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进展【关键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综述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目前认为MCI 是介于正常老化和痴呆之间的一种认知缺损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个体存在超出其年龄所允许的记忆障碍, 而记忆以外的大脑高级神经功能被保留,且日常生活不受影响的状态, 达不到痴呆的诊断标准。
如何对疾病进行干预,延缓甚至逆转病情的发展引起了人们的研究。
本文就MCI的康复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1 认知训练1.1 认知功能训练朱宏霞[1]对40例MCI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包括心理护理、记忆障碍训练、定向力训练、逻辑思维障碍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
干预前后进行MMSE和ADL评定。
结果认知训练后患者的认知功能有明显提高(P<0.05),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改善(P<0.01)。
结论:认知训练可明显提高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
王海丽、杨华清[2,3]等发现认知训练结合康复训练不仅能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而且还能促进患者平衡、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Kinsella GJ[4]应用认知训练治疗遗忘型MCI。
方法:52 mCI患者和52正常人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主要评价为2周和随访4月后的前瞻性记忆和记忆策略。
结果:每天的记忆(前瞻性记忆工作)经过干预后明显改善,尽管自我评价没有表现出相类似的结果。
结论:在轻度认知障碍的早期,运用认知恢复的补偿策略进行干预,可以帮助提高日常记忆能力(前瞻性记忆任务和知识的记忆策略)。
Vidovich MR[5]设计了认知活动促进健康老龄化的研究(PACE)来检测MCI老年人通过认知活动干预是否能减少认知能力下降的几率。
方法:将160个MCI患者随机分配到两个治疗组:非特异性的教育组和认知活动组。
干预措施包括90分钟的认知训练,共10个疗程,主要评分标准为剑桥认知评分。
其他疗效如改变记忆、注意力、执行功能、情绪和生活质量也进行检测。
这个项目产生的最好的证据是认知活动可作为防止老年人的认知衰退与MCI的策略。
1.2 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Cipriani G[6]研究了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认知训练对AD、轻度认知障碍(MCI)、多系统萎缩(MSA)的影响。
10个AD患者(MMSE 评分23.9±2.4)、10个MCI患者[MMSE评分(28.0±1.4)分]和3个MSA患者[MMSE评分(26.7±2.3)分]参加了此项研究。
每个人参加两项训练计划,并在两疗程后评价认知和非认知功能。
结果AD组MMSE分数显著提高(P=0.010)。
相反, 另外两组MMSE随访基线分数仍相当稳定的。
AD患者在语言生成方面(P=0.036)和执行功能(P=0.050) 也有明显的改善。
MCI患者在行为记忆方面能够显著地改善(P=0.017)。
多系统萎缩组无显著改善。
其数据表明根据患者的不同诊断给予个性化的康复干预可能有不同的效果。
MCI和AD患者在整体和/(或)在特定的认知领域有显著的改善。
相反,MSA患者没有任何收益。
Eckroth-Bucher M[7]将传统的认知刺激与计算机相结合,每天训练45分钟,一周2次,共6周。
32个轻中度认知损害和正常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训练组。
结果:轻度和中度损害治疗参与者(15例) 痴呆评分量表分数出现显著改善。
WMS量表显示:逻辑记忆Ⅰ和Ⅱ有统计学意义上。
结论:传统的认知刺激与计算机相结合在提高老年人认知功能上大有前景。
González-Abraldes I[8]研究发现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认知刺激和评价的应用将在老年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研究的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老年人认知功能损害,特别是那些对指令的理解有困难以及没有时间回答问题的人,进行触摸屏操作,因准确性和脉冲时间的原因,也经常发生错误,尽管这个装置是比传统的鼠标更直观。
因此,这些应用程序应该被改编为普遍的易用性和可用性。
1.3 目标导向型训练Londos E[9]将15 MCI患者参与目标导向型的康复计划,每周2次共8周。
干预前后及6个月后随访进行认知功能、职能技巧能力、生存质量评估。
结果:认知加工速度、职业技能和生存质量的一些领域都有显著的改善。
结论:MCI患者参与这项以目标导向型的康复程序可以提高认识能力、职能技巧能力和生存质量。
Clare L[10]对MCI应用目标导向型的认知康复训练干预,结果以患者为中心的措施和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技术可协助检测临床有意义的改变。
1.4 集体治疗Joosten-Weyn Banningh LW[11]研究集体治疗对MCI患者接受处理记忆问题和社会心理后果的影响。
此项目结合了心理教育、认知训练和认知行为训练。
方法:有93个MCI患者接受治疗,其中30个患者进行自身对照。
治疗前后应用疾病认知问卷调查评估量表评估接受能力和无助感,用老年抑郁量表和RAND-36量表评价苦恼和总体幸福感。
结果:线性混合模型的分析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接受能力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
苦恼和总体幸福感没有变化。
治疗后接受能力明显提高,三个测量结果中两个显示无助感与基线水平比有较好的改善。
结论:这种干预帮助患者更好接受地他们的不确定的未来,尤其是女性患者无助感呈现出下降,尽管影响相对小。
Joosten-Weyn Banningh LW[12]应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了认知行为治疗组治疗。
22 mCI个患者和他们的配偶参加了此项目。
主要干预措施为目标的认知行为治疗组增强适应行为,每周2小时共10个疗程。
主要评估措施有:RAND-36、老年抑郁量表评估痛苦和情绪;疾病认知问卷调查评估量表评估接受能力和无助感;婚姻满意度问卷调查,老年人的认知衰退和修订的记忆和行为问题问卷调查等。
结果:两组之间痛苦情绪的筛查没有显著性差异。
患者接受能力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和对婚姻满意度有增加趋势(P<0.1)。
家里护理人员说对记忆和行为问题的意识显著增加(P<0.05)。
出勤率高表明了这种干预对可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2 针灸治疗2.1 头针张力[13]采用头穴丛刺法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方法:随机选取36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头穴丛刺治疗。
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月进行认知功能与运动功能评定。
结果显示头针可以明显改善认知功能障碍,并且发现运动功能的恢复与脑卒中后认知功能的改善密切相关。
2.2 体针孙远征等[14]采用“原络通经针法”治疗MCI,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0例)与药物组(30例)。
针刺组采用原络通经针法针刺治疗,穴取百会、膻中、关元、神门等,药物组采用口服小剂量盐酸多奈哌齐(安理申2.5 mg)。
观察治疗前后2组临床记忆量表各项指标积分及记忆商(MQ)的变化情况,并用MQ增值情况判断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30天后针刺组的记忆商、指向记忆、图像自由回忆、无意义图形再认及人像特点联系回忆的记忆分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P<0.05);药物组除联想学习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其余各项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
2组治疗后记忆商及各项记忆分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针刺组记忆疗效优良率为80.0%,药物组为76.7%,2组记忆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原络通经针法可以改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记忆功能。
苏志伟等[15]采用“益肾通督法”治疗MCI。
方法为艾条灸关元穴、肾俞穴;针刺太溪穴;梅花针叩刺神庭至百会,风府至大椎,针刺丰隆。
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干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向老年痴呆的转化,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
2.3 电针刘小萍[16]将36例肾精亏虚型M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电针组采用“补肾填精益髓、健脑益智”方法并接电针,穴位选百会、肾俞、悬钟、风池、太溪。
对照组口服盐酸多奈哌齐。
结果:电针组治疗前后MMSE得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
左侧颞叶NAA/cr两组间比较,电针组治疗后NAA/Cr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NAA /Cr未见变化(P>0.05)。
且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赵凌[17]应用电针“通督调髓”法治疗MCI。
方法将纳入试验的64例患者随机分配到电针组和药物组,共治疗8 W。
选穴为神聪、百会、神庭、风池(双),药物为尼莫地平片。
电针和药物治疗MCI均有效,但两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两疗程后两个组MMSE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电针组在每个疗程治疗后的MMSE量表总得分均较药物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药物组和电针组对MCI患者的综合认知水平均有明显的改善,但尚不能确定两种治疗方案之间的优越性,电针治疗对MCI患者精神状态的改善有优于药物治疗的趋势。
2.4 综合疗法李国辉[18]主张采用针刺+认知训练等综合方案,针灸选穴:四神聪、本神、百会、风池。
方法为12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共同治疗加用针灸结合认知训练治疗,对照组给予共同治疗加用尼膜同治疗,疗程12周。
结果显示:两组MMsE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4周评估时差异即有照著性意义(P<0.05),这种差异持续到治疗末。
3 药物治疗3.1 西药李秀艳[19]给20例MCI患者服用壳聚糖磷脂酰胆碱2个月,通过面孔和非面孔的识别实验,分析其用药前后ERPN170成分的变化。
得出结论:壳聚糖磷脂酰胆碱可以提高MCI患者的面孔识别能力。
谢勇[20]将40例MCI患者随机分为尼麦角林组和常规治疗组。
尼麦角林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尼麦角林静脉滴注。
另选4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
结果与正常组比较,MCI组各项记忆分及记忆商(MQ)明显降低(P<0.05)。
与对照组比较,尼麦角林组用药后,记忆商较用药前明显提高(P<0.01),且较对照组治疗前后MQ的差值有明显提高(P<0.05)。
结论:尼麦角林对MCI患者的记忆力有一定改善,进而使MCI 患者总体认知功能也有提高。
张运卫[21]将242名MCI患者分为服药组和未服药组:服药组给与多奈哌齐片和维生素E胶丸;未服药组只给与口服维生素E 胶丸。
结果服药组有效率为75.5%.未服药组为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耐受性好.安全性高。
程熙[22]将47例MCl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既往基础上每日口服石杉碱甲。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MMSE评分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P300潜伏期缩短,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