如按季、按半年)计算。如果该指标大幅上升, 应分析其变动原因。属于正常变动的情况有材料涨价 或人工费用突然下降(这种情况较少)等,异常情况 则为当期人为多转材料成本,以降低库存。
9、运费率=
本期运费金额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本期存货购进成本(借方发生额)+主营业务收入+其他增值税应税收入
该指标用以反映单位购销额所负担的运费比率,该指 标的大幅上升对税负率有不利的影响。如果企业的供
货商、销售客户及运输方式没有明显变化,需要分析
是否有虚开运费或是否存在着账外收入情况。
10、能耗率=本期外购电(水、煤等)数量/(主营业 务收入+其他增值税应税收入)
(1)主管税务机关检查时对纳税人与税 法规定不一致的行为未作处理;
(2)地方性税收政策。
9、审计报告的格式与内容
简式报告加附注说明; 详式报告。 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报告的使用范围与使用责任。
四、关于审查程序与方法的讨 论
1、查阅 2、核对 3、分析性复核 4、监盘 5、函证
3、期初余额及首次受托审计是否应向 前追溯检查问题
(1)期初长期资产余额的税收合规性问 题;
(2)本期转回时间性差异时对该时间性 差异产生情况的核查;
(3)审计中发现了调整项目,而以前年 度又可能存在相同问题(如折旧年限) 。
4、企业账面未作记录的涉税事项的检 查问题
(1)属于会计与税收之间存在差异的情 形;
——“国税发[96]79号”文的规定; ——“国税发[2000]118号”文的规定; ——国家税务总局第6号令的规定; ——“国税发[2003]45号”文的规定。
相关问题的讨论:
——如何理解自产货物用于样品、广告时的视同销售 问题;
类似地还可进行人工成本、制造费用构成分析。
6、资产负债率=期末负债余额/期末资产总额
该指标在增值税税负动态分析中主要用以监测以下一 些可能存在的问题:企业将已实现的收入挂作负债项 目;账外实现销售收入后,将资金再注入企业时挂作 负债;企业作虚假的购货记录和应付款记录,且应付 款长期挂账等。因此,资产负债率的非正常增长可能 显示上述异常信息。
7、本期购货负债率=本期存货购进成本(借方发生额 )/应付账款贷方发生额
该指标用以反映企业当期购货中的现购与赊购比。在 正常情况下,如果大量虚计购货同时虚计应付账款, 会导致该指标的急剧下降,而虚计购货则会多抵进项 税额,降低税负。
8、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资产平均 余额
该指标反映企业占有单位社会资源而形 成的税收贡献率,也可以与净资产收益 率组合起来进行分析。
(2)属于虚假会计记录和纳税申报的情 形。
5、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认定问题
(1)虚报税收口径亏损的法律责任; (2)审计年度所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如
需审计,应单独约定。 (3)可利用以前年度税务机关检查结论
、其他中介机构报告。
6、企业所得税以外税种缴纳情况的关注 和审查问题
7、税法不明时的处理问题
现行税制的不完善,产生了许多模棱两 可的问题,审计时应谨慎对待。以业务 招待费为例:
房地产公司如何调整? 投资公司如何调整? 汇兑纳税企业如何调整? 筹办期如何调整?清算期如何调整? 如何处理上述问题——沟通与披露。
8、地方税收政策或主管税务机关执行政策 与国家统一法规不一致时的处理问题
收入的确认时点问题; 企业所得税对跨期应税收入有特殊规定。 政策分析与展望。
2、检查特殊收入的处理是否符合规定。 例如:与收入有关的负债项目和资本公积项目
;
——接受捐赠; ——应付未付款; ——押金; ——特定补贴收入; ——折迁补偿等。
3、检查视同销售业务。
企业所得税法规中关于视同销售的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