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深圳外向型经济的影响及对策》课题成果简介赵登峰2005年7月21日中央银行将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调整为8.11,人民币兑美元升值2%,我国结束长达10年的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逐步转向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
有关新汇率制度对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的研究文献不多,即使有少量的文献也大多是泛泛而谈,缺乏深入系统的调查和研究。
关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深圳外向型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的研究文献几乎没有。
鉴于深圳经济高度依赖外需,在金融危机影响最为严重的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7806.5亿元,进出口总额2999.7亿美元,外贸依存度仍然高达262%。
改革开放以来,凭借优惠政策和优越地理位置,深圳吸引大量外商直接投资FDI,尤其是来自香港的资本,FDI在深圳的快速增长,直接推动三资企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腾飞。
因此,本文着重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深圳进出口及FDI的影响,分四部分进行分析,第一部分对深圳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进行测算并分析其变动特征,第二部分建立计量模型分析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深圳进出口及FDI的影响;第三部分展望人民币汇率变动的长期趋势;第四部分针对形势提出对策建议。
一、深圳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测算及变动特征本文的样本期从汇改后的第一个月即2005年8月开始至2008年12月结束2。
由于人民币兑不同货币的名义汇率走势不完全一致,名义汇率又忽略各个国家或地区的通货膨胀状况,为合理判断人民币汇率的真实走势,将测算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采用加权几何平均法计算,过程比较复杂,一般研究均采取加权算术平均法,不影响实际有效汇率的走势。
加权算术平均测算法的基本思想如下:1中国人民银行官网: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5)第16号。
2没有采用2009—2010年的数据,主要是因为2009年正值金融危机,人民币事实上又盯住了美元,很多非可控因素会对研究结果产生较大影响。
2010年下半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走出金融危机阴影并率先复苏,人民币又重拾兑美元的升值趋势,本研究报告的基本结论仍然是成立的。
首先,根据双边名义汇率计算双边实际汇率:ii iCPI RER ER CPI=(1)CPI 与i CPI 分别表示本国(地区)和i 国(地区)的消费物价指数,由于各国(地区)消费物价指数的基期不同,需要选用同一时间作为基期使数据可比,i ER 表示本国(地区)与i 国(地区)的双边名义汇率(换算成定基指数),i RER 表示本国(地区)与i 国(地区)的双边实际汇率。
其次,结合双边实际汇率和贸易权重计算实际有效汇率:i iREER RERW =∑(2)i W 为i 国(地区)的贸易权重,可以用出口额、进口额或者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来表示,REER 为实际有效汇率。
本文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深圳进出口及FDI 的影响,故运用进出口总额计算贸易权重。
关于样本国(地区)的选择,严格定义要求将所有与深圳有贸易往来的国家或地区都纳入范围,但实践中要获得全部数据,并加权综合起来,技术处理上极其困难,只选取与深圳进出口最大的四个国家(地区),即香港、美国、日本和欧盟。
样本期间深圳对这四个国家(地区)的进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的53.8%,能够反映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总体走势,并对贸易权重进行“归一化”处理,使其权重和为13。
按照加权算术平均法的思想便可测算出样本期间深圳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以2006年1月为基期的定基指数。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的变动特征显示:人民币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直接标价法意味着人民币总体走势是升值(参见图1)。
3权重为样本国(地区)占深圳的贸易权重与所有样本国(地区)占深圳贸易权重之和的比值。
REER(2006.01=100)80901002005年8月2005年102005年122006年2月2006年4月2006年6月2006年8月2006年102006年122007年2月2007年4月2007年6月2007年8月2007年102007年122008年2月2008年4月2008年6月2008年8月2008年102008年12时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REER图1 2005年8月~2008年12月深圳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2006年1月=100)二、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深圳进出口及FDI 影响的实证分析(一)样本期间深圳进出口及FDI 运行情况深圳名义月度进出口额4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从3月开始进出口额逐步增加,11或12月增至最大值,明年的1或2月降至最低。
这种变化趋势符合国内外的特点,因为国内春节长假一般在每年的2月而国外在1月,开工效率不高导致贸易额剧减。
名义贸易差额一直顺差,最小是2006年2月,顺差1.76亿美元,最大是2008年11月,顺差70.57亿美元。
伴随人民币升值,深圳进出口额不断增加,贸易顺差也没有缩小,反而有扩大趋势(参见图2)。
4经过价格指数调整后的实际进出口额变化趋势和名义进出口额基本一致,只是波动幅度略小。
深圳市贸易情况图(2005年8月-2008年12月)501001502002005年8月2005年102005年122006年2月2006年4月2006年6月2006年8月2006年102006年122007年2月2007年4月2007年6月2007年8月2007年102007年122008年2月2008年4月2008年6月2008年8月2008年102008年12时间出口(亿美元)进口(亿美元)贸易差额(亿美元)图2 2005年8月~2008年12月深圳月度名义进出口额深圳贸易包括一般贸易、三来一补贸易、进料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
加工贸易是以加工为特征的再出口业务,通常包括进料加工、三来一补中的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中小型补偿贸易,三来一补中的来样加工并不属于加工贸易,由于来样加工占比很小,拟将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统归为加工贸易处理。
样本期间,加工贸易比例下降、一般贸易比例上升,但加工贸易依然占据绝大比例,平均占比62.75%,一般贸易平均仅占23.98%5。
(参见图3)。
深圳市进出口贸易构成0.20.40.60.82005年8月2005年102005年122006年2月2006年4月2006年6月2006年8月2006年102006年122007年2月2007年4月2007年6月2007年8月2007年102007年122008年2月2008年4月2008年6月2008年8月2008年102008年12时间比例加工贸易比例一般贸易比例图3 2005年8月~2008年12月深圳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构成伴随人民币升值,进入深圳的FDI 也持续增加。
样本期间,深圳实际利用5本文不研究其他贸易,所以每月这两种贸易的比例和小于1。
FDI额呈现周期性变动,上下半年各为半周期,人民币每半年平均同比升值率为5.05%,深圳实际利用FDI每半年平均同比增长率为11.71%。
从下半周期看,伴随人民币从一美元兑8.1133元人民币持续升值到一美元兑6.8371元人民币,深圳实际利用FDI额从16.3亿美元持续增加到23.4亿美元,人民币保持较高同比升值率的同时实际利用FDI额也保持较高的同比增长率。
上半周期同样体现这个特点,人民币升值和实际利用FDI额增加之间存在某种相关关系(参见表1)。
表1 2005年7月~2008年12月人民币汇率与深圳FDI的变化情况时间人民币/美元(平均数)同比升值率(%)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同比增长率(%)2005年7~12月8.1133 2.01 16.3 37.07 2006年1~6月8.0314 3.05 14.6 8.72 2006年7~12月7.9156 2.50 18.1 11.25 2007年1~6月7.7186 4.05 15.4 5.41 2007年7~12月7.4956 5.60 20.9 15.64 2008年1~6月7.0589 9.35 17.2 11.83 2008年7~12月 6.8371 8.79 23.4 11.71(二)基于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分析实际有效汇率衡量一国贸易商品的综合竞争力,自汇改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虽然个别月份贬值,但总体走势是升值,按照传统经济理论,本币升值会抑制出口,促进进口,减少贸易顺差。
传统理论的假设条件太严格,与现实情况不符,因为随着人民币升值,深圳进出口都增长,贸易顺差也在扩大。
本币汇率波动对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进出口的影响各不相同,加工贸易进、出口高度关联,本币升值在促进加工贸易进口的同时也会推动加工贸易出口;一般贸易进、出口是间断的,关联性不高。
进出口额还会受到汇率之外其他很多因素的影响,本币升值并不一定能抑制出口、促进进口,减少贸易顺差,汇率波动对总体、加工、一般贸易进出口的影响机制可以通过计量模型来解释。
外商直接投资的目的是获得对东道国或地区企业的控制权以获取利润,利润的高低取决于投资的成本和收益,任何影响投资成本和收益的因素都会影响外商的投资决策,进而影响东道国(地区)实际利用的FDI总额,汇率波动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根据CUSHMAN(1988)提出的“相对生产成本效应”理论,人民币升值会降低深圳外资企业进口原材料和机器设备的成本,促进FDI流入;按照FROOT和STEIN(1991)提出的“相对财富效应”理论,人民币升值会通过减少外币资金兑换到的人民币数量、提高深圳原材料和机器设备以及劳动力相对于国际市场的价格、相对降低外资的股权比例等途径提高外商在深圳的投资成本,抑制FDI流入;依据CAMPA (1995)提出的“预期收益”理论,伴随人民币升值预期实现的经济收益以外币表示时会相应增加,刺激FDI流入。
据此,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深圳FDI的影响利弊兼有,非常复杂,其作用机制同样可以通过计量模型来分析。
1.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按照不完全替代理论,假定进口是本国国民收入、进口产品价格、国内产品价格和汇率等变量的函数,出口是贸易伙伴国收入水平、本国出口产品价格、贸易伙伴国出口产品价格和汇率等变量的函数,由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已经包含物价在内,模型中不再考虑物价因素。
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不同,加工贸易进出口易互受影响,拟在加工贸易出口模型中引入上一期加工贸易进口额,在加工贸易进口模型中引入下一期加工贸易出口额。
根据实践情况引入贸易开放度作为政策变量,以反映近年来我国在外贸体制改革、经常项目兑换、税率调整以及深圳鼓励对外贸易等相关政策的作用,这些政策主要影响一般贸易,因而在总体贸易和一般贸易方程中引入政策变量,加工贸易方程中不考虑。
依据相关文献,除汇率外,一国(地区)的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税收水平、投资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市场规模、招商引资政策等因素都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该国(地区)实际利用FDI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