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概述)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概述)

33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同位素示踪的应用
化学反应过程; 在分子水平上,动态、定量地研究 生命现象; 免疫化学、疾病的诊断。 工程问题 地质科学
34
35
133Xe-地下管道检漏
36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2.核医学

4500余人从事核医学的研究应用,15000余人从事 放射治疗工作;


大城市的中心医院已普遍建立了核医学科;
历史上的核技术 军用核技术、民用核技术 目前的分类

核武器——核变(裂变、聚变) 及生化效应 核能与核动力(核工程)——反应堆、热工
核技术(非动力核技术)——同位素与辐射技术
23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非动力核技术(按技术特征划分)

同位素示踪技术 核成像技术
核分析技术:离子束分析、背散射分析技术、中 子活化分析、电子扫描探针分析、X射线荧光分 析(原位分析、全反射、同步辐射….) …………….
44


ICT的应用




无损检测 质量控制、物件的组成、结构、材料等 精密器件的内部探伤 安全检测 集装箱安全检测 航空箱检测 打击走私
45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集装箱CT
46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探测装置示意图
阵列探测器
前准直器 源 集装箱
数据采集系统
图像处理系统 拖动装置
后准直器
阵列探测器说明:采用超高压气体阵列电离室,共512 个探测单元,用来测量γ射线穿透集装箱后的射线强度。 呈扇形排列在以放射源为圆心的弧线上,并与经准直器 准直的射线束精确对准。
4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参考资料
核农学导论
作者: 徐冠仁 原子能出版社 1997年03月第1版
5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参考资料
现代高技术丛书
核能与核技术
作者:李士 查连芳 赵文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年12月第1版
6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参考资料
核能源与核技术
作者:吴茂良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4年8月第1版
每年核医学检查超过80万人次,治疗1000万人次; 40多家有关的生产企业可以供应1000余种放射性 同位素和制品。
37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2.核医学
67台γ刀
250台X刀
28台PET
500台SPECT
560台医用加速器
40多家有关的生产企业可以 供应1000余种放射性同位素 和制品,自给能力超过80%
盖 革 计 数 器
豆科植物 1930年劳伦斯制成的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1932
Anderson发现positron(正电子), J.Chadwick发现neutron(中子) 。
威 尔 逊 云 室
回 旋 加 速 器
16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1934年,约里奥· 居里和伊丽芙· 居里第一次得到人工放射性物质,Enrico
核检测技术 辐射工艺 核年代学 支撑技术
24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非动力核技术(按领域划分)
核农学 核医学 核分析 (工业)核检测 辐射加工 食品、卫生 其它

25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核武器
核武器:利用能自持进行核裂
变或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产 生爆炸作用,并具有大规模杀 伤破坏效应的武器的总称 。
17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1948 Hofstadter开发用于Gamma探测的碘化 钠晶体,scintillation counter诞生。 1952 氢弹(我国1967)。 1955 核潜艇(我国1971) 1957 核电站(美国60MW),(我国1983秦山 一期开工,自主设计)。 …………………………… 2008 我们一起学习核技术。 ……………………………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2008年
1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考查方式
闭卷考试 卷面成绩(70%)
成绩 实验成绩(20%)
平时成绩(10%)
2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教 材
《核技术及应用》,成都理工大学。
3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参考资料
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核技术
作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科学出版社
1991年10月第1版
10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参考资料
放射性示踪技术及应用
作者:[英]F· 安东尼· 埃文斯 [日本]村松光雄 1990年07月第1版
11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参考资料
9. 10. 11. 《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曾庆孝主编,芮汉明, 李汴生副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11 《中国食品辐照进展》,陈其勋主编,原子能出 版社,1998.12 《辐射食品卫生》, FAO/IEAE/WHO,原子能 出版社,1983,5~6 《辐射技术基础》,李承华,原子能出版社, 1988 《同位素技术》,彭根元等,北京农业大学出版 社,1994 12
21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什么是核技术?
核技术能干什么?
22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什么是核技术?

广义的核技术 具体的核技术
是指在原子核物理现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利用原子核反应 堆、粒子加速器、放射性同位素和核粒子探测器等各种核物 理设备和核实验方法为各个部门服务的一门新兴技术。
研究和应用与“核”有关的技术 核武器、核能源、核动力、…..
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
铀矿石
1898年居里夫人发现钋和镭
唯一一位在两个不同学科 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世界上第一张X光照片
15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1923年Hevesy首先用天然放射性 1928
212Pb研究铅盐在豆科植物内的分布 和转移。提出“tracer”的概念。
Geiger & Muller 提出测定电 离辐射的方法,盖革、弥勒发明了为 电离辐射计数的盖革-弥勒计数器。
2000/10/11
1)电力系统 2)汽车 3)飞机 4)自来水 5)电子技术 6)无线电和电视 7)农业机械化 8)计算机 9)电话 10)空调制冷
11)高速公路 12)航天 13)因特网 14)成像技术 15)家用电器 16)保健设施 17)石油化工 18)激光和光纤 19)核技术 20)高性能材料
面积的10%;

辐射诱变良种作物每年为中国增产粮食近40亿公
斤、棉花1.5~1.8亿公斤、油料0.75亿公斤。
30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近10年来,中国利用同位素示踪法,增产粮 食19亿公斤,创经济效益28亿元; 中国自60年代以来,先后对10多种害虫进行 辐射不育研究;

近年来对柑橘大实蝇的人工饲养与释放试 验,取得了成功。
Fermi 利用中子产生放射性同位素。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只有40几种,而今人 工制造的放射性同位素已达1000多种。
1938
Hahn等发现235U核裂变。 1939 Pierre Curie和Fermi发现链式核反应。
1942年
Enrico Fermi在芝加哥大学展示第一个核子反应堆(我国19??)。 1945年 原子弹(我国1964)。
供热、发电 或提供动力
1954年在库尔恰托夫的主持下,苏联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奥 布灵斯克核电站。从此,核电站便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起来。
1985年,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核电站是秦山核电站,位于浙江省海盐县杭州湾 口岸 28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核能与核动力
优点:原料少;污染少。
目前核电在全国电力中的比重只有1%强。 2020年可望达到4%(4000万千瓦)。

18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核技术的地位
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当代最主要的尖端技术之一; 是社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在当代高新技术(6项)中,占有重要份额。
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 源、海洋技术、航天技术。
1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20世纪最伟大工程技术成就 - 20 项
美 国 工 程 技 术 界 评 出
1g燃料核聚变所产生的能量约为核裂变相应能量的4倍
27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核能与核动力
核反应堆是使核能以可控方式释放的装置 1942年,以费米为首的一批科学家在美国 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人工核反应堆”, 首次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铀核的可控自持链 式裂变反应。 “中子源” 建造核裂变反 应堆的目的
开展科学研究 及实验
40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核 素 扫 描 机
41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γ相机
γ相机是一次成像的医疗设备,它主要由探测器 (包括准直器,闪烁晶体光电倍增管等),电子 学读出系统和图像显示纪录装置等几部分组成。
42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CT/PET
43
CT的基本原理

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CT)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是一种重要的无损检 测技术,是物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产物。基于射 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原理,通过投影重建方法获取被 检测物体的数字图像。 通过测量在不同的方位角下射线穿透被检测物件后的 投影强度,计算出物件横截面上的衰减系数分布,转 换成像屏显示的断层成像。 CT装置所得到的是被检客体的断层图像。在此图像上, 客体内各部分是分离的,而图像的灰度值正比于物质 的密度。由于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特定的密度,因而可 能由CT图像灰度值来确定被检客体的材料性质。
31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
同位素示踪
定义:将可探测的放射性核素添入化学、生 物或物理系统中,标记研究材料,以便追踪 发生的过程、运行状况或研究物质结构等的 科学手段。
相关主题